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4.0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4-366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191
  • 国内刊号:11-2962/G4
  • 邮发代号:82-717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稿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 高考改革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 研究与探索
  • 教育法治研究
  • 书评
  • 论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高校人才流动是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后人才竞争的主要表现。不良的竞争导致不合理的流动,而不合理的人才流动过程凸显了教师的诚信问题。我们在直面教师诚信缺失和呼唤教师诚信的同时,必须迅速采取一切有力措施遏制不守诚信的教师随意流动的现象。

  • 正确处理八个关系 在改革与发展中构建和谐高校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高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这一要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学校建设中的问题,构筑一个充满活力、包容开放、平等融洽、安居乐业的和谐校园,在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 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

  • 深刻领会评估精神 找准本科教学工作的着力点

    新的水平评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实施水平评估对于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握机遇,激发活力,充实内涵,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将促使高校不断夯实基点,抢占高点,打造亮点,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 以素质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灵魂引领教育思想的不断转变,以育人为根本引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增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引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英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问题与挑战

    从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开设第一个教育博士(EdD)项目到2005年,英国教育博士项目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生培养中发展最快的领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介绍了英国教育博士发展背景、培养的模式与特点、课程开设与学位论文评估的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我国培养教育博士的启示。

  • 论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及培养

    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在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师资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阻碍文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地方。我们应在严把招生关的基础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从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规模、生源状况、学科分布、培养模式、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 中国研究生科学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科学素质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中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53名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当代中国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知识狭窄,科学意识模糊,科学精神不强,缺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行为。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4条对策。

  • 北京市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探究

    从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和构建学习型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指导思想入手,系统分析北京市高校重点学科“按高校所属性质建设重点学科的思路”的分布特征,即,国家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分布在北京市的中央部属高校中,北京市级的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在市属市管高校中,围绕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投入与管理机制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环境建...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解析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

  • 高校中层领导职务绩效考核及指标设计探讨

    从必要性、指标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中层领导职务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作者认为,在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特别是用人机制转型过程中,率先在领导职务中实施绩效考核,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普遍展开,也有利于带动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深化乃至高校用人机制的整体转轨,有利于真正建立起能力本位、...

  • 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

    为本科生集体办理转专业是近年来众多本科院校教务处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目前,许多高校都制定了允许学生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同时,很多高校有大量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并成功转换专业。为此,我们对200位本科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几个因素与学生产生转专业意向的关系,并就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

  • 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经教育部批准,广西民族学院日前正式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该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9年定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经过54年的发展,广西民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性民族大学。

  • 学术声誉:大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基点

    学术声誉在大学评价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队伍、学科设置、教学科研水平、学术环境和学生质量都是学术声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

    在阐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个方面,探讨了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相互关系,明确提出了培养工程人才应解决好适应社会需求、树立大工程观和体现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 基于人才矢量分析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人才矢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人才发展方向性分析的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分层、分类研究。以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为案例,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分析,认为人才成长是一种具有生长优势的矢量。采用“人才矢量分析”揭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提出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方向选择、优势积累、创新突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培训研讨班在京举办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于2006年5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了为期3天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培训研讨班”,来自全国24个省(市)89所高校的281名教师参加了这次学习培训。

  • 培养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从自己的定位出发,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逐步办出自己的特色,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实施六项举措 提升六大作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大学生党员旗帜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应落实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诸方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通过实施以大学生党员挂牌为核心的学生党员旗帜工程,使大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业务学习、班团建设、社会活动、校园文明建设和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学生党员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头人的新路。

  • 略论高校师德建设的五个着力点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应紧紧抓住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熏陶、规范约束、利益保障五个着力点,促进高校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公布

  •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教学科研型大学尚处于教师聘任改革的始行阶段,开始由评聘制向岗位聘任制转轨,逐步建立“突出岗位、严格考核、按绩聘任”的教师聘任新机制,但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笔者以江苏科技大学聘任制为实证,将国外高校教师聘任制与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教师聘任制进行对比分析,着重研究岗位聘任中的岗位设置、聘任标准及程序、业绩考...

  • 教育以育人为本与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以育人为本,在高校里就是以育学生为本。而学生主体之“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学业、心理和观念四个层面,其中,学业层面为核心层。促进四个层面的和谐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以育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是否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检验高校教育教...

  •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虽然比率很小,但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自身的负效应却很大,备受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笔者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容易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措施。

  • 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贫困生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大的来自经济、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身心健康更易受到影响。高校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 影响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若干因素的分析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社会经济转型、传统思想观念差异,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等因素,以及教育理念滞后、道德教育空泛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育实效性。加强理论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第二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树人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5月12日至15日在浙江树人大学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民办高校代表、民办高校研究专家等共110余人。

  •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坚持“灌输”和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含义和实质,坚持在灌输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引导大学生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自觉接受灌输有机统一起来,至关重要。

  • 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强烈冲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自身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的辩证统一;在教育的策略上必须增强开放性与民主性;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加强层次性和针对性。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