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4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创刊时间:1987
  • 国际刊号:2095-233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0
  • 国内刊号:10-1017/N
  • 邮发代号:82-84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战略研究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管理
  • 评价与发展
  • 科研育人
  • 产学研用
  • 知识产权
  • 转化与服务
  • 书评·广告
  • 对科教融合办学理念的再认识

    近年来,中国部分高校在寻求自身发展定位的过程中强调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是很有内涵的改革和发展取向,值得认真探讨。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中,一般把大学发展分为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两个时期。脱胎于修道院的中世纪大学只是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将研究和发现知识排斥在外。

  •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与模式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选择。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协同育人、利益分配、人事与考核激励、综合评价等六个主要方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科技英才班、研究生联合培养和联合共建学院等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典型模式。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实践中,一方面,不仅要遵循...

  • 科技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仅对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更好发挥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具有深远影响。深入分析科技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加快高校培养模式转变,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 一致性建构: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创新之举

    中国高等教育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和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双一流"建设就是党在新时期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打牢我国科学和人才基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科教融合的新形态下,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学术等理论指导,围绕预期学习成效—教学—测评的一致性建构的逻辑,从课程、院系和学校三...

  • “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构建“国合基地”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地方高校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学科提出了科研国际化的新要求,构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实现从"单纯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战略转变的一种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结合福建地方高校的具体实践模式,地方高校构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模式主要有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模式、技术援外推...

  • 教育哲学观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启示

    哲学教育作为高校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在科研工作中坚持批判精神,并进行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训练与养成。科研素质作为衡量和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表现,如何发挥哲学教育在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科研经费呈现出来源多元化、支出多样化和管理复杂化的特点。预算执行作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提高预算执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防止高校科研经费浪费,保证高校各项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析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公共服务

    科技公共服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平台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科技资源聚集共享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对加快科技创新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政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构建

    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要实现产学研之间有效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从组织管理、创新激励、风险控制、利益分配以及融资投入等方面构建起长效动态的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 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研究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必须建立高效、有力的保障机制。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应抓好政策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工作,以推动河南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稳步发展。

  • 地方高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创新创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实施符合地方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既可以许可学生运用其知识产权创业,也可以为学生获批知识产权创业创造条件。地方高校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这种转向,其内部各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协调与合作,加强与政府和产业的协作...

  •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引导高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加快技术创新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江苏产业教授制度案例研究

    科教融合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校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科教融合,基于校企合作的科教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省在此背景下推出的产业教授制度作为一种研究生培养新举措,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于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产学研融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层次、类别和规模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培养质量还不能很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只有找出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结合当前产学研融合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视角探讨如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产学研融合的有效途径。

  • 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现状及改革重点

    高校智库作为国家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发展中还存在质量不高、影响力不足、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创新高校智库管理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全面提高高校智库建设管理水平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 以应用研究为突破口 推进双师队伍建设——以无锡太湖学院的实践为例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赋予转型学校新的历史使命,地方学校的三大职能有了新的提升和拓展,其显著特点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应用性科研紧密结合,统一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此,学校实现转型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转型,使教师具备"双师双能"以及创新能力。太湖学院师资队...

  • 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农科为例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呼唤更多更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优化。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为突破口,以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学科为着力点,根据我国新型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创新农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培养目标和培养类型,促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布局更加科学、层次更加合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

  •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立足地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时展赋予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责任。然而,受长期以来的办学观念、传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准、形式主义、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从人才目标确立、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和运营保障等方面突破这一困境,开创办学与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 现代学徒制下“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性和社会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要模式之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现要遵守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运行规律,以培养有员工感的学生为目标,让学生尽早在职业行为状态下感觉和理解自己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 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智慧后勤”建设为例

    高校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可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打造新型智慧服务平台,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水平,更好服务于人才培养。

  •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麻省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两所著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对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德国关键能力理念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之一,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教育制度密不可分。关键能力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被引入到德国高等教育中,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借鉴德国关键能力教育理念,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协同创新能够有效实现高校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是整合科研资源、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结合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特点,构建三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从理论和方法论上为高校科研项目提供评判依据。

  • 科技成果转化中隐性知识的管理与绩效评价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知识管理具有本质上的联系性,其中隐性知识转化与管理对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隐性知识的管理运用,对构建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浅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及股权奖励模式

    完善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企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股权奖励机制,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高校成果转化效率。目前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还存在认知水平、人员素质、利益平衡等方面的问题,运用"先投后奖并划转""先转后奖再投"和"转投并进"的奖励模式,有利于高校在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过程中对科研人员实...

  • 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基于科研人员和转化企业角度

    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研究人员和转化企业调研表明,科研人员收益水平低、成果针对性差、协作水平低以及约束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应从管理机制构建、改革奖励体系、完善服务市场以及扩大成果扶持范围四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

  • 地方师院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路径——基于周口师范学院校地合作项目实践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成为地方师院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效果,关键是在确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推广"实践共同体",采用适当的推广形式,完善相应的制度与经费配套。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优化产学研合作路径探析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高校发挥创新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仍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环节薄弱、信息沟通和对接机制不畅、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从促进协同创新、加...

  • 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培养计划的改变,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式下,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一个新的就业方向。如今,创业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一个大趋势,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兴趣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和把握能力的培养。

  • 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信息素养可以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是大学生自主获取资源和自我发展的主要技能。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效率,在特定路径上对其创业能力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针对性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充分掌握信息知识,提升信息技能,构建积极正确的信息伦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