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从战略高度认识互联网催生的高等教育深刻变革

    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EDX,很多世界一流大学也纷纷行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紧紧抓住机遇,于2013年5月正式加入EDX平台,并将于近期分别推出第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这标志着,在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并可能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中...

  • 陈吉宁:在线教育是一场大学功能的变革

    近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大会上指出,高等教育的革命是与大学功能的扩展相伴而生的,在线教育是一场大学功能的实现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革命,正在触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知识传授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必将引发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和调整。人才,特别是天才的遴选与培养方式和...

  • 让科学文化成为社会发展新航标——本刊记者对话郭传杰

    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对科学文化的重视却普遍不够,这是当前我国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近日在接...

  • 以科学文化新理念推进科学,文化和教育——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孟建伟教授

    谈到科学和文化,许多人会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不仅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而且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孟建伟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科学有其深刻的文化本性。但由于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科学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知识层面的和功利层面的形而下的部分,而忽...

  • 从科学到科学文化

    斯诺在1959年提出了著名的“两种文化”,也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在当时显得弱小,在两种文化之间也存在隔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人认为,现在科学文化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大行其道。实际上,面对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面对中国越发强势的官本位,面对中国扭曲和破碎的市场,科学文化不是过分,而是不足。当代中国,有待坚...

  • 实施“2011计划”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意见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服务湖北科学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五个湖北”的决策部署,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服务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湖北省政府于2012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了湖北省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注重培育 创新机制 着力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纪实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国家意志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2012年5月,在河南省政府主导下,以国家粮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协同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衣科院等单位,组建了“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同年9月,中心被认定为河...

  •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模式探析——以电子科技大学组建面向行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行业开展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特色型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过程中,探析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层圈结构概念模型,分析了中心组建要素和运行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创新方向、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投入等是促进同类中心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

  • 科研团队中女性成员优势浅析

    科技创新只有通过包含不同种类人才构成的协调一致的高效团队才能成功实现。团队认同往往会激发个体的潜力,提高团队的绩效。女性成员由于自身的特点,能丰富团队集体认同水平,在促进沟通、提高凝聚力和化解团队冲突及提升认同显著性等方面体现出优势,从而为提高团队效能做出一定的贡献。

  • 应用型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创新

    化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合肥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考虑到专业设置、实验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实验项目内容和成绩考核方式,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考虑到实...

  • 提升高校贵重精密仪器的使用效益与管理水平

    高校贵重精密仪器有实用性强、技术更新与仪器发展速度快、运行成本高的特点,呈高精密度、智能化趋势发展。但目前高校贵重精密仪器存在使用效率低、教学内容滞后于仪器发展速度、资源共享率不高、缺乏规范统一化管理以及缺乏社会应用实践等问题。因此,应合理购置贵重精密仪器,规范仪器的使用与管理,更新教学内容,构建贵重精密仪器社会服务...

  • 高校军工产品开发过程管理路径探析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有效利用高校优秀的科技资源,有必要对高校军工产品开发过程管理路径进行研究。可以通过确立军工产品开发过程基本理念、健全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体制机制、落实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主体责任、夯实军工产品开发过程质量体系、强化军工产品开发过程保密管理等路径,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国防科研体系,充分保障国防科研工...

  •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

    初涉教学岗位的高校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往往存在缺少自己的教学特点等问题。高校通过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对青年教师开展培训等手段,将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 特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特色教学资源是在基本教学资源基础上拓展的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服务于特殊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教学资源。特色教学资源具有需求性、针对性、规范性、实用性等特点,对深化教学改革、塑造学生健康品格等具有重要意义。

  • 地方高校学科平台建设探析

    学科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学科平台建设发展中存在数量少、层次低、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特色等问题。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联合地方高校、企业共同发展,以此促进自身学科平台的建设发展。

  • 绿色校园建设的困境及突破

    绿色校园建设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校园节能在观念、管理和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推广新技术,才能有效促进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

  • 浅谈工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普遍存在学生实践不足、动手能力差的现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本科生更为明显。对此,学校应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其动手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实践过程的质量。

  • “卓越计划”企业学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学习方案的制定、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东北石油大学与企业合作,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建立起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企业学习环节,保证了相关专业“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 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建设与运用——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科研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对科研人员做什么科研、怎样做科研起着“指挥棒”作用。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是个难题。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于科研管理中,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开启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摒弃文理不相通的理念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意见——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例

    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取消了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实行了所有毕业生全部面向人才市场的就业政策。随着高校扩招和新建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创业教育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 协同创新系统中各类主体的角色及定位

    从系统学视角来看,多种创新主体以及外界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尽相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明确创新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定位,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首要任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制度...

  •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协同的问题。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关键在于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和之间转移绩效,所以应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界面协调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走出协同困境提供方向和方法。

  • 基于TRM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体系的首要一点是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同时还要通过某种组织机制,引导协同创新体系内的各利益主体瞄准目标,形成合力进行谋划和运作,并要保证资源投入的共享,构建运行高效、权贵利一致的资源配置管理体系和一套独立的、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评价体系。技术路线图方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未来技术发展路径的预见结果,更重要是在其...

  • 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对高校产学研体系创新的启示

    完善合理的后续利用管理体系、动态可控的后续利用推进机制、有效服务后续利用的外部环境、形成世博科技的人文推广效应是上海世博会作为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取得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高校产学研体系创新的启示是:确立高校的系统化的产学研理念、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综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环境、发挥人才的创新优势。

  • 高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几点思考

    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新时期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军、民两大体系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研究,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以技术入股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在千细胞领域的科技成果是以技术出资组建公司方式实现转化的。研究所以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评价为支撑,凭借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对主营业务的专注、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迅速崛起。为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高校强化支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索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 全面提升资产质量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推进,高校资产公司已成为高校经营性资产安全增值的第一责任主体,正面临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上交的考量。但是,资产质量不高却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资产质量,加强监管,推动投资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国有经营性资产的安全增值,成为当前阶段摆在高校资产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