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4.0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4-366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191
  • 国内刊号:11-2962/G4
  • 邮发代号:82-717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稿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 高考改革研究
  • 教师教育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 研究与探索
  • 教育法治研究
  • 书评
  • 高等教育强国视角下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我国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积极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建立“三位一体”的课堂文化和实施研究型的教学模式。以此作为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放弃理论体系吗?——与龚放教授商榷

    “放弃论”的理论基础值得检讨,出现的原因值得重视。从学术史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是沿着学科建设和问题研究两条轨道前进的.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逆势而行”;从国别比较看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特色,放弃学科理论体系探寻、构建是“自废武功”;从逻辑关系看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和问题研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放弃学...

  • 创业是可教的吗?

    无论是采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创业都是可教的,但同时也都是在特定意义之上的,它之于人性的特点,之于创业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之于创业教育方式的构建问题等。基于此,创业可教的意义在于塑造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而不是停留在常规教育方式对创业知识的教授上,并且也不意味着特定的创业教育一定产生相应的创业行为。创业教育应...

  • 制度创新视域下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现实困境分析

    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已经获得制度认可,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已提上议程。这是一项复杂的、全局性的制度创新,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如果过分强调其积极作用,忽视其中蕴含的困难和问题,就会严重阻碍分类管理的开展。在充分考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对民办高...

  •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的“中间路线”:基于举办者视角的分析

    举办者作为民办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立场和态度是影响分类管理改革实施的关键因素。囿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双重身份制约。举办者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选择陷入两难困境。应摒弃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走一条中间路线。建立第三种民办高校,是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可行的理性选择。求得分类管理改革“最大公约数”。应...

  • 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分析

    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制定、执行、调整、完善的全过程的分析,发现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变迁阶段为审慎期、突破期和完善期。在教育对外开放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包括发展定位存在分歧、办学方向不够一致、办学行为不够规范、部门协同不太顺畅、供给需求矛盾突出。因此,建议把握发展趋势,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战略;...

  • “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理念与实践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与模式应得到不断发展,其功能要符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对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创新以及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基于此,结合浙江大学在对外合作办学上的实践探索,提出“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概念。研究认为:积极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是提升我国高...

  • 国际学生留学北京动机的实证研究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7所不同类型高校643名来京国际学生进行调研.探讨国际学生来京高校留学的动机,并从人口学视角剖析不同特征国际学生来京留学动机的差异性特征。研究显示:提高汉语水平、体验中华文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国际学生来京留学最重要的动机;不同洲别、亚洲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不同人口学特征...

  • 来华留学生就读感知形成路径及积极感知提升策略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两所城市29位来华留学生的深度访谈和分析编码.发现对母国世界与留学国世界的比较、想象世界与留学国世界的比较构成了来华留学生就读或积极感知或消极感知。但是.留学生就读的积极感知和消极感知可以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某些“关键事件”的影响发生转化。留学生就读积极感知会产生留学行动选择的“增殖效应”...

  • 高校校友捐赠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对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综合声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造富能力、筹资费用等高校指标对校友捐赠的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985工程”高校也和校友捐赠收入显著正相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985工程”高校的校友认可度高于其他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声誉,积极开展筹资活动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发校友资...

  • 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基于成渝经济区现状的考察及思考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来,政府、高校和企业三类主体,关于聚集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高校为中心。政府间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等四种共建共享模式。但通过考察发现,成渝经济区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目前仍存在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共建共享资源分配不协调、体...

  • 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转型的发展路径

    社会服务转型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重点任务之一。对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官网“学校要闻”中有关“社会服务”的新闻进行文本分析的结果显示.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倾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特色性等特征,服务地方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同时,也存在计划性、系统性不强,核心能力不高、服务层次较...

  • 美国“研究三角园”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还未与区域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也是产业链中产学研协同发展较好的国家。收集整理并分析了“研究三角园,,的现状、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及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对京津冀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 技术赶超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启示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技术赶超,需要以提升人才技能与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具有差别化的成本分担、集中资源的一流大学建设、充足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建立公立高校绩效问责机制等特点。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在技术赶超阶段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 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况——基于“2015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

    基于对全国2015年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调研,从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五个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就业质量分析。发现接近八成学生实现直接就业,专业的社会需求度、人职匹配度、专业忠诚度、就业满意度、期望职业匹配度、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等就业指标值较高,说明定位于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人才的专业硕士,其应有的就业优势在实际...

  •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

    根据文献综述和“2014大学教师调查”的数据分析。建立了社会阶层背景一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科研产出、时间分配和职业满意度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效果。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社会阶层背景越高的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需时间更长,晋升速度更慢,科研产出相对越高...

  •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具有等级选择、多样分类、等值替换和量化转换等几种主要模式。总体上,这一评价制度存在着基于分类方式的弹性设置过于粗放.可替换性指标设置改革步伐偏小,教学业绩对传统科研业绩的可替换性微弱以及“破格式”弹性设置缺乏等不足。为促进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优化,应进一步设计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系...

  • 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与灌输:三种教学类型的比较研究

    “交往”与“灌输”是教学活动及其相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理想类型的角度.可以提出灌输式教学、交往式教学和交往-灌输式教学三种教学类型。在教学目标上,灌输式教学将习得知识作为教学目标,交往式教学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交往-灌输式教学将知识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在师生关系上,灌输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交往式教学重视学生...

  •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显现,慕课、翻转课堂等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纷纷涌现.高校教学在教学场景、师生关系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将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教学创新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体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本质。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就学校而言.需要加大互...

  • 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面临着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又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互联网+教育”的转型.以及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究其转型实质,三种转型叠加无不聚焦于课程.推进课程重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得以着陆生根的必然选择。课程重构应围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重构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

  • 基于本科转型视阈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推进高校分类管理的重要抓手,国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无论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抑或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这两个议题相结合,分析新建本科院...

  • 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实施,我国制造产业将全面改造升级.这必将影响到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供需的状况及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地适应“中国制造2025”,针对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存在的专业改革发展准备不足、专业建设顶层设计滞后和教学资源储备不够等问题,需要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人...

  • “2016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颁奖大会暨“关心学生成才成长——做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论坛在广东顺德举行

    2017年1月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青年报社、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6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颁奖大会暨“关心学生成才成长——做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论坛在广东顺德举行。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智分会2016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6年12月25日至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智分会2016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的230名代表共襄盛举,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对外开放新精神,研讨凝聚新时期教育外事工作发展共识。

  •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应用研究——兼评《用民族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人真事典型德育教育案例赏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也是新时期礼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作大复兴的使命,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探讨——兼评《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理论与务实》

    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藏书楼”“书院”等机构,发展到明清时期到达顶峰,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中世纪出现了大学图书馆,可以称为最早的现代图书馆,为欧洲文艺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兼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校的新型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国际化人才的塑造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