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论《左传》与韩、柳的古文笔法

    中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学术的转折期,中国古代学术进入所谓的近世化阶段。在社会文化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左传》学发生了转向,其经学意义不断被消解,文学性却日益受到文人举子们的青睐。汉唐经学体系中,经学家们囿于经义,对《左传》的文学性更多地持批判态度。而韩愈、柳宗元二人在学术理念上挣脱了汉唐经学的牢笼,在文学观念上又经...

  • 李贺诗歌的意象结构特征

    李贺诗歌文辞色彩斑斓,意象变化多端,其独特的意象表达广受赞誉,也引来许多批评之声。本文从李贺诗歌的意象构成、意象组合以及意象元素入手探讨李贺诗歌的意象结构特征。意象是李贺诗歌的主要表达手段,它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带有诗人独特的主观感受;李贺诗歌的意象组合并非随意铺陈,而是通过暗合的形式组合成完整的意群,表达出诗人独特的...

  • 《论语》中的妇女观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初期的《论语》,它的妇女观,自然具有时代的烙印及其局限性:孔予否定妇女、告诫时人以美色为戒,却对美色无比喜欢;孝顺母亲、能为女儿计长远。孔门弟子则要求要找有德行的妻子;再美丽的女子,如果品性不好,也要敬而远之。

  • 话本小说"女助男"主题的文化阐释

    话本小说“女助男”的角色设计既凸显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男性急迫的求助心态和女性对于社会的进入和参与,体现出她们作为个体的人的主体意识的初醒,又基本遵循了传统文化对于女性“治内”家庭社会角色的规范和定位,从而具有融汇新旧文化特质于一体的特点。

  • 论“三言”“二拍”中的媒妁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根据说合性质与特征,本文将“三言”“二拍”的媒妁形象概括为成人之美型、唯命是听型、为利是图型和官府权为月老型。由于都处于中晚明这一“世界”变化,他们中既有对程朱理学为代表的传统伦理文化的继承,又有对道德文化的越界,无不传承着特定的婚姻文化意蕴。

  • 红颜长恨——看“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

    在“三言”中冯梦龙塑造了一系列的美好妓女形象,可以说是在封建社会的一次突破,但是,冯梦龙毕竟还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笔下,众多美好、善良的妓女形象最终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 超世不绝俗的积极人生选择——论陶渊明的用世一面

    陶渊明的诗歌在其生活的时代少有人赏识,但在唐代独特的隐逸文化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文人心态以及审美趣味的显扬下,使得陶渊明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典型,并成为“闲情文化”①的代表。然而,陶渊明亦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即其具有“载道文化”①的表征。作为“载道文化”接受者的陶渊明,毫无例外地走上了这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并成为其积...

  • 《春江花月夜》的审美情趣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一代名篇,自其诗学价值发现以来,大批学者对其进行了美学、哲学等诸角度的分析。本文仅从其哀而不伤的生命基调及宏大的宇宙意识、韵律节奏的音乐美两点切入,以期能够在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方面,迈出一小步。

  • 析宋代科举时文——诗赋

    “诗赋”是宋代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在继承隋唐旧制度基础上,宋代科举所试诗赋内容和文体有显著的变化。这鲜明地体现出了宋人的文学观念和文章趣尚,也对宋代一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 漫谈老子的宠辱不惊、追求豁达的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普遍追求物质欲望的同时,将自己心灵的净土已经消磨殆尽。因此,从前贤的慧悟人生中反观我们的精神乐园势在必行,寻求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尤为重要。

  • 从《送菜升降机》看“品特风格”

    本文从威胁主题和以重复、停顿、沉默为特点的品特式语言特点入手,解读了英国剧作家品特早期独幕剧《送菜升降机》中的“品特风格”。

  • 《圣经·箴言》与智慧人生

    《圣经》是信仰之书,也是智慧之书,本文从勤勉、孝亲、制怒、善言、喜乐、博爱等六个层面,论述了《圣经》中的《箴言》对智慧人生的推动作用。让大能大力的圣经话语,做我们行路的光,是我们人生战场上得胜的武器,如荒漠中的甘泉、死荫幽谷里攀爬的绳索,走向光明温暖的智慧人生。

  • 以沉默解构男性话语——解读《天台上的女人》中女性话语的缺席

    《天台上的女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文中处在“男性凝视”下的女人,不仅“被消音”而且被置于故事空间“边缘”的尴尬地位。面对男性话语的压迫与规约,她以沉默为利器,成功实现了对“现实的突围,”赢得了女性应有的独立与自由。

  • 要么爱,要么死——试论安娜爱情观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部不朽巨著,女主人公安娜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仍旧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精神令人震撼,而她悲剧的命运也引人深思。本文立足于分析安娜的爱情观,即安娜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在恋爱中所表现的特点,来揭示安娜走向自我毁灭的必然结局。

  • 罪与罚:《古舟子咏》的互文性分析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著名长诗《古舟于咏》成为其不朽杰作,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罪、罚以及赎罪的生动的故事。时至今日,《古舟子咏》依然备受文学评论家的关注,本文从互文的角度来分析该诗与《圣经》、《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及《西游记》这几部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

  • 《热病》的主题探索

    读者和评论界一贯看好《热病》,因为其作者具有改写历史事件的气魄以及其作者的独特视角。这篇短篇小说有三个主题:种族主义、歧视主题以及环境主题,该小说说明美国的黑人自由平等道路等问题任重而道远。

  • 莱辛小说《另外那个女人》中柔丝的圆型人物构建

    享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对女性心理的刻画和对女性命运的关切而广受读者和评论界重视。她于1953年发表的《另外那个女人》常被从女权主义角度来解读,本文旨在通过福斯特的圆型人物理论分析小说女主人公柔丝的人物构建,并指出柔丝虽是一位具有独立女性意识的人物,但在个人情感方面,她也有屈服和妥协。

  • 从创伤解读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

    本文主要从创伤的角度解读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探讨身为人体艺术家的主人公劳拉是如何在经历家庭创伤之后,出现创伤症候——孤独自闭,幻听,到最后走出创伤的过程。作品体现了德里罗的人文关怀,在物欲横流、精神荒原的当今世界。呼吁人们寻找迷失的精神家园。

  • 藏文音节后加字组合形式统计

    依据传统藏语文字学著作,以现代语言处理等为目的,对藏文音节后加字的组合形式进行了统计,与10个后加字组合的字母有710个,其中与后加字g组合的字母有90个,与后加字ng组合的字母有88个,与后加字d组合的字母有76个,与后加字n组合的字母有79个,与后加字b组合的字母有67个,与后加字!11组合的字母有72个,与后加字r组合的字母有84个,与后...

  • 论旁及

    “旁及”是述语中心动词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旁及成分不出现在表述一中;而施事等9种语义成分都是述语中心动词直接支配的语义角色,都出现在表述一中。有些补语指向旁及的动结式因补语还可以指向其他的语义成分而存在多义现象。

  • 几个语体参数的定量对比研究——以新闻报道和访谈对话为例

    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对语体参数进行计量对比是当代语体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通过选取语料并进行过滤或提取,构建大型语体语料库,对句长、句式、破碎度、话语标记、词性这几个语体参数进行了计量和对比,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都适合用于语体分类;词语仍然是语体区分的重要特征;可以用话语标记对文本从语体角度进行聚类。

  • 元代汉语的可能补语结构

    元代汉语的可能补语结构根据“得”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得”充当可能补语,一类是“得”作为可能补语结构中的中置助词。元代汉语的可能补语结构形式比较丰富,可能补语结构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在元代已经形成较为对称的格局。

  • 先秦汉语动作频次量及动量表达显性化

    频次量指动作反复次数。先秦汉语动作频次量主要由“数词+vP”形式表达,频次量对VP语义特征有着制约作用。先秦汉语中“数词+VP”表达动量的局限性和表量功能的显性化是汉语动量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 《菩萨戒本》复音词概况

    语言学界对昙元谶译经研究颇少。本文借鉴传统的研究方法,以代表其对中国佛教史贡献之一的《菩萨戒本》为对象,较早对其复音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和描写分析,发现该译经虽篇幅短小,但其复音词类型丰富。其中没有新词新义产生,也没有生僻词语出现,较具可读性。这同时也反映出昙无谶译经语言的通俗性、口语性的特点。不仅为其后续研究作了准备...

  • 《歧路灯》释词四则

    清代李绿因的《歧路灯》是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研究18世纪中原一带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河南话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书中的几个词略加考释,希有益于读者。

  • 论网络语言的社会功能

    网络语言改变了广大网民的网络生活和思维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交际功能、社会舆论监督功能和娱乐功能。

  • 越南留学生语音偏误综述

    近十年来,学术界针对越南留学生的语音偏误研究蓬勃发展。主要是从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进行深入的探讨,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人教版课本与王力《古代汉语》中《离骚》注音与释义的对比研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离骚》(节选)与王力《古代汉语》中《离骚》在注音和释义上有很大差别。经过比较,两书皆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两书在下次修订时相互作为参照,以利于我国大中学语文教学。

  • 非涉外场景中外语符号的使用状况与社会心理研究

    外语符码广泛地出现在非涉外的公共语域中,已经成为明显的语言现象。外语在异域的使用体现了外语符码的非交际性使用功能,以及这一现象所反映出国人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状况与精神文化诉求。

  • 重庆涪陵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异同辨析

    涪陵方言属四川方言川东方言片区重庆话属的一个方言点。涪陵话的语音、词汇与普通话存在不少差异,致使涪陵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常常出现方言词汇而影响其正确表达。本文从语法上的词类概念角度,辨析涪陵方言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