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优化科研队伍结构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涂传诒

    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单一,缺少专职科研人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和科研项目费都不允许支付专职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和福利,使得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的聘任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鉴于此,涂传诒院士提出了“用科研经费列支工资津贴,以任...

  • 中国大学改革回顾与发展展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发生巨变的历史阶段,对此社会舆论评价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亲历者,我认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是:(1)大学教育整体发展是否符合国际现代大学发展历史的共同规律;(2)大学教育发展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3)对每所大学来讲,关键是是否找准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抓住...

  • 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华南理工大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以来,一直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成立“基因组科学创新班”。这种校所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将高校与研究机构紧密联系起...

  • “两校一所”共同培育“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如何准确把握协同创新内涵,由高校牵头形成平级协同,自下而上地建立扎实有效的协同创新体,实现明显的协同增效,是“2011计划”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 浅析协同创新中的高校职责

    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科技、教育自主创新的新思考。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组织模式创新,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具有重大意义。

  •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

    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应坚持“国家需求、区域特色”的基本定位,坚持“统筹部署、先行先试”的实施原则,探索“嵌入式”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模式,构建“人才学术特区”式协同创新机制等,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 加强农业院校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科研档案是反映科学研究活动过程的历史记录,是传承和发展科研事业的知识基础,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管理这一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农业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应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管理流程、管理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信息技术...

  •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高校国际化渠道构成及管理

    开放式创新模式使高校突破了资源渠道瓶颈,拓展了高校国际化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为高校内部进行机制变革创新了思路,提高了高校国际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与高校国际化发展有关联的外部实体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高校要与这些外部实体构建国际化渠道,认真分析这些外部国际化渠道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了解...

  • 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研究——基于提高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视角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科研成果评估中,都认可sci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地位,我国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用它来进行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汕头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SCI论文进行奖励,并在实践中不断对SCI论文奖励政策进行调整,充分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及相对影响因子大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促使学校的SCI收录论文数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 高校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新农村机制探索——以浙江丽水为例

    “三农”问题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保证。引入高校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新农村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促进高校自身实践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有助于繁荣农业文化。面对当前高校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新农村的机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探索高校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学生社团的主题活动...

  • 以法治思维推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在依法治国方略下,企业法律规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环境发生了变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是公司治理的基本方式。改变惯性思维,养成规则意识,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运用合法性思维和程序思维,遵循法律规范和既定程序与法定权限,积极行使权利,全面履行义务,担当社会责任,才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长久之计。

  • 后改制时期的高校科技产业管理探讨

    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高校和企业共生体,高校科技产业经历了多轮的规范和调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矛盾,需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

  • 校企联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高校应从重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着手,构建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与运行机制。

  • 构建开放型工程实训中心

    传统工程训练模式存在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等不足,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开放型教学体系的工程实训中心,将改变原来封闭、单一的教学运作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实训中心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 《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产学研合作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产学研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合作各方作为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求,但高校在实行这一政策时需要以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从而实现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

  •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当前,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大多与生产实际脱节,造成了毕业设计水平普遍偏低,也不利于毕业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巫需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产学研平台、师资队伍和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合理有序的毕业设计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 “卓越计划”与工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人才培养标准对工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起到了示范和标杆作用,只有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工程教育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建立全过程、全覆盖的就业指导体系,才能提升工科学生就业能力,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

  •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近年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迅猛。为了充分调动联盟成员的积极性,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断发展,有必要对联盟实施绩效评价,构建指标体系。Delphi法和AHP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两者结合所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有利于对联盟绩效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 创新资源整合、团队互动与协同创新绩效(上)

    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就要产生协同效应,提升协同创新的绩效,研究表明协同创新应该沿着资源整合和主体互动两个维度展开。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资源整合、团队互动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211个团队的问卷调查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可以直接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的绩效;另外,...

  •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模式

    大学科技园始建以来,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速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专业服务、整合流程、围绕项目、市场导向、引入风投、中试基地、标准检测、区域合作等主要模式。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也为我国大学科技圊促进...

  • 美国先进制造创新政策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制造业回归美国。制造业回归美国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在今后5~10年加速发展,由此动摇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压缩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空间,并增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制造业全球布局的变化;依靠创新,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 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加强师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范技能培训等,是培养创新师范人才的有效途径。

  • 论大学生专利意识教育创新

    在大学生专利意识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渠道窄、学习内容少、教育手段单一、激励措施不够、氛围营造不浓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专利知识缺乏、创新思路狭窄、研发动力不足、维权意识薄弱,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创新大学生专利意识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强...

  • 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战略 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高校是国家重要的创新主体,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水平比较滞后,难以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应推进高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夯实基础保障机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

  • 高校专利市场化工程研究

    我国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专利产出是衡量其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高校专利的市场化进程则直接体现了其专利产业化的程度,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高校专利在市场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体制、观念、法制等方面的不足,加快推进高校专利转化基地建设,强化政府引导与企业合作,促使高校...

  • 高校专利申请量及法律状态分析——以北京市“211工程”院校为例

    近些年,随着高校对专利工作的重视及投入,其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显现了失效率高、产业化严重不足、专利资产流失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研发和创新、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借助评估机构和中介机构将专利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是高校专利进入良性循环巫需解决的问题。

  • 产学研合作的定位与实现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科学定位的体现,也是拓展高职教育发展空间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成为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应划分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职能,政府要合理参与并引导其科学定位。应构建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评价和调控机制。

  • 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战略合作的现状与对策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实施战略合作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与郑州、新乡、芜湖等产业集聚区的合作,有效整合了职业院校与产业集聚区的资源,通过院校、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间的互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与院校积极互动的作用,适应市...

  • 彩色的路从这里延伸——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发展侧记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从校园中划出一部分土地出租给高科技企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硅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战略举措;2004年,科技部、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

  • 王家骐: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引擎

    近日,中科院院士、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家骐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要实现中国梦,将经济大国提升为经济强国,首先要将国家建设成一个全体国民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文化的创新型国家。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