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64
  • 国际刊号:0258-801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5
  • 国内刊号:11-2107/TM
  • 邮发代号:82-327
  • 全年订价:¥ 2539.2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智能电网
  • 大电网规划与运行
  • 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
  • 发电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电机与电器
  • 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
  • 一种汽轮机组排汽干度的在线软测量方法

    随着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性能进行在线监测及分析成为可能。机组热耗率和干度是2个被监测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已往的汽轮机变工况计算的方法分析,该文提出以汽轮机末级抽汽或次末级抽汽(过热蒸汽状态)为计算起点的汽轮机的顺序变工况核算方法。根据初始假定的末级流量和现场实际的末级前热力状态和背压,用汽轮机变工况...

  • 300MW直接空冷汽轮机低压末级鼓风态流场及湿度测量

    研制了基于多波长消光法和4孔楔形气动探头的改进型联合探针,用该探针测量了某电厂300MW直接空冷机组低压汽轮机末级后在满负荷40kPa背压运行时末级后的流场和湿蒸汽。测量结果表明该汽轮机在该工况运行时低压缸末级产生鼓风,并有叶片根部的回流,鼓风区域约占叶高的51%,在鼓风区蒸汽湿度为零,鼓风状态时末级平均湿度仅0.23%,低压缸效率...

  • 常规煤粉再燃技术在电站锅炉上的应用

    在一台HG-410/9.8-YW15型煤粉锅炉上进行了常规煤粉再燃技术示范,研究了常规煤粉再燃技术的Nq脱除效果,分析了技术实施对锅炉效率、炉膛温度、结渣等的影响。满负荷下,采用常规煤粉再燃技术后,锅炉NOx排放降低到了268mg/m^3(标准状态),NOx脱除率达到了51%。低负荷下NOx脱除率更高,可达到57%。采用常规煤粉再燃技术后,锅炉蒸汽参数...

  • 定功率下喷水减温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喷水减温系统是火电厂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该文基于热力系统矩阵热平衡方程,根据减温水的来源不同,分别建立了在定功率条件下过热器喷水减温和再热器喷水减温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利用微分理论,得出主蒸汽流量同减温水流量间的依变关系。以某600MW机组为例,分别计算过热器喷水减温和再热器喷水减温在不...

  • 空冷凝汽器波形翅片扁平管管束外空气流动传热特性

    研究火电站空冷凝汽器广泛采用的波形翅片扁平管管束外空气流动传热特性,对于火电站空冷岛的设计与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CFD模拟,得到不同空冷凝汽器迎面风速条件下冷却空气的流场和温度场,通过计算获得了空冷凝汽器冷却空气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随翅片间距和翅片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空冷凝汽器迎面风速增加,空气对...

  • 采用简化PDF模型分析分级气流床气化炉的气化特性

    为详细研究分级气化技术的流场特点及气化性能,采用Fluent软件对山西某分级气化炉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采用贴体六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域以降低数值扩散,采用Realizable k-ε型封闭湍流方程,应用离散相模型(dispersed phased model,DPM)和随机轨道模型(stochastic tracking method,STM)分别模拟颗粒气化过程和考察颗粒受湍流脉动的影响:...

  • 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气液两相热质同时传递过程数值研究

    采用流体体积双流体模型对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气液两相热质同时传递过程进行数值研究,并建立了水蒸气在气相主体中的组分传输模型。数值预测的下降管内温度分布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据此探讨了相变对下降管内液膜流动形态的影响以及流动对水蒸气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对液膜形态有显著影响;气体对水蒸气的携带作用...

  • 水煤浆流经局部管件阻力特性的研究

    在水煤浆综合输送试验台上研究了水煤浆流经渐缩管、突缩管以及90°水平弯管的局部阻力特性,分析了渐缩角、管径比以及弯径比对上述局部管件阻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渐缩角使得渐缩管的局部阻力损失减少;较小的管径比变化对突缩管的局部阻力损失没有较大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弯径比,使得水平弯管的局部阻力损失最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

  • 两组分有机气体等温吸附模拟与传热传质分析

    理论与实验研究了丙酮和甲苯气体在活性炭中的吸附性能与温度变化,根据吸附规律,建立了丙酮和甲苯的线性推动力模型(linear driving force,LDF)等温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模型。讨论了传热与传质系数对吸附床层温度和流出浓度曲线的影响,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吸附相传质系数岛变小,轴向导热系数KL、内换热系数hi...

  • 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在1400℃之前热失重微分曲线有2个失重峰。室温-400℃,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400-980℃,粒度对煤粉失重速率间存在较好规律性。升温速率对鹤岗细煤粉热解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升温速...

  • 油页岩和半焦着火特性实验研究

    在热重分析仪、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台上对油页岩和半焦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固定床和流化床实验中,根据排放气体(CO,C02)和床温的变化曲线判断着火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大,油页岩和半焦的热重着火温度和流化床一次投料着火温度逐渐增大;固定床实验测得的着火温度比其他技术低,对于流化床一次投料实验,半焦的着火温度在...

  • 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数学形态学提取方法

    基于非线性数学形态变换的概念设计了形态非抽样小波变换算法,通过构造信号分解算子和结构元素,经过多尺度形态小波分解既能够平滑噪声又提取了信号中的故障特征成分。分别对模拟信号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信号冲击特征的提取是有效的。最后通过与包络解调分析方法的对比,说明了形态非抽样小波变换对滚动轴承故障特征的...

  •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在电站热力过程数据检验中的应用

    提出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电站热力过程数据检验方法,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特征提取,对原测量数据中的信号进行分离,再通过独立成分分析进行信号复原,实现测量数据的重构。对独立成分分析算法、成分数目选择和初始化、检验阈值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不良数据检验的流程,该方法计算量不大,可以用于在线数据检测。选用300MW机组热力系统21个实际测...

  • 一种生物污泥热解半焦孔隙结构特性

    污泥半焦的孔隙结构是影响热解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在N2气氛下,温度为300—900℃对一种取自香港的生物污泥进行热解。采用ASAP 2010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测定生物污泥热解半焦的比表面积及其孔隙结构,研究污泥半焦的孔隙结构在热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利用分形理论和等温吸附理论对半焦进行分析。试验研究与理论分...

  • 风电场风速短期多步预测改进算法

    对风电场风速实现较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减轻并网后风电对电网的影响,提高风电市场竞争力。该文运用时间序列法对我国某风电场测风站实测风速建立时序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ARIMA01,1,0)模型,并进行风速预测。针对模型在超前1步预测时出现的延时问题,引入卡尔曼预测法加以改进,提出卡...

  • 300MW汽轮发电机强迫循环蒸发冷却定子绕组温升计算

    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技术是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该文介绍了利用相变吸热原理实现电机定子绕组内部蒸发冷却的工作原理,并以300Mw汽轮发电机设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分相模型计算两相流动阻力,采用热量守恒方程计算蒸发点,经多次迭代,确定蒸发点位置、单相段和沸腾两相段绕组温度,并与试验值对比分析,说明相变传热方...

  • 自激异步发电机投切负载的暂态过程分析

    投切负载是异步发电机运行中的重要暂态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优化电机运行方案和合理设计电机保护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以异步发电机αβ0坐标系下的暂态等值电路为基础,列写异步发电机空载运行和带电阻负载运行情况下的自治状态方程。首先用非线性电路理论判断自治状态方程稳定性,再用4阶Runge—Kutta法分别求解投切负载时的状态方程,得到各...

  • 混合励磁双凸极发电机双向励磁调压器的研制

    介绍了一种并列式结构的混合励磁双凸极发电机(doubly salient hybrid excitation generator,DSHEG),阐述发电机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就混合励磁发电机提出一种能实现励磁电流双向控制的电压调节器,通过调节励磁电流以实现发电机的稳压输出。介绍DSHEG的3种发电方式,分析双极性控制策略调节励磁电流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环参数对输...

  • 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电压调节技术

    分析了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ual stator-winding induction generator,DWIG)系统电压控制机理,并由此揭示了控制绕组瞬时功率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WIG发电系统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即根据控制绕组端电压所在的扇区和功率滞环比较器的输出,选取优化开关表中合适的电压矢量,以对控制侧瞬时功率实施直接控制。该控制结构由...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辑委员会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