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府的要求,也是高校的愿望。但现实的状况是,一方面是高校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能支撑其发展的成果。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为此,笔者对湖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 产学研紧密结合 开创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访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学院院长库玛·巴塔查亚勋爵

    作为北京市首个被批准招收研究生的民办高校——北京城市学院,日前与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学院正式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立“中国制造工程创新中心”。中心将联合培养制造工程研究生,培训技能型国际化高级人才以及进行产学研开发,为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企业提供定制的相关领域教育项目。为深入了解此次国际教育合作的特色与详情,...

  •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师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质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应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价值导向偏颇、评价主体缺乏规范性、评价标准不合理等问题,构建一个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

  • 政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与评价

    政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应不断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配置。

  • 新时期高校科技奖励工作思考

    科技奖励在激发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引导科技工作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以及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涌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好新时期高校科技奖励工作,应:创新思维,用战略的眼光谋划科技奖励工作;创新管理,用“过程方法”推动科技奖励工作;更新理念,用卓越的服务组织实施奖励工作。

  • 地方工科院校科研奖励政策探讨——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

    科研奖励是地方工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学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学校办学战略目标,及时调整和制定适合各校校情的科研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更好地发挥科研评价与奖励制度的功能和导向作用,为地方工科院校科研工作持久、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 基于破窗效应的高校实验室管理路径

    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其环境质量的好坏展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由破窗效应推理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问题,主要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师生遵章守纪观念不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监管不严等原因。高校实验室环境问题应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治理。

  • 高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模式初探

    高校在农业科技体系创新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高校为依托,已探索出多种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清华大学的实践表明,高校现有的服务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亟需整合内部资源,制定长期服务规划,联合地方及企业,共同建设服务农村发展的跨校、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

  • 依托行业优势 坚持内涵发展——以防灾科技学院的教育实践为例

    防灾减灾人才培养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实现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保证。防灾科技学院始终把握目标定位特色,以培养防震减灾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特色吸引整合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加强教学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初步构建了防灾减灾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等有效措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过程中的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为高校更好地培养组织人才,传播和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指明方向。

  •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促进地方高校发展——以淮阴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为例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受到地方发展的一些限制和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紧随区域行业的特点,根据区域优势资源来推动特色学科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年轻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建设的发展。

  • 论科教融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专业课教学的视角

    举高校之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科教融合中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并在强化实验课教学中进行具体的实践。

  • 能源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在高校能源管理领域运用精益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转变校园能源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用能效率,实现校园能源、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合理化,有效地消除供用能管理过程中的浪费,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精益化管理方式和理念对高校能源管理和能源运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学习型”教师团队与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加强师德修养,加强教师的育人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高校“学习型”教师团队,形成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端正教书育人的态度,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 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现状评述

    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历程与发展路径正日益引发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近十年有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研究呈现出从具体到一般,从实践经验描述到理论体系构建的特点。研究内容从最初的问题描述、概念辨析,到现在围绕高校历史演变、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等扩展到高校发展的...

  •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产学研合作的成效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利益分配监督机制缺乏、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不平衡等。为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应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优势互补、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新机制。

  • 高校知识服务能力分析研究

    高校是知识服务的主战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责任,其知识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根据2002~2011年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吉林省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知识服务能力逐渐提升,高校布局也对知识服务能力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 资产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资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如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控制缺乏力度、预算考核不科学以及母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博弈现象等问题,需要优化机构设置,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力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高校资产公司的管理效率。

  • 和谐文化:高职院校发展的软实力

    和谐文化是高职院校软实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和文化基础。要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应着力从培育和谐的教育理念、弘扬和谐的学校精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和谐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文化。

  • 关于召开“科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积极践行同志“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重要思想,围绕以创新能力为中心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需求,探讨如何紧紧抓住科学研究与高校教学紧密融合这个高校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创新...

  • 校企股份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的成败,主要源于企业在利益上的得失和大小。面对校企合作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校企双方必须创新机制,建立新型的合作模式,用股份制合作的形式对企业的利益加以保障,从而增强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内动力。

  • 长、株、潭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准确评价长株潭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优化公共科技资源配置,改善高校科技管理,更好服务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长株潭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明确定位、完善平台、强化队伍、推进合作、优化环境等方面,促进长株潭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刘延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8月29日出席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启动仪式莳讲话。她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 朱邦芬:一流人才不是老师从课堂教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近日指出,“一流人才不是老师从课堂教出来的。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是要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好的环境,使优秀学生相对比较容易冒出来。”

  • 丁肇中: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原动力

    9月18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上,诺贝尔奖得主、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大会特邀报告《科学与发展》中指出,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同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立即产生市场效益的实用性技术,才能他经济持续发展。然而,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种观点目光短浅。

  • “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等教育——科教融合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崛起”课题即将启动

    2010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时提出“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2012年6月,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要求“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墒养紧密结合,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体现了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创新,是高校创新...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