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64
  • 国际刊号:0258-801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5
  • 国内刊号:11-2107/TM
  • 邮发代号:82-327
  • 全年订价:¥ 2539.2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智能电网
  • 大电网规划与运行
  • 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
  • 发电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电机与电器
  • 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
  • 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开发进展

    国家能源集团组织开发了66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发电工程示范。为了实现超超临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的目标,在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热偏差、污染物控制、系统能耗优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低质量流速超超临界管内流动的换热关联式,发现了正流量相应特性的垂直水冷壁质量流速上限不是常数,而是受热情况、...

  • 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和挑战

    近十几年来,由于一系列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引入,传统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如非晶硅(a-Si)、碲化镉(Cd Te)、铜铟镓硒(CIGS)都得到显著的提高,一些新兴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如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etalhalide perovskite,PSC)、铜锌硒硫(CZTS)、硒化锑(Sb2Se3)也得到快速发展。其中CdTe、CIGS、PSC薄膜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都大于22%。CdTe、CIGS薄膜...

  • 电解制氢与高温燃料电池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关键技术,我国将氢能和燃料电池列为战略性能源技术,大型的能源电力企业也正在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解制氢能够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能,实现大规模、季节性储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经济效益,是解决我国当前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途径之一。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成熟的电解...

  • 中国CCUS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CCUS技术是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利用的技术,它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对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及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进程都有积极的意义。为我国在2030年排放达到顶峰后的去峰问题提早考虑技术支撑,需要进一步深化CCUS的研究和发展。文中针对CCUS的技术特点与其他减排...

  • 火电机组燃烧系统智能综合优化控制研究

    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由于锅炉负荷、煤种的变化、环境温度等边界条件的变化导致锅炉实际运行工况偏离燃烧调整实验最优工况,使烟气NO_x排放和锅炉效率不能同时达到最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套智能综合优化设定方法,由回路预设定模块、锅炉效率软测量模块、前馈反馈补偿模块、中间反馈补偿模块组成。该方法能够根据锅炉实时运行情况在线调整控...

  • 大渡河梯级电站群实时负荷智能调控技术研究

    针对高强度调峰调频需求下的巨型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运行所涉及到的实时调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厂网协调模式下的梯级水电站群负荷智能调控技术。以径流式电站水位安全控制及梯级总负荷调节快速响应为目标,融合出力、水量、流量等10类约束,通过分层控制原理建立模型簇,实现了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梯级总负荷的站间实时智能分配、经济运...

  • 0.3MW(th)CFB锅炉烟道喷射生物质活性炭脱汞试验研究

    活性炭喷射(activated carbon injection,ACI)是燃煤电厂烟气高效脱汞技术。采用1%NH4Br溶液对稻壳活性炭浸渍改性,制备NH4Br改性稻壳活性炭(Br-RHC)脱汞吸附剂。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runauer-Emmet-Teller,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离岸岛屿能量循环系统

    伴随我国逐步重视对海岛的开发利用,远离陆基的海岛能源供给难题也日益突显。在传统单一能源获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高可靠性风力发电机组为主,潮流能、光伏发电为辅,集发电、储能和海水淡化为一体的岛屿独立能量循环系统。形成一种多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和能量互补的解决方案。为解决离岸海岛上军事、生产、旅游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开辟了一种有...

  • 永磁直线电动机结构及研究发展综述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ntmagnetlinear synchronousmotors,PMLSMs)集成了永磁电机与直线电机的特性,具有高推力密度、高加速度、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等显著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数控设备、光刻机、3C产品制造成套装备、高速物流与无绳电梯等应用场合。首先阐述了PMLSM的工作原理与力特性,其次对结构类型进行分析,包括初级铁心、外形结构...

  • 五相永磁直线电机开路容错直接推力控制

    五相永磁直线电机(permanent-magnetlinearmotor,PMLM)具有推力密度大、可靠性高等优点。为了抑制PMLM一相开路故障导致的推力脉动,并提高其开路故障状态下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容错直接推力控制(fault-tolerant direct thrust force control,FT-DTFC)策略。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提出虚拟定子磁链,实现故障前后相同的定子磁链与电流...

  • 基于二维四区域法的单边复合次级直线感应电机力特性建模研究

    针对地铁用单边复合次级直线感应电机力特性解析方法中存在的模型构建困难、分析繁琐、计算量大、工程实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建模简单且计算量小的单边复合次级直线感应电机简化二维四区域电磁模型。当电机初级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产生行波磁场,与地面非磁性次级导体中感应的涡流磁场相互作用,可同时产生推力和法向力。以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 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BP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

    风电场/场群规模化接入电网背景下,电网的故障暂态特性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现有单机等值型无法精确表征风电场/场群的故障暂态特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neuronnetworks,BP)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首先,建立直驱风机暂态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风机与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

  • 含虚拟电厂的风电并网系统分布式优化调度建模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消纳的难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需求响应虚拟电厂的风电并网系统分布式日前经济调度优化模型。首先,将需求侧负荷以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形式参与系统优化调度,通过负荷转移以实现削峰填谷,促进风电消纳;结合电网中不同电力公司所辖电网具有相互独立且互联的特点,基于电网分区,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

  • 开环模式谐振条件下直驱风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研究

    并网风电机组与电力系统间的动态交互有引发系统低频、次同步/超同步振荡的风险。为更好认识这一现象的本质,该文研究了风电并网引发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机理。首先,建立以风机为'反馈子系统',电力系统其余部分为'前馈子系统'的闭环互联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并网风电引发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开环模式谐振机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上述理论分...

  • 考虑SVG补偿装置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振荡分析与抑制

    大型光伏电站由于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网阻抗不可忽略,电网阻抗对于多逆变器相并联的大型光伏电站中某一个光伏发电单元而言将会等效放大数倍,从而造成并网点电压降低导致系统不稳定。光伏电站中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等无功补偿装置可以用来降低电网阻抗对于并网点电压的影响。然而,研究发现,在补偿容...

  • 含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追踪的分布式算法

    在量测、通信技术具备的前提下,在常规控制设施给定条件下,针对快速电力电子化技术中,大量逆变或整流控制点设定与控制点设定的优化在速度上难以跟随的问题,提出含分布式光储配电网时变最优潮流追踪的模型和分布式在线的算法。在建立时变优化模型和分析在线优化原理的基础上,就已有算法存在信息统一获取和集中计算这一弊端,将其改进为在配电网各...

  • 基于模糊逻辑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复合储能系统功率自适应分配策略

    由于运行效率高、可靠性强等特点,直流微电网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保障直流微电网内部的功率平衡,配置复合储能系统是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可以发挥不同类型储能的互补优势,平抑新能源出力引起的功率波动。然而,传统的下垂控制只能实现不平衡功率按照下垂系数恒定比例分配,难以将不平衡功率按照频率特性分配给不同类型的储能系统。阻容下垂控制能够...

  • 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大扰动层间耦合特性及稳定控制

    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具有新型拓扑结构,除传统交直流耦合路径外,还具有层间直流、层间交流耦合新路径,因此,大扰动冲击下其动态行为更为复杂。该文首先建立了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模型,针对2类具有不同特征的扰动形态,利用大扰动激励法,揭示了直流分层馈入系统非线性功率响应特性,分析了不同耦合路径作用特征,评估了交流电气参...

  • 热特性对含储热电–热联供系统的综合调度影响

    储热装置的热特性分析是实现电?热联供系统中电、热综合调度的关键之一。针对含储热的电?热联供系统,应用能量流法构建包含储热、传热和漏热过程在内的系统整体能量流模型,获得系统中电能、热能的整体传输约束。并且,以最小化系统总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分析储热装置热特性对运行成本和风电消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储热性能(储热介质最高温度或...

  • 考虑不确定性和多主体博弈的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协同规划方法

    在对增量配电网进行规划时,如何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市场行为获取最优的决策方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通过引入虚拟博弈者'大自然',实现了博弈理论和鲁棒优化的深度融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和多主体博弈的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分别构建DG投资运营商、配电网投资运营商和电力用户不同利益主体的规划决策模...

  • 基于故障分量瞬时功率相空间轨迹识别的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纵联差动保护具有高选择性、全线速动的优点,广泛应用于22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其动作性能显著优于其他纵联主保护,在现场应用中逐渐居主导地位。但是,采样数据同步对时误差、可控高抗补偿度不确定等因素将对该保护的性能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相空间轨迹识别的思路,提出一种具备抗同步对时误差能力的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首先...

  • 负载与风险联合均衡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算法

    针对电力通信网对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要求,提出一种考虑链路负载与业务风险联合均衡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算法,以降低网络的阻塞率和业务传输风险。首先基于电力通信业务流特征,分析了节点和链路的带宽资源占用情况,建立了负载均衡模型。其次,结合电力通信网特点分析了光纤链路可用率,并考虑业务重要度分析了不同保护方式下业务的风险,进而设...

  • 计及拓扑结构的时间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

    故障元件的快速准确识别是电力系统故障应急处置的首要环节,是电网在线调控运行的重点工作之一。针对现有基于Petri网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未能充分利用系统拓扑信息以及告警时序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拓扑结构的时间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从系统的拓扑描述及告警信息的时序推理出发,定义了时间Petri网故障诊断模型,并给出了其图形建模及矩...

  • 背靠背五电平二极管钳位型变流器直流环节的电压偏移机理及其载波调制均压策略

    直流电容的均压控制是多电平二极管钳位型变流器的技术难点。该文以背靠背五电平二极管钳位型变流器为例,首先分析不施加均压控制时变流器系统直流环节的电压偏移机理。其次,证明在整流侧和逆变侧分别注入零序电压,对直流环节各悬浮节点平均电流的影响。据此,建立背靠背五电平变流器系统的直流环节均压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注入...

  • 基于热控制的海上风电变流器主动防凝露技术

    海上风电变流器采用封闭式柜体及水冷散热设计,以适应海上高湿度及盐雾的环境要求。当风速突然减小,风机发电功率骤降时,冷却水和散热器温度随之快速下降;但是柜内空气温度由于散热条件下降缓慢,散热器等成为潜在的冷点。当冷点温度降到柜内空气凝露点温度以下时,将发生冷凝现象,表面形成的露水会损坏变流器电气和机械部件,甚至导致短路故障。针...

  • 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的储能电感电流与转子磁链最优控制策略

    在电流源型电机驱动系统中,直流侧电压源与储能电感共同构成电流源为交流负载提供能量,然而在调制过程中,因储能电感电流无法独立控制而导致电流出现断续或持续增加的问题,且电机减速时无法实现能量回馈。该文在电流源型逆变器的直流侧增加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实现对储能电感电流的控制及能量的回馈,并设计一种适合于储能电感电流的滞环控制策略...

  •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恒流和恒压模式的研究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中补偿网络能够改善系统特性,目前针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LC电路、??型电路和T型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或恒压输出的谐振条件,并针对高阶无源谐振网络提出一种建模方法,通过将谐振网络等效成2阶LC网络和多级3阶???型电路...

  • 基于DDQ线圈的双耦合LCL拓扑IPT系统及其抗偏移方法研究

    基于传统LCL补偿拓扑IPT电路,该文将LCL拓扑中用于补偿的电感替换为一对耦合线圈,既可保证电路谐振,线圈间互感又为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能量传输通道,即一种双耦合LCL拓扑IPT系统。首先介绍了DDQ线圈结构与双耦合LCL拓扑电路的特点;理论结果表明,与传统单耦合LCL拓扑IPT系统的传输效率相比,所提出的双耦合LCL系统效率提升了0.8%。此外,该文还提出...

  • 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

    针对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不明确、换能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建模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一种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建模分析了单通道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acoustic transducer,EMAT)线圈绕制方式,随着角度增加,线圈采用水平绕制方式产生的声压显著大于垂直绕制方式;分析了在线圈间隔离绕制...

  • 改进的磁元件圆导线绕组高频损耗模型

    绕组损耗是磁性元件设计的关键,传统计算绕组高频涡流损耗的理论方法有Dowell模型和Bessel函数。随着功率变换器工作频率的提高以及多股绞线的应用,这些方法将带来很大的误差。通过深入分析涡流的集肤和邻近效应在圆导体上所产生的电流密度分布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绕组高频损耗模型,能够更精确地计算高频下圆导体绕组的损耗。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样...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