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4.0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4-366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191
  • 国内刊号:11-2962/G4
  • 邮发代号:82-717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稿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 高考改革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 研究与探索
  • 教育法治研究
  • 书评
  • 我的教学改革情结

    与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打了一辈子交道,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主要的体会有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工作的内容是搞好建设、管理、改革,总体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科是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人的三要素。

  • 经费配置模式与大学战略选择:中国大学趋同化的经济学解释

    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方式对大学组织及其内部行动者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大学的战略选择中。在官僚控制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大学一般选择赶超战略,以迎合政府的战略期待和价值观;在市场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大学一般选择资源获取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和顾客至上原则;在院校控制模式占有重要地位的情况下,大学一般选择学...

  • 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才——高考改革两难价值取向的矛盾和统一

    林林总总的高考改革,它的社会动因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其演进遵循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政治(经济)动因、教育动因和文化动因是高考改革的三大动因,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因素驱动阶段;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是贯穿高考制度完善和改革演进的两条主线,其实质是公平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动因和两条主线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值取向的分歧点和统一点。

  •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模式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在阶层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愈发困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日益激烈,多样化高考招生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底层子女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难度,高考改革应听取利益相关者的声音,满足社会底层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要求,实现向上流动需求。

  •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十五年的话题演进与前沿趋势——基于CSSCI数据库2000—2014年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运用Cite Space绘制CSSCI数据库2000—2014年1048篇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发现:过去1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研究与政策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从研究话题看,除围绕历次教育改革精神进行宏观探讨外,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人才培养问题...

  • 研究型大学“三类四维”国际化项目管理机制研究

    国际化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牵引和一流大学建设的题中之义,以项目为抓手能够显著提高国际化成效。国际化项目可以分为战略性项目、平台类项目和常规性项目,其责任主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都应有所不同。实施中,研究型大学要明确项目谁来做、与谁做、做什么和如何做四个维度,建立扎实有效的国际化项目管理机制。"三类四维"模式能...

  •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客观属性,基于教育经费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构建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区)1999年、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承载力指数模型分析法,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各分量承载力及其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各分量承载力呈两极分化,且高等...

  • 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基于2005—2014年379篇博士论文的研究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5—2014年近10年379篇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发现: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着以下特点和不足。思辨类研究仍占大多数,实证类研究偏少;质性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方法总体还较单一,定量研究数据有待深入挖掘。对此提出:提倡实证类研究,提高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水平;改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倡混合研...

  • 大学生基层服务政策的演变与基本特征

    2003—2015年间,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基层服务政策达103次,在补充中西部地区基层劳动力、矫正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以及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演变经历了探索、成形和统筹实施三个阶段。政策的发展趋势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政策目标和政策对象不断调适,政策的合约特征越来越明显,政策的激励手段趋于多元化。从政策演变来看,...

  •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多元化发展体系的构建——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如何解决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多元发展体系的缺失问题?博耶的多维学术观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多元化教师发展体系的观点提供了支撑。湖州师范学院通过构建"多方位"的教师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健全"多维度"的校本研训体系、改革"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和营造"多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教师全员、全面、个性、自主发展。

  •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

  • 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民办高校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破解其生存和发展中的质量难题。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在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对特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深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识,在实践层面制定行之有效的路线图,努力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期为应用型民办高校实施大学...

  •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及思考——以《经济法学》开放课程建设为例

    依靠网络化运行,实行精品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将成为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法学教学如何走向网络化、精品化,实现资源共享性,这是法学教育改革面对的新问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经济法学》要在国家、省、开放课程建设中取得成效,应强化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培育,注重申报原则的把握与运用,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谋划。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目前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用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未能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发挥应有作用。构建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系统,完善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测量评价体系,以及体系中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各部分的作用。应用实践表明,该测量评价体系能把人才培养状态...

  • 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制度的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抽查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举措,随机抽查测试学生的职业技能,评价学校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起到了监控职业教育质量的"兜底"功能。通过反思学生技能抽查制度的系统性、功能、适应性、标准权威性以及抽查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从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平衡卓越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提高技能抽测技术标准开发水平,完...

  •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调查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人才培养绩效备受关注。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出发,基于全国21所高职院校1415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绩效总体评价较高,特别是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践认可度得到普遍肯定,但仍有待提升。教师与学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绩效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应建立信息长效互通机制,实现师生、校企间的...

  • 京津沪冀四地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交流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主办,北京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承办,河北大学协办的京津沪冀四地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交流研讨会在河北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国际司和河北省教育厅领导、京津沪冀四地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及其他省市高校特邀嘉宾代表120余人出席了会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