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应用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6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90
  • 国际刊号:1001-933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16
  • 国内刊号:21-1253/Q
  • 邮发代号:8-98
  • 全年订价:¥ 1056.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合评述
  • 研究报告
  • 专论与综述
  • 研究简报
  • 森林生态学
  •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温室气体排放与净固碳量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期(2000—2010年)营造林过程边界内碳成本和边界外碳泄漏的计算,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及各区域碳成本和碳泄漏的年际变化、碳成本和碳泄漏的组成特征以及净固碳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期内,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华东地区的碳成本分别为3.38、3.64、1.03、1.66、4.38 Tg C,合计14.09...

  • 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剖面水分格局的影响

    研究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坡地3条人工开挖样沟(投影长21 m、宽1 m)的岩土结构特征、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岩界面含水量沿坡面向下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喀斯特坡地基岩起伏对土壤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喀斯特坡地地表地形与基岩地形不一致,基岩深度变异系数最大为82%,基岩起伏较大.基岩起伏程度明显影响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格局:基岩起伏较小时...

  • 黑河中游生态用地景观连接性动态变化及距离阈值

    景观连接度描述了景观组分在景观格局、过程和功能上的有机联系.本文利用1986、2000和2011年土地覆被数据,基于图论方法,研究了黑河中游生态用地(林地、草地、湿地)景观连接性动态变化,并通过分析不同阈值下景观连接度值的变化揭示了研究区景观的适宜阈值.结果表明:黑河中游1986—2011年对景观连接度产生重要作用的生态斑块面积呈减少趋势.湿...

  • 不同植被条件下实际蒸散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淮河流域为例

    基于遥感-过程耦合模型开展淮河流域2001—2012年实际蒸散(ET)的模拟研究,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不同覆被类型下的区域实际蒸散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年均ET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时间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月际波动为双峰变化曲线.不同植被类型下ET的差异性表现为:农田对研究区域实际...

  • 不同制图尺度及土壤数据对土壤全磷储量估算的影响

    准确计算农田土壤磷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的磷储量研究并没有考虑不同土壤数据源和制图尺度造成的估算误差.本文以江苏北部29个县(市)约393×10-4hm-2旱地为例,分析了我国《县级土种志》、《地级市土种志》、《省级土种志》和《中国土种志》中记录土壤剖面资料分别建立的1∶5万、1∶25万、1∶50万、1∶100万...

  • 基于耦合模型的干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净初级生产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运转研究的基础,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和影响方面极为敏感,是揭示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地面气象数据、涡度相关数据、Landsat 8数据和MODIS数据,通过SEBAL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的耦合,估算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了其空间格...

  •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及其空间预测方法

    植被类型制约着土壤结构和元素的异质化过程,致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本文研究了典型喀斯特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养分(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机质SOM)含量分布的差异性,分析比较了普通克里金、回归模型、基于植被类型的回归模型对土壤养分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TN、TK、SOM与植被类型显著相关(P〈0.05),TP与植被类型无显著...

  • 基于SolVES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以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不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践多以经济学方法为主,较少关注社会属性和空间异质性.本文选取上海市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ol VES模型对其美学、生物多样性、文化、娱乐等服务的社会价值进行量化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的热点区域集中在草坪乐园、吴淞炮台纪念广场、临江...

  • 基于Hyperion影像植被光谱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反演——以青海省玉树县为例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利用Hyperion影像植被光谱估算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可行性.以野外采集的三江源区玉树县48个表层土壤样品As、Pb、Zn、Cd实验室测定含量值,以及从两景Hyperion影像提取的48个土壤样本点相应的176个植被光谱反射率波段及构建的5种植被指数为数据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建立土壤各重金属含量与上述两套Hyperion影像上提取...

  • 中国“三大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以真实发展指标对6个典型城市的可持续性评估为例

    "珠江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发源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对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真实发展指标(GPI),评估了1995—2012年中国"三大经济模式"下广州、深圳、温州、苏州、无锡、常州6个典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6个城市的GDP呈指数型增长,但GPI在199...

  • 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采用Li-8150多通道土壤呼吸自动测量系统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呼吸进行全年连续测定,同步测量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等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动态在全年尺度上多呈单峰型,但在受到土壤封冻和地表积水干扰时,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多峰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总体呈单峰型,年平均土壤呼吸速...

  • 基于地面遥感信息与气温的夏玉米土壤水分估算方法

    土壤水分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一个重要组分,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水分状况的关键因子,也是作物的水分供应库.为了估算站点尺度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基于下垫面能量平衡方程和水分亏缺指数,提出了基于地面遥感信息(归一化植被指数和下垫面温度)和气温估算土壤相对湿度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气象局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夏玉米水分控制试验资...

  • 冬麦田臭氧干沉降过程的观测

    地表臭氧作为近地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不断上升的浓度及其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利用微气象学观测方法,探明自然条件下冬麦田的臭氧沉降过程,分析了影响臭氧沉降过程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小麦生长旺期)臭氧通量均值为-0.35μg·m-(-2)·s-(-1)(负号表示沉降方向指向地面),臭氧沉降平均速率为0.55cm·...

  • 封面说明

    封面照片由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付长坤博士2015年9月拍摄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毕棚沟.该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属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海拔2458-4619 m,是四川省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其东邻卧龙自然保护区,

  • 山西省南方红豆杉自然分布与群落生态学特征

    南方红豆杉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山西省东南部为其自然分布最北界.本文调查了南方红豆杉在山西省的野生分布,对其进行了群落划分、物种多样性、结构特征和竞争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南方红豆杉主要形成南方红豆杉+鹅耳枥群落、南方红豆杉-荆条群落、南方红豆杉-海州常山群落和南方红豆杉+栓皮栎群落,集中分布于陵川县磨河和阳城县蟒...

  • 天目山不同海拔檫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采用13对SSR引物,运用Bioptic Qsep100全自动核酸分析系统,分析了天目山5个海拔檫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其在不同海拔下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天目山檫木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中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84和0.61.根据Shannon指数,天目山檫木中海拔(500-800 m)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大于低海拔(200 m)和高海拔(11...

  • 桃叶片抗冷性对光周期诱导休眠的响应

    以6年生"春捷"桃树为试材,以自然生长的桃树为对照,研究了长日照和短日照的休眠诱导效应和休眠诱导进程中叶片抗冷性对光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逐渐降低的自然环境温度下,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树体均能进入休眠诱导期,其中长日照处理延后1周而短日照处理提前1周进入.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各处理叶片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含量、束...

  • 更新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质数量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采用负压法对福建省三明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米槠次生林(BF)、米槠人促更新林(RF)、米槠人工林(CP)0-15、15-30、30-60 cm土层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浓度及光谱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整体趋势为RF〉CP〉BF,而可溶性有机氮(DON)则为米槠人工林最高;且DOC和DON在表层(0-15 cm)土壤浓度皆显...

  • 春季辽宁西北部主要绿化树种根叶抗旱生理性状评价

    对辽宁西北部主要绿化树种杨树、榆树、丁香和山杏的抗旱生理性状进行研究,分析春季干旱胁迫下4个树种叶片与根系生理性状间的关系,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在4...

  • 北京植物园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经济谱

    通过对北京植物园不同功能型植物的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面积、叶干质量以及叶氮含量等性状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功能型植物的叶经济谱.结果表明: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生活史中一年生植物、光合型中C4植物靠近叶经济谱中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一端,而生活型中乔木和灌木、生活史中多年生植物、光合型中C3植物位于缓慢投资-收益型...

  • 沙柳丛生枝代谢指数的龄级效应

    新陈代谢速率是植物最基本的生物学速率,与地表植被的水碳代谢过程密切相关.表征代谢速率及其替代指标(如叶生物量等)与个体大小间相关生长关系的代谢指数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WBE模型论证的3/4恒定代谢指数最为经典,但也饱受争议.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沙柳为对象,检验了WBE模型的可用性,揭示代谢指数随丛生枝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 杨树人工林连作与轮作对土壤解磷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杨树人工林Ⅰ代林地和连作Ⅱ代林地根际土和非根际土、Ⅱ代林地主伐后轮作花生地和轮荒地土壤中解磷微生物类群特征及磷酸酶基因丰度变化.结果表明:参与磷循环微生物共9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群.土壤解磷微生物丰度大小顺序为轮荒地〉轮作花生地〉Ⅱ代林地〉Ⅰ代林地;主伐更新后轮作花生地和轮荒地芽孢...

  • 利用简易测量板估测白三叶群落地上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是草地群落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直接收割法对生态系统较脆弱的地区有极大的破坏.为了更有效地估测白三叶群落地上生物量而又不破坏草地,采用自制测量板对陕西省杨凌区大寨镇杜寨村的白三叶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采用铝塑板和高分子板不同规格的17种测量板,将各测量板分别置于白三叶群落上方,记录测量板下方到地面的植物群落高...

  • 公益林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及条件价值评估法,以贵州省江口县地方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为例,对地方重点公益林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标准及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林农每年愿意接受的最低补偿金额为314.14-365.15元·hm-(-2),其发展的机会成本为9750元×被划入保护区林地的面积(hm-2);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民族及聚居地所在乡镇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受偿意愿;...

  • 持续施用缓/控释尿素条件下水田土壤NH_3挥发与N_2O排放特征

    以持续9年施用不同缓/控释尿素的水田棕壤为试验对象,以普通大颗粒尿素为对照,研究了持续施用不同缓/控释尿素条件下水田土壤NH_3挥发与N_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普通大颗粒尿素(U)相比,除1%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U处理NH_3挥发增加了25.8%外,其他缓/控释尿素肥料处理对NH_3有明显的减排效果.树脂包膜尿素(PCU)对NH_3减排效果最明...

  • 春性和半冬性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特征差异

    以江苏省6个半冬性和9个春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两类型小麦品种在大田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运转和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条件下,半冬性小麦群体植株平均氮素积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低于春性小麦群体,孕穗期-成熟期高于春性小麦群体;氮素阶段累积量在越冬始期-拔节期两类型群体间差异不显著,开花-成熟期半冬性群体显著高于春性群体.半冬...

  • 施氮量对夏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氮含量的影响

    在华北平原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对夏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增强土壤几丁质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非根际土壤...

  • 微灌与播前深松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为探明微灌与播前深松耕作对夏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大田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计微灌灌溉方式(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和微润灌)、灌水量(分别控制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50%、65%和80%)和深松深度(20、40、60 cm)3因素、3水平正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磷酸...

  •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产量、氮素累积和平衡的影响

    以河北山前平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设置农民习惯、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4个模式,通过定位试验探讨各栽培模式对3个轮作周期作物产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产量均以再高产模式最高,高产高效和再高产高效模式次之,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模式;小麦季和玉米季氮肥利用效率(PFP)均...

  • 不同西瓜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西瓜基因型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进行持续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株高、根长、鲜质量及干物质积累等生长状况的影响,比较不同基因型材料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同时依据旱害指数对其抗旱性进行直接评价,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一步验证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12个西瓜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