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4.0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4-366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191
  • 国内刊号:11-2962/G4
  • 邮发代号:82-717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稿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 高考改革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 研究与探索
  • 教育法治研究
  • 书评
  • 内涵提高 特色强校——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和谐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建设和谐社会为高校的改革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和谐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本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定位、特色强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 重视与加强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建设大学文化,必须调浓人文色彩,加强人文关怀,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 构建和谐社会与文化的两个尺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运用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从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上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 打破毕业生就业壁垒中南26所高师院校共建就业市场

    在中南高师院校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华中师大,华南师大等26所院校庄严承诺共建免费就业市场,今后他们的毕业生凭学生证和赠票可直接参加所有合作院校举办的大型招聘会。

  • 和谐文化建设与高校管理者的使命

    高等院校赋有研究、传承和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高校管理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视研究和加强高校自身的和谐文化建设,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善于将和谐理念运用于高校管理,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特色发展;致力于提升高校管理品位,增强管理效能;致力于培育和谐发展而...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等学校的使命

    自古至今,许多统治阶级、仁人志士,都在追求“天人合一”,“大同世界”,追求和谐社会,然而和谐不是天然生就的。古往今来,大千世界没有太平过。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极端重要和及时的。高等学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高等学校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加强自身的和谐文化建设。

  •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学成立

    11月9日,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2007国家语言战略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共同为中心揭牌,并为该中心学术委员会10名委员颁发证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语言战略研究机构的空白。该中心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实体性科研机构,将在语言政策、语...

  • 如何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

    经过连续几年扩大招生,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既是令人鼓舞的喜事,也带来了就业难、经费难、管理难、教学难、教师难等困难,这些困难对高校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提高高校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保持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 论新时期多样性的精英教育质量观

    通过全面的理论、实践和国际比较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样性精英教育质量观。笔者认为,坚持多样性的精英教育理念,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政府和人民的期盼决定的,多样性只是扩大了精英教育的范围而不能改变其属性要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逐步多样化的历史,大众化阶段形成于学术型大学模式的基本完善,社会产...

  • 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二

    200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再创新高,跃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位。高校国际科技论文数进一步增长,仍是中国科技论文的主力军。据统计,2006年我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共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比2005年的15.3万篇增加12.4%。其中,高校国际论文为143725篇,所占份额达83.7%,比2005年增长了1.7%。

  • “反公地悲剧”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公地悲剧”是由于产权范围的不明确或空缺使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现象。“反公地悲剧”是和“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产权分离特性所引起的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浪费。笔者运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高校的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反公地悲剧”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实现高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对策,以减...

  • 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体教育投资风险探析

    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体教育投资存在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过度教育风险以及个体自身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必须加以关注,并应该分别从投资者个体与政府出发,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范,从而引导投资个体理性投资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 近千件大学生创新作品角逐“挑战杯”

    11月15日,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南开大学开幕。来自中国内地288所高校、港澳台17所高校和国外6所高校的大学生科技高手,携近千件作品同台竞技,角逐自然科学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类“挑战杯”大奖。

  • 女博士生成就价值观的质性研究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女博士生的成就价值观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女博士生的成就价值观的概念、特征和结构等做了相应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论做了归因理论分析。

  • 文科研究生培养更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人文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包含了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方法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占有人文知识教育资源优势的文科研究生,其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容易被忽视。笔者在分析目前我国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中存在缺陷问题的基...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新思考

    自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反思、评析,依据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它具有中介性、反思性、合作性、渗透性四个特征。

  • 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提升——兼与李军、崔峰的《传道授方启疑》一文商榷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神圣使命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理念不同,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有不同理解,但这并不改变“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责任,关键是要提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

  • 开展技术本科院校评估的思考

    技术本科教育在我国的产生、发展是应现实所需,从内涵、特征上可窥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之“迥异”。这类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定位问题,而高等教育评估有助于其合理定位。鉴于技术本科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发展特点,应构建一套合适的教育评估体系,要求在外部环境、评估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要更切其实际。

  • 独立学院的外部权力关系研究

    权力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的轨迹。独立学院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即是制度由均衡向相对均衡,再到非均衡的周期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权力的生产要素及其外部权力结构状态决定着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

  •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结合“优、独、民”的特色,利用现有公办高校优秀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优秀的社会资源;坚持在办学与管理上的独立;按照民营的机制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特点进行。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吸收母体学校的优秀文化;第二要立足本地、突出特色,融入地方文化;第三要促进校园文化各要素...

  • 关于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考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连通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的重要桥梁,管理体制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明确宏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该贯彻依法治教的方针,正确处理几对关系,明确管理体制创新的主攻方向。

  • 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同的教学策略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角色转换危机等三个方面;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改进与完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自我认同的形成。

  •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

    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使得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也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量化的评价方式,质的评价应当成为教学评价改革的主导,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要实现评价的内容扩展化,评价的方式过程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 实现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三个关键

    结合福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区域领先发展的成功经验,在领导层面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发展的三个关键:一是明确使命,构建高职院校理念识别系统;二是战略统领,规划院校整体发展思路;三是抢抓机遇,实现“海峡西岸”高职院校的领先发展。初步阐释了高职院校发展“以理念为先导,以战略为统领,以机遇为平台”的发展规律。

  • 论高校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 论高校学生事务职业化精神

    通过对职业化精神内涵和职业化精神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养成职业化精神的主要途径,旨在说明加强职业化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关键。

  • 诚信就业与法同行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联合英才网联,近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了以“诚信就业与法同行”为主题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维权行动。在未来两个月里,将有15所高校的近名千名毕业生接受正规的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广大学生还将通过网络,视频,热线,校园广播等多种方式感受诚信就业在魅力和与法同行的温暖。

  •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给高校传统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和谐教育探析

    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不和谐引起的。要坚持四个教育原则,实践四个有机结合方略,优化四个心理支持系统,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和谐教育体系和机制。

  • 试论女子大学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女子大学办学定位的现实分析,对女子大学的办学定位进行了理性的界定。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