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提取《经典释文》引音的原则

    以宁缺毋滥的总原则确定提取《释文》引音的原则。"某音注家XX反,又(或、一)XX反",一律只取主名后的第1个音。"某音注家作X,XX反",一律不取。"音X,XX反"和"读为X,XX反",只取"音X"和"读为X",不取"XX反"。"某音注家云另一音注家XX反",根据情况分别处理。"XX音同"和"XX同",如果不能明确判定同的是什么音,就不收。

  • 汉魏六朝主谓谓语句语法结构的发展

    主谓谓语句的发展比其他很多句型的发展要早,它在先秦时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了自己的句法系统,而两汉时期则是这种老的句法系统趋于衰落、新的句法系统萌生的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主谓谓语句已经基本完成了新旧系统地更替,新系统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这一时期主谓谓语句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又不尽相同。

  • NP1+NP2结构的内部句法结构差异考察

    NP1+NP2结构总体上存在四种情况:一是表面结构关系为同位关系的,有的可以交换两个成分的语序构成主谓短语,有的则不能;二是表面结构关系是主谓关系的,有的可以交换两个成分的语序而构成同位短语,有的则不能;三是部分NP1+NP2结构交换语序后意义基本不变;四是部分NP1+NP2结构具有结构上的歧解,既可以理解为同位短语,也可以理解为主谓短语。

  • 论祈使句的语气和口气

    语调是贯穿全句的,一般祈使句与陈述句的语调差别有可能表现在全句的语调上,而不仅仅在句末重音上。祈使句的同一语气类型中口气不同则表达的说话人的思想感情的差别很大,且语调特征也各异。

  • 长阳方言中的框式结构

    长阳方言为西南官话,本文考察了长阳方言中特色框式动词,描述这些框架的共同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复形式研究

    重复不同于重叠,它是指某个语言单位连续重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一种语言手段。现代汉语中少量程度副词因其自身高量、高频的特性亦存在着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且其重复形式在句法、语用等层面上均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与规律。而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些特点与规律也可以得到较有力的解释与映证。

  • 传统蒙古文编码及其应用现状分析

    本文中介绍现行几种传统蒙古文编码及其应用现状,分析编码不统一导致出现的问题,提出研制编码转换工具的必要性和现行几种传统蒙古文编码统一转换至国际标准编码的观点。

  • 明清白话作品词语例释

    古白话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方俗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字面普通而义别,稍有不慎便导致误释。由于古白话文历来不受古训诂学家重视,有些词语往往无古训可稽,传统的训诂方法亦难得到确诂,许多词义悬而未决。本文从方言角度对明清时期白话作品中的一些误释、未释的方俗词作出纠正和解释。

  • “一言九鼎”与“一诺千金”之辨析

    成语作为我国古典文化中的奇葩之一,在当今现实生活的日常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对成语的运用,大大促进了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在运用成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误用"现象和"错用"现象。本文中,笔者对"一言九鼎"和"一诺千金"这一组误用率极高的成语进行了系统辨析。笔者通过...

  • 谈“鸾”、“凤”的性别语义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鸾"、"凤"二词在语言运用中的性别语义在古今用例中似有不同,本文就其性别意蕴的认知变化进行分析。

  • 浅谈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句法分析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从"层次分析法"被引入后,我国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被取而代之,成为学者们进行句法分析最常用,也是最流行的分析方法,同时,"层次分析法"也是中外学者研究最多的一种句法分析的方法之一。本篇文章着重从"层次分析法"理论的提出、引入以及其优越性和局限性等方面通过举例来谈对"...

  • 管窥《说文解字注》中之段玉裁所校《说文》衍例

    段玉裁在编著《说文解字注》过程中,校正了《说文》一般衍字、笔记旁白误入正文、重写或重刻而衍等多种衍文现象,使读者得以窥视许慎真学,有利于《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段氏也正是在这扎实校勘工作基础上,完成了注释《说文》的工作,使得《说文解字注》成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之经典之作。

  • 《红楼梦》中的山西文水方言词语考释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语言资源极其丰富,作品中既有当时的标准语,又大量吸收了当时极富表现力的口语和方言词,这些词语如今在山西文水方言中大量存在。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一些山西文水方言词语加以考释,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和作品。

  • 汉语省略现象的发展趋势

    作为典型的语言现象,省略一直以来都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它是语言中一种构句谋篇的手段,在语言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的省略既是语言使用者的要求,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每一时期的语言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词语省略现象的大致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与规范化。主要为:数量逐渐减少,类别增多;适用语体变广;修饰作用明显。

  • 网络流行语“X哥(姐)”研究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

  • 试论表达的意义及手段

    生活中必得传递思想,表述情感,就离不开表达。在文学写作中,是用语言之一种——言语来完成表达。通过论证,认为,艺术表达的要求是清楚、明白和动听。表达的手段是叙述、描写和修辞,表达的内容是事实、形象。

  • 论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风格的成因

    周作人在传统儒道释审美思想的基础上,调和了古希腊"静穆美"和蔼理斯生活的艺术观及日本"东洋人的悲哀"的情感特征,并契合自身的性情气质,形成了周作人特有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周作人散文呈现出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的根本原因。

  • 现代诗歌的文本细读与想象性体验

    文本细读的方法来源于英美新批评,现代诗歌的阅读、研究应该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寻找文本隐藏着的审美因素,才可能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现代诗歌文本的细读,一个重要的层面是读者的想象性体验的展开和实现,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接受和批评来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人的想象事物的能力。

  •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书写——论析刘呐鸥的《热情之骨》

    在《热情之骨》中,作家从男性视角出发来书写女性,将女性视为物化后的私有品,以男性单方面的贞洁观念来评价女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是一种被物化的欣赏物、把玩物,而不是与男性一样的独立个体。女性的话语权被男性的书写所蒙蔽而掩去了真正的面目。

  • 在绝望中希望着——《野草·希望》解读

    鲁迅在创作《野草》时是其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他对自己内心深处最深刻最严酷的解剖。在那个暗淡无光的旧世界,鲁迅在一次次的思想斗争中交织着绝望与希望。《希望》中鲁迅就把希望与绝望的矛盾起伏展现在我们面前。关于《希望》的创作主题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实际上,鲁迅...

  • 用文字构建的“博物馆”——品读巴金《怀念萧珊》中名词的历史蕴涵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名词是对社会现象的命名,细品名词的历史蕴涵,对了解《怀念萧珊》的写作背景、深刻体会巴金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具有一定的作用。

  • 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的“自叙”性

    在郁达夫小说中总有一个清瘦孤独,而又含着淡淡忧郁的男性知识青年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本文试图从那个时代中他们"社会的苦闷"、"性的苦闷"、"生的苦闷"三个层面来分析零余者形象背后作者郁达夫的影子,以此来分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的"自叙"性特点。

  • 王琦瑶心理矛盾及其成因浅析

    《长恨歌》讲述了王琦瑶的悲剧人生,本文从心理层面对王琦瑶的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及拥有的上海情结进行分析,阐释王琦瑶以传奇开始却以悲剧落幕的人生。

  • 论巴金美学思想对其翻译机制的影响——以《快乐王子集》译本为例

    巴金作为一名文坛巨匠,其翻译活动几乎贯穿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他先后翻译了包括俄、英、德、波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位作家的作品,共300万字左右。在这种翻译实践中,巴金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着他对原著的选择,更影响着他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风格的选择。本文以《快乐王子集》为例,略述巴金的美学思想对其翻译操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 地域布景、想象符号与人性展台——从“城乡”视角看苏童小说

    从"城乡"视角解读苏童除历史题材外的主要作品,会发现"南方"是一个核心的地缘要素。这些作品的灵魂是在路上的,它"在而不属于"城乡,"逃亡"和"还乡"是其一体两面。城或乡只是地域布景、想象符号与人性展台,苏童借它放飞想象力、完成人性的微雕并实现卓异的审美追求。

  • 爱的交响乐——浅议冰心作品的内涵

    现代女作家冰心的作品体裁多样,风格轻柔舒缓,她的作品主题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与众不同,尤其是在前期的创作中,她一般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抒写个人的感受: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爱,人与人之间应该彼此互爱,爱能融化一切。

  • 从网络话剧看网络对话剧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网络对话剧的影响已不可忽视。网络推动了网络话剧的产生和发展,为话剧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话剧提供了崭新的传播途径和空间;网络的介入催生了话剧的"第二剧场",拓展了话剧的戏剧场,同时也对话剧的审美与接受产生了反作用。

  • 李绛诗文辑佚

    中唐宰相李绛的《文集》二十卷早已失传,唐史官蒋偕将其论谏奏议之文集结成《李相国论事集》七卷。今天我们看到的《李相国论事集》或《李深之文集》大多仅存六卷,部分传本在六卷之外有《补遗》一卷。笔者在《补遗》卷外今又辑得遗文十一篇。

  • 从叙事学视角看《红楼梦》中的潘又安形象

    潘又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位小厮形象,他性格复杂,匿于胆怯懦弱外表下的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决绝反抗。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解读潘又安形象,分析其形象塑造的结构安排与叙事视角,进而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 楚辞的体例及其他琐议

    由《招魂》魂主问题引起对楚辞体例的重新审视,认为在考虑楚辞的体例时,应当将形式与内容分开;另外,关注了刘勰所辨究竟是《招隐》还是《大招》以及《招魂》中的"些"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