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发展观察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66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发展出版社
  • 创刊时间:2005
  • 国际刊号:1673-033X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176
  • 国内刊号:11-5279/F
  • 邮发代号:82-524
  • 全年订价:¥ 118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影像
  • “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创新”特别报道(一)
  • 庆祝建党100周年·23个中央一号文件背后(七)
  • 聚焦种业振兴
  • 战略
  • 宏观
  • 智库论坛
  • 专栏
  • 产业
  • “党在我身边”征文
  • 文化
  • 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撑

    <正>最近,有两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观点不同,情绪迥异,由此引发市场的讨论,值得关注。一是,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同比增长7%。这是自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最低增幅,由此也成为引发市场担忧的触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新"是有目共睹,而"常态"呢?"底"在哪里?中国经济能否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征途中...

  • 粤津闽三大自贸区同步挂牌

    <正>2015年4月21日,广东、天津、福建三地同步举行自贸试验区挂牌仪式,自此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上海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9月设立,此次新增的3家自贸区在汲取上海自贸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区位优势差异化定位,由南至北四大自贸区共同勾画出中国对外开放新局面。

  • 深刻领会美好愿景与行动指南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正>前不久国务院有关部门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这标志着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从战略构想、宣传推动已进入具体战略实施阶段,全面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好愿景的初衷和行动的指南至关重要。在此谈一点个人看法:要高度认识共建"一带一路"愿景的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 共建“一带一路”:内涵、意义与智库使命

    <正>促进对"一带一路"核心内涵的认同主席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有关部门近期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理念、...

  • 以东方智慧丰富发展理念、求解发展难题——“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解读

    <正>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受到一带一路国家的热烈欢迎。这份愿景与行动的出台可谓是国际社会和国内各地期盼已久,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系统地说明了"一带一路"的合作主张、合作内涵,合作方向和任务。"一...

  •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视野、操作重点与影响展望

    <正>"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宣言,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战略的明确,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一个标志;"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最近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称《愿景与行动》)...

  • 推进“四个全面” 破解权力任性

    <正>"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是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增添的内容,得到了普遍好评。有权不可任性,看似简单朴素的道理,要付诸实施,却是困难重重。权力之所以任性,主要源于权力监督的缺失。而推进"四个全面",是遏制权力任性,打造制度铁笼子的关键举措。2 0 1 2年1 2月,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

  • 亚投行将改变现行国际金融体系

    <正>亚投行客观上将成为一个跨越亚、欧、非、拉美的国际性多边金融机构,对未来金融格局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将对正在变化中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补充,并将有力地推动现行金融体系的改革。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与国际经济秩序塑造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的多边金融机构,将运用贷款、股权投资及提供担保等融资方式为交通、能源、电信、农...

  • 如何推进中国在拉美的农业投资

    <正>目前,中国同拉美国家之间的合作蓬勃发展,与拉美许多国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达到2617.5亿美元,累计投资达8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大多数拉美国家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与其他行业(矿产、石油、制造业)和地区(非洲、东盟、中亚)相比,中国在拉美农业投资数量少、规模小、起步晚。由于拉美地区耕地资源潜力...

  • 中国经济和城市发展要善做“减法”

    <正>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面临一些新问题。对此,要善做减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要"去产能",城镇发展要"去空置"。经济发展要"去产能"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增长速度放缓,进入增长阶段的转换,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几年,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

  • 平台演进模式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正>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势头迅猛,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除少数年份外,年均增长率在30%-40%左右,2013年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达10.28万亿元。十年间,交易额增长了10倍。如图2所示,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电子商务零售交易总额的增长更为快速。在2008-2013年间,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全社会消费品

  • 中关村产学研合作的三种典型模式

    <正>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产学研不同主体的特点和动机存在差异,参与合作受到的约束条件也不同,使得产学研合作在实践中存在不同的模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体制机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同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由于自身的条件、需求不同,会选择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关村产学研合作的三种模式(一)项目...

  • 环境风险项目的决策机制——从漳州古雷PX项目谈起

    <正>2015年4月6日,福建省漳州市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开工不到两年再次发生爆炸,引起了社会各界对PX等环境风险项目决策机制问题的强烈关注。反思漳州古雷PX工厂爆炸事件,从源头上看,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国当前环境风险项目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分析并研究环境风险项目的决策机制,找出并解决我国当前环境风险项目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才能...

  • 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化协调机制的形成——“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之九

    <正>在全国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之间划出一条适当界线,必然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任何人,只要他习惯于思考和辨别那些性质广泛而复杂的事物,都能体会到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在上篇文章中,谈到美国各级政府之间形成了复合共和制下的多中心和重叠治理机制,在上述模式下,每个层级的治理主体都有相应的治理范围和相应...

  • 土地流转的“名”与“实”——引入金融的视角

    <正>上一讲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演化和几个重要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梳理,这一讲主要从金融的角度,讨论一下在"三权分置"和"允许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以及"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三项新制度安排下,农村土地被赋予了相对完整的金融功能后,通过利用"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

  • 推动企业—银行债务调整 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正>金融体系出现加速紧缩苗头,企业—银行债务调整迫在眉睫今年以来,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同比明显减少,出现了金融体系加速紧缩的征兆。这不单是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和意愿问题,而主要是经济下行导致企业融资能力和意愿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企业债务风险逐步累积。据测算,2013年末,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达124%。由于产能过剩尚未有效化解,除一些...

  • 王慧炯力作《社会系统工程方法论》出版

    <正>4月17日一早,位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后小院的一间会议室已是座无虚席,包括国研中心副主任张军扩、隆国强,原副主任陆百甫、鲁志强在内的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仍在越来越多地聚集,会场不得不临时增加了些座椅。"我们来上‘教授’的课!"一位年轻参会者的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被雅称为"教授"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慧炯。...

  •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探索——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正>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苏州市吴江区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化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内生动力和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乐居吴江"成为"天堂苏杭"又一张闻名遐迩的新名片。综合实力连...

  • 为了市民的智慧生活——我国台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正>始终围绕市民的需求,以市场为主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智能终端和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行政管理、交通、教育、医疗、旅游、建筑、居家、生态环保和商业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便利、舒适、安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国台湾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跳出新技术的视...

  • 农民市民化需要“三向思维”

    <正>城镇化的本意应是居民不论在哪里生活都能享受到与城市相仿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之所以千方百计都想挤入县以上城市,是因为二元制度推高了那里的"两公"水平。由此导致社会上对城镇化的理解陷入误区,认为农民只有进到县城以上的城镇,才能成为市民,才算实现了城镇化。这是典型的城乡二元思维,与中国国情、国际惯例...

  • 农地确权及之后

    <正>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作为激活农村土地这一重要发展要素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土地确权被寄予了最大关注和期望,甚至被称为"二次"。从十七届三中全会起,2009年以来的六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一号文件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

  • 努力建设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城市

    <正>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北段,是甘肃省行政区划面积最大的市,相当于浙江与江苏两省之和。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现处于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必经通道,又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近一时期,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指引下,酒泉市发挥地方优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党建,促...

  • 立法法修改的若干重大问题

    <正>作为立法的结果,不管是法律还是法规,都是一种公共产品。既然如此,就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来予以保证。从法治建设的环节看,立法从逻辑上说是前提,是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政治活动,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有一个不甚准确然而很形象的说法:立法法是"管法律的法"。我国现行立法法是2000年颁布实施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

  • 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国外城市治理经验研究之三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刻领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要想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解决好城市治理问题十分关键。因此,...

  • 西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其启示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新的世纪迎来了新一轮行政改革热潮,在整体政府理念的推动下,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与发展已然成为各国政府现代化改革的新常态。作为行政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以及政府转变职能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难点和突破点,行政审批制度现代化逐渐成为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关键。尽管在实际运行的结构设计、流程...

  • 九号院里的“研究员”

    <正>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纪登奎等四人辞去了政治局委员职务。在这次会上,关于纪登奎等人的辞职,陈云专门讲了话:"我不赞成这样对犯错误的同志揪住不放。这种检讨没完没了的情况,我认为不是党的好作风。党接受了他们的辞职以后,在政治上要分配他们的工作,在生活上要照顾他们的需要。"(李艳、熊志勇,《再生中国》下册,第559...

  • 国策失误导致宋朝“富而不强”

    <正>两宋前后存续300多年,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国家财政收入更创造了中国历代之最。但是,这样一个空前富有的国家却屡屡被周边几个弱小政权欺负,对外战争一败涂地。媾和、岁币、偏安,"富而不强"的现象发人深思。超级富国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太祖赵匡胤命人刻了一座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间密室里,谓之"誓碑"。平时遮蔽得很严,任何人不得...

  • 读读重读读——读《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

    <正>在读《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之前,对于费孝通先生,我多少了解了一些片断,依稀记得《小城镇,大问题》,也敬佩人文泰斗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甚至我还买了《乡土中国》以备读,但对于费老的印象,总体上则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映入眼帘的时候,"中国人的自觉"率先触动了我...

  • “小事”背后的真理力量——读《我管理手稿》有感

    <正>深夜捧读齐得平先生专著——《我管理手稿》,思绪万千。就我所拥有的那点近当代历史知识功底,难以评说其著作的好坏,只是觉得读来很解渴。篇篇娓娓道来,让你不得不坚信逻辑论证严谨的历史真相,不得不坚信历史事实背后的真理力量。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字里行间透射出的作者优秀的人格品质和卓越的职业形象。

  • 《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

    <正>内容简介大陆空间的拥挤及资源的衰竭将越来越明显,人类加快走向海洋、探索海洋及开发海洋的势头不会改变,21世纪中期的地球必然是个全新的海洋世界。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海洋强国的目标是什么?2049年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缓解海上地缘之困、解决海洋争端、运筹大国关系,需要怎样的智慧及策略?军事、外交、经济等力量又该如何建设与运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