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唐江华 苏丽丽 李亚杰 徐文修 彭姜龙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第01期

摘要:2013-2014年设置复播大豆田间试验,调查滴灌条件下麦后不同耕作方式复播大豆的生理指标及主要农艺性状,以探究适合北疆滴灌条件下麦后复播大豆的高产耕作方式.结果表明:麦后实施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复播大豆在测定期间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_s)均表现出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而胞间CO2浓度(Ci)呈现相反的结果.其中,TP处理两年LAI、SPAD、Pn、Tr、gs的均值分别比NT处理高55.0%、9.1%、41.8%、37.5%和56.4%,而Ci下降22.1%,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说明TP处理增强了大豆的光合效率,提高叶片同化CO2的能力,这是其较NT处理大豆增产的主要光合生理机制.TP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分别较NT处理提高50.3%、48.1%、11.8%,增产达20.8%,差异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北疆麦后复播大豆宜采用翻耕后地膜覆盖结合膜下滴灌技术的耕作方式.

关键词:耕作方式复播大豆光合特性经济效益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乌鲁木齐83005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应用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40.00

关注 2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