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匡谏之义与时势衍异——黄节《诗学》对《文心雕龙·明诗》之发用

    黄节号称为"岭南诗宗"(1),是民国初年重要的古典诗人之一,其《诗学》一书撰写体例、形式与传统"丛残小语"或语录体的诗话迥不相侔,前后体系完整,用以论述中国诗学流变,内含七小节,依时代排序,撮其精义,可归纳为"诗义"、"诗辞"、"诗用"、"诗史"开展诗学观点,究竟此四维度与《文心雕龙·明诗》关涉如何?盖《明诗》为中国最早阐发诗...

  • 论刘勰《文心雕龙》“文体通变”史观

    刘勰《文心雕龙》这本文学理论专书,从对实际作品的批评,文学历史的梳理,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上,都不只是在泛论文学的问题,而是将其对文学的问题视域,聚焦在"文体"的批评,以解決六朝文体解散之患,进而建立理想文体典范。我们预设刘勰这部书,是一本带有"文学史"性质的"论述型建构"专书,因此刘勰是站在"总体性"与"变动性"的"辩证"文学史...

  • 论徐复观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

    徐复观先生是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以治思想史为职志,并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也有深入研究。关于《文心雕龙》研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徐先生发表文章十几篇。其主要成就是破除"自然之道"的障壁,复活了《文心雕龙》的文体观,并在对"文气说"演进历史的梳理中对长期争议的"风骨"概念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些独特见解,使...

  • 《文心雕龙·通变》“相循参伍,因革通变”释读商榷

    关于《文心雕龙·通变》"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的句读与释义,学者意见多有分歧。通过对"相循"、"参伍"、"因革"等语词释义的辨析,对将之释读为"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与认为"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应移至下段句首的两种观点进行质疑辨正,证明其不能成立。在辨明"通变"内涵的基础上对全文的层次结...

  • 康乾秉笔写昭君

    帝王以诗写昭君者,寥寥无几。清代康熙、乾隆两位大帝共有6首咏昭君诗,二人在诗中都表达了对王昭君的关切和同情,斥责了和亲之策,都谈到治国方策的高下优劣。区别在于:康诗侧重治国理政方略,乾诗更关注昭君的悲苦处境。

  • 《昭君和番》民间长篇叙事唱本的传承与演变

    成书于清代的《双凤奇缘》在兴山县曾广泛流传,被民间艺人改成唱本,整理成抄本,在民间讲唱传播至今。《昭君和番》唱本的抄本的发现和整理填补了民间文学说唱艺术的一项空白。其功不可小视。

  • 昭君之子死因史实初探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记载有误;通过王莽拜单于、《后汉书》成书背景也得出昭君之子没有被杀的结论。

  • 王昭君,故乡人心中永远的美丽

    昭君的故里是在湖北省兴山县。淳朴善良的乡情成就了昭君的性格与美丽,和平使者这一历史角色成就了王昭君的千古辉煌。

  • 乾嘉名士钱南园文章类型、特色及其意义论

    钱南园是清代乾嘉年间滇籍历史文化名人,诗文书画皆擅。其诗、书、画已引起学界关注,其文则不为人熟知。通览其文,主要有政论、序跋、祝寿文、墓志铭、书札等类型,大都关注现实,质朴自然,富有情思,一股清正之气灌注其中,隐约可见孟子、贾谊、王荆公以及桐城诸家的精气神和法度技法,乾嘉时代的"质实"风尚以及从边地高原走进中原、深受儒家正统...

  • 钟摆式叙事中的女性感情诉求——《莳萝泡菜》写作手法分析

    在短篇小说《莳萝泡菜》中,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叙述了主人公薇拉面对昔日恋人六年后再相遇时的心境和情景,最后小说以薇拉再次告别结束。薇拉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水乳交融的相爱,男主人公的自私自利让她彻底放弃了与他重修旧好的愿意。作品中,女主人公薇拉的思想活动和男主人公的直接话语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本身没有波澜壮...

  • 现实总是不够浪漫——《四十个房间》主人公考德威尔夫人形象分析及其他

    俄裔美国作家奥尔加·格鲁申的长篇小说《四十个房间》是近年美国文学的成功之作。这部作品为我们建造了一座人生的迷宫,在作者的笔下,现实中的风景无不可以充满人生的寓意,成为某种难以言喻的象征。作者通过浪漫与现实的相互映照,生动地叙述了考德威尔夫人的故事,塑造了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并因此而深入地诠释了人生,尤其是占世界之半的女性的人...

  • 明代中后期散曲家学习歌谣时调的原因及环境探析

    明代中后期,在趋俗乐俗、尚俗师俗的文化氛围中,许多散曲家乐于近俗入俗,乐于模仿、学习在青楼歌馆、市井闾阎间传唱的民间歌谣时调,从而使歌谣时调在整体上对明代中后期的散曲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 赋体文学中的特殊书写——清前赋作中的天山意象刍议

    作为坐落于远离主要文化场域与核心政治环境之外的西域自然物象,天山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清前不同时期内所产生的赋作中,天山亦作为文学意象而屡被提及。不同于因与神话之间存在天然联系而具有超逸脱俗、幻奇神圣等特性表征的昆仑山,出现于赋作之中的天山意象内容上多叙历史现实、风格上偏于苍凉豪壮,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面貌。应该说,...

  • “狂欢化”视域下的“唐璜”

    "唐璜"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形象之一,许多艺术大师都以"唐璜"为主题创作过艺术作品。本文试图以西班牙剧作家蒂尔索·德·莫里纳的《塞维利亚的浪荡子》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唐璜》这两部作品为对象,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基础,分析"唐璜"基因中的狂欢化元素:从纯粹肉欲的狂欢到理性自由意志的狂欢的升华。

  •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及其价值

    文章是"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的杰出代表,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语文教育为主的社会诸领域对其政治思想性重视有余,而对其作为语文学习资源的价值挖掘不足。本文分析进入语文教材的作品,探讨其作为语文学习文本的文体、语体、文风、笔法等方面的价值。

  • 试论杨贵妃文学形象的历史变迁——以唐宋元清时期的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唐代以来,由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李杨爱情"衍生出了不同版本、不同体裁的文学经典,不同历史时期的李杨故事大都交织了爱情主题与历史垂戒、道德臧否与美学同情等范畴的意味。在这其中,杨贵妃的形象历来褒贬不一,在作者—文本—读者-社会这一文学链条上,杨贵妃的文学形象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语义场。对于杨贵妃文学形象历史变迁的探究,不仅是对作者...

  • “奉承”原旨

    通过追述词语使用的历史线索,发现奉承是从先王祭天礼仪中引申,以天人、君臣、父子为主线,杂糅了宗教、政治、伦理三方面的尊卑关系,世俗化为下位向上位用语言(含肢体)表达敬畏感的文化观念。以本土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奉承受到儒家孝道观念为核心的道德焦虑感的驱使,构成了个体缓解恐惧犯上禁忌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文化基础发生变迁的今天,...

  • 说“ 们 ”

    面对多种《现代汉语》教材对"们"这个语言单位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们"是一个词缀,不是一个词。

  • 汉文化圈国家朝韩日越语言中的汉字接受

    中国是汉文化圈的中心,其文化深刻影响着周边国家。汉字向东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向南传入越南,成为本地的官方文字,其时间长达千年之久,这些国家对汉字的接受也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而发生了变化。

  • 三语学习对中国日、韩语专业学习者二语元语言意识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第三语言学习(日语或韩语)对中国日、韩语专业学习者二语元语言意识的影响。研究主要采用了国外元语言意识测试卷。结果表明,第三语言学习经历对学习者二语元语言意识总体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日、韩语专业学习者二语元语言意识总水平及二语语言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第三语言学习经历的非语言专业学习者;此外,不同三语学习经历对二语元...

  • 基于两个《标准》和专业认证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探索——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语文教育专业为例)“四课”实践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先后出台,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规范。新形势下为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能适应新时代对现代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新要求。结合多年从事高专语文教育的实践,就教师教育提出"四课"(课程、课堂、...

  • 我国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编写状况探析

    我国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编写经历了以语言结构为纲、"结构—功能"相结合、各种编写模式大发展三个历史时期。当前,综合课教材的编写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教材有时存在硬性错误;二是教材的实用性有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 民族院校研究生“方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言学是高等学校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通常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情况,针对学生语言与专业知识背景,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 蒙汉双语互动式教学探究——以蒙古族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为例

    应用文写作课程已成为民族院校必修课,怎样将"互动式"与"双语"教学贯穿于应用文写作课成为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课题。鉴于此,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民族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对蒙古族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上的情景式和互动式教学进行探究,以期让更多的双语教师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产生一定的共鸣,并重视应用...

  • “三好生”与“作业整齐奖”——中澳小学评价激励策略比较研究

    笔者在2014年在澳大利亚参加了为期7周的外语教师培训,在此期间参观了澳大利亚图文巴市(澳洲第二大内陆城市)的若干中小学校。以其中的两所小学Middle Ridge State School(公立)以及Toowoomba Grammar School(私立)为例,对中澳小学的评价激励策略加以比较,并为我国中小学的评价激励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