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发展观察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66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创刊时间:2005
  • 国际刊号:1673-033X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176
  • 国内刊号:11-5279/F
  • 邮发代号:82-524
  • 全年订价:¥ 118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影像
  • “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创新”特别报道(一)
  • 庆祝建党100周年·23个中央一号文件背后(七)
  • 聚焦种业振兴
  • 战略
  • 宏观
  • 智库论坛
  • 专栏
  • 产业
  • “党在我身边”征文
  • 文化
  • 为专号题词

  • 专家留言

    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比往年更好,演讲者的发言更加清楚,信息量更大。中外双方与会者都积极参与,使论坛的讨论集中、开放,而具吸引力。我很高兴又看到这么多在前几届论坛上结识的老朋友,也期待着下一年再来。

  •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这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时节,我们相聚北京,举办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围绕“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这一主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对于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参加讨论的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或者多一点,而且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动都比较小,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态势,总体上是令人振奋的。但是喜中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做好“加减法”

    “2006年,按现行汇率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例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了12.4亿吨,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即使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资源产出效率也是比较低的。”3月18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

  • 劳动力成本上涨与增长方式转变

    增长方式是与特定的增长源泉相联系的,只有当一种增长源泉从式微到耗竭时,为了开发新的增长源泉,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必然的要求。中国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迄今为止,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没有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近几年达到了顶点。近年来劳动力出现短缺、工资成...

  •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国内消费需求

    “中国经济从2002年底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周期的上升通道之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10%或略高于10%的增长速度。经济波动很小,通货膨胀率也比较低,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900万以上,去年达到了1100多万。与此同时,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居民收入都在增长。对外开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整个经济应该说充满了活力。”

  • 以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益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九五”时期就明确提出了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要求;“十一五”规划《纲要》进...

  • 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建议

    和政府直接支付转变成本相比,财政政策的引导、激励和约束则带有一定的间接性,但往往更具有规范性和长效机制特征。但在具体讨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支持措施之前,必须明确:财政并不能包打天下,而是要以顺应市场机制和弥补“市场失灵”的方式来行市场所不为、难为之事;财政发挥作用往往是为了助市场“一臂之力”,不能因此导致过...

  • 中国经济增长新方向中财税政策的角色

    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增长业绩,这是经济方面的一个奇迹。展望未来,中国还需要使用传统的财税激励机制增强GDP增长速度,这包括促进研发、加快新技术的利用、落实企业和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机制等。同时,还需要用财税政策激励企业关注环境保护、实现能源节约。

  • 调整工业结构 节能潜力巨大

    工业投资政策的取向是要限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把发展重点转到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上来,未来五年将力争淘汰1亿吨小钢铁生产能力;工业贸易政策则是要遏制高耗能原材料出口,已经取消了电解铝、焦炭、铁合金、钢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大部分钢铁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7%降低到8%,还在研究将大部分钢铁类产品的出口退...

  • 资源约束加强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增长道路

    从先行工业化国家实证经验看,有两个启发性的结论:一是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和能源密度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二是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实现能源消费低增长和经济高增长。而中国有可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资源约束加强的条件下出现能源密度下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将资源约束这一关键性的影响...

  • 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提高能源效率

    中国的能源消耗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基本上是比较平缓的,但在2000-2003年之间突然上涨很快,这与重工业的钢铁、水泥等以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是相吻合的,和其他国家相比,可以说,中国的改善余地很大。

  • 全球能源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据我们研究预测,蕴藏在地下的石油大概有4-14万亿桶,当然,这只是预测,现实中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看起来虽然还有很多,但这其实并没有反应石油供应的全部情况,因为获得石油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存在环境、政治、技术方面的困难。另外,不管哪种石油的生产方式,成本都要比过去高。所以,世界上并不是真的没有石油了,问题是该如何发掘出来...

  • 环境保护进入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我们正在探索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的要求渗透到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贸易政策之中,以环境友好的政策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将环境保护的领域由以生产为主,拓展到消费、分配、流通的各个环节,形成覆盖再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体系。

  • 节能减排 须臾不能放松

    2006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的目标,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2010年要算总账。“如果2006年是历史性转变的‘决策年’的话,2007年及以后将是‘行动年'”——

  •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100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幅度已经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已成为全球环境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 少用行政手段 多用市场手段——评中国解决环保问题的三大行动

    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政府准备采取三大行动-加强监管、增加投资和引入新技术。

  •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举世瞩目。2006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起飞的态势,特别是在基础工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和若干高科技领域,成绩尤为显著。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例如水泥、粗钢、原煤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发电量、原油产量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其他一些消费...

  • 新兴市场公司创新 面对的困难和对策

    中国需要更多的投资与创新,这也可以说是新增长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去做,如何建立创新制度呢?

  • 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 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

    当前出现的看病难,主要不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而是看病费用太高,部分患大病的群众因难以支付高额费用而得不到及时救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参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在中国实行免费医疗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确实需要一大笔政府开支,而且如果对于医疗服务没有科学控制,也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我们现在强调的是要免费为...

  • 德国:新医改实行强制医疗保险

    德国的面积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人口仅相当于广东省,然而我们却可以看到两个国家在医疗改革领域中面临共同的问题,诸如人口变化、医疗费用增长等,同时也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扩大医疗服务的普遍覆盖率。

  • 新医改方案:年内有望出台

    新医改方案一改再改,迟迟未能露面。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决策层慎之又慎。 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国内外六大机构分别独立制定一套全面医改方案,据报道,这6家研究机构分别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

  • 短论

    非典之后中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之前如果在最底层发现了病情,需要逐级报告,29天才能传达到最高层,现在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同时对各个层级进行汇报,这只需要5分钟,这是最明显的变化。除此之外,中国对艾滋病给予强烈的关注,深入边缘人群并提供治疗。另外,中国为儿童提供免费防疫,还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架构...

  • 增进农民福祉的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新的口号。实际上在半个世纪之前,中央政府就曾经提出过。当然,由于时代背景、发展阶段不同,现在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半个世纪之前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有很大区别的。

  • 新农村建设凸显热点:农村金融、基层民主建设和土地流转

    转变增长方式,必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这是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增进农民福祉的新农村建设”专题讨论中专家们的共识。与会代表对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问题表现了强烈兴趣,特别是农村金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土地流转问题。

  • 新发展模式

    自从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在过去30年所取得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战略和政策的不断调适:每当一组问题解决时,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因而要随着实际需要设计出新的政策。乡镇企业曾是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而当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所面临的所有挑战。

  • 论中美贸易关系的政治化

    中国货币政治化问题是过去几年中中美争论的一个特点。其原因显而易见:大多数美国劳动者正在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及收入保障压力,即劳动力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倒退到历史低点,富人与所有其他人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美国正在遭受导致所有贸易逆差的外部失衡,2006年其达到GDP的约7%。而与中国的双边逆差现在占美国总体多边贸易逆差的29...

  • 中国发展的轨迹——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总结发言

    论坛已经接近尾声。两天来,大家围绕着“迈向新增长方式的中国”这个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除了全体大会和分会场的专题讨论外,在昨天的午宴和晚宴中,还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讨论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转型的重要议题。在正式会议之前的学术峰会和CEO峰会上,讨论的重要问题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劳动力成本...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