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脱甲河水系CH4关键产生途径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赵强; 吕成文; 秦晓波; 吴红宝; 万运帆; 廖育林; 鲁艳红; 王斌; 李勇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第05期

摘要:为明确脱甲河溶存CH4关键产生途径,明晰水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小流域CH4排放估算和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利用双层扩散模型法估算了CH4浓度和传输通量,研究了周年内脱甲河4级河段(S1-S4)水体CH4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主控环境因子;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究了溶存CH4关键产生途径,分析了溶解CH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δ13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pH均值为(7.27±0.03),各河段四季差异均显著;溶解氧(DO)在0.43-13.99 mg·L^(-1)内变化,S1河段DO浓度最高且夏、秋季差异显著,其他河段均为冬与春、夏、秋季差异显著;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范围是0.34-8.32 mg·L^(-1),由S1至S4河段总体呈递增趋势;水体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范围分别是17-436μS·cm^(-1)和-52.30-674.10 mV,各河段差异明显;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浓度分别在0.30-1.35(平均0.90±0.10)mg·L^(-1)和0.82-2.45(平均1.62±0.16)mg·L^(-1)内变化.溶存CH4浓度和传输通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5.28(平均0.46±0.06)μmol·L^(-1)和-0.34-619.72(平均53.88±7.15)μg C·m^(-2)·h^(-1);均存在时空变化且变异规律相似,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S2〉S3〉S4〉S1.通量与水体铵态氮和DOC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各级河段均以乙酸发酵产甲烷途径为主导,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乙酸发酵途径产CH4贡献率以S1河段最高(87%),其次为S4(81%),S2、S3分别达到78%和76%.溶存CH4、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均值分别为-41.64‰±1.91‰、-14.07‰±1.06‰和-26.20‰±1.02‰,溶存甲烷δ13C与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传输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脱甲河ch4扩散产生途径稳定碳同位素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241002;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41012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应用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1540

关注 2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