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凝聚共识 开创未来

    2010年7月13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5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会议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从此教育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

  • 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加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标志着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高校科技战线要抢抓历史机遇,贯彻好全教会精神,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树立科学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用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深入研究,大胆探索,破解高校科技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科学研究...

  • 落实纲要 重点突破 提高大学科技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力先进程度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时代,各国纷纷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大学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自觉地把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切实提高自身科技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

  • 谋划优势 内涵发展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过去的十年,尤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发展经验,冷静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寻找发展的机遇和认清面临的挑战,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大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是高等学校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高等学校...

  •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和刺激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抑制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的积极性,现阶段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知识产权知识相对薄弱、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现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提供建议。

  • 基于学习型组织的高校科研团队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对教师自身发展还是高校学科发展、科研发展、社会服务和人才工程建设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建设科研团队过程中,高校要在组建有优秀的领导、结构合理、目标可行、信息共享、学习机制长久的团队上下功夫。

  •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困境和策略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竞争程度等特点,在营销中主要存在消费者缺乏购买信心、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等困境,在营销中应采取勾通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售后服务等措施。

  • 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高校科技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使之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指导和推进,高校需建立新型高校科技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而企业也需要从不同层面做出举措。

  • 高校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管理工作体制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我国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迫切需要包括大学科技力量在内的社会各种创新要素的持续稳定参与和贡献。因此,大学的科技创新不能仅停留在SCI论文、科学著作、科技奖励和授权专利等方面,还应该体现在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近年来,我们对高校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等基本情况进...

  • 夯实组织基础 谋求科学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党建工作浅探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之一,大学科技园如何通过园区党建工作为固区企业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团区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对推动大学科技固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活跃的创新源都至关重要。

  • 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在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征。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强化实践能力的教学观指导下,抓好实践取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建设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

    目前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科研意识主动性不强、科研理论缺乏、科研方法规范意识缺乏的问题。制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相关因素主要是个人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科研目的的功利化、现有科研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和教育科研氛围的缺乏等。多角度探询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对策与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 高校科研基地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高校的科研基地以先进、集中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科研条件为基础,凝聚了优秀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形成了规范有序的运行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将成为承扭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重要战略任务的骨干研究基地,为汇聚国际顶尖人才、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集群创造十分适宜的条件,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与培养暨搭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研讨交流会举行

    2010年7月3日,由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及工信部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与培养暨搭建百家校企合作发展联盟研讨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著名企业和40多所知名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 构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特定历史时期,如何在高校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成为化解就业难的重要举措之一。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有必要从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育服务、创业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以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 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借鉴

    高校实施创业人才培养,对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意义重大。我国高校应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改革学科课程体系、普及高校创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建立学生创业活动的扶持体系,以增强我国高校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创业市场压力增大、创业教育不深入不系统、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舆论引导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须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加强创业教育,着力构建创业教育新模式;政府鼓励支持,正确引导;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舆论引导,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 浅析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是近期国家提出的重点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中央和地方各层面都在大力推动,实现科技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分析两者概念和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在整体部署、体系构建、具体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双渠道 三结合 多模式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初步构筑了一个以学校示范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中心,由院系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和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构成的卫星式创新创业实践硬件平台和以人本化为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软件平台,从而使学校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内课外双渠道、学研产三结合、多模式”为核心、具有特色的创...

  • 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是国家计委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现有固定编制人员62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23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与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34人,46人拥有博士学位。

  •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将西南科技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成功打造出维博电子、西科种业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干企业。

  •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

    作为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科技园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建设了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 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4年10月经安徽省科技厅批准成立,集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培训、工程技术应用与服务为一体。中心现有研究人员5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在读博士18人。

  • 王玉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攻克关键技术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8.9%升至15%左右,新能源发展已进入提速阶段。与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相比,核电具有容量大、运行小时数高、发电波动性小、经济成本低的优点,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使用,可有效取代煤电,其产业化前景十分可观。2008年4月,国家电网称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从50%...

  • 湘江之畔 探寻神奇的材料世界

    “对于一些人来说,科研是一份事业,也是一种信仰。”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张新明的话,说出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心声。也许,正是这种紧系时代责任感的信仰,促进了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

  • 环保之路 规划人生——记北京大学郭怀成教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组

    环境也可以规划? 若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提及“环境规划”这个词,大多数人恐怕都一脸茫然。而如今,环境规划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约束自身行为,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

  • 特种材料“特殊”历程——记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刘吉平教授学科团队

    美国的“星球大战”、欧州的“尤里卡”、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以及我国的“火炬”计划……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大项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每前进一步,均与材料的开发息息相关。“各种高科技技术和先进武器是伴随着功能、复合材料等多种新型特种材料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刘吉平教授及其学科团队对此有切身...

  • 李延军:探索独具特色的竹材产业发展之路

    我国生产的竹材之所以流行并逐渐畅销世界,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竹产业雄厚的基础和竹材特有的优势决定的。浙江农林大学李延军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既向内走又向外走”的特色发展之路。

  • 身份识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采用“签字画押”的方法确定身份。19世纪,人类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指纹识别,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实现了计算机化。因特网普及后,用户名加密码,又成了网络世界最通用的身份识别方式。虹膜、人脸、手形、声音等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方法更因其具有随身“携带”,不会“遗忘”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地学奥妙探寻之旅——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

    兰州是历史古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千百年间,不停断的“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给这一古域沉淀了许多待解之谜。深入古地,追寻自然地理之奥妙在此成了一道充满浓郁特色的风景线,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的探寻之旅就在风景之中。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