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0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90
  • 国际刊号:1004-132X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68
  • 国内刊号:42-1294/TH
  • 邮发代号:38-10
  • 全年订价:¥ 984.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机械基础工程
  • 智能制造
  • 工程前沿
  • 核动力插接管道焊缝机器人自动检测系统

    结合课题设计要求,建立了以远程实时控制为核心的焊缝检测系统.采用分段几何法解决关节规划逆运动学的求解问题,避开了Jacobian矩阵及其伪逆的计算,也避免了D-H矩阵变换法随手臂冗余度的增加表现为解的多重性或不存在性的不足.结果表明,各关节的运动学逆解唯一,计算简单,运算量小,便于实时控制.

  • 陶瓷铣刀干切削高强度钢的T-(v,fz)关系及磨损机理

    应用复合Si3N4陶瓷铣刀对某牌号高强度钢进行了干铣削试验.分别研究了切削速度和单齿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刀具的主要磨破损形式,通过能谱分析研究了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为118~186m/min的试验条件下,陶瓷铣刀的最高耐用度为55min;前刀面上月牙洼磨损严重并导致切削刃的微小崩刃;前后刀面的磨损区均增加了大...

  • 《机械设计手册》第3版

  • 基于真空泵的正负压连续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提出基于真空泵构造正负压连续控制系统,并结合运用真空技术和气动伺服控制技术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真空泵的正负压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高齿弧齿锥齿轮的承载啮合仿真和动态性能试验

    研究了高齿弧齿锥齿轮和普通弧齿锥齿轮的加载接触过程,对比了二者在载荷作用下的齿面载荷分布、齿面加载接触印痕和承载传动误差,计算了齿根弯曲应力.在台架试验台上测定了高齿弧齿锥齿轮和普通弧齿锥齿轮的噪声和振动量,实验证明高齿弧齿锥齿轮齿面载荷分布合理,弯曲应力较小,具有较低的噪声和较好的动态特性.

  • 不锈钢电化学机械镜面加工电解液研究

    在分析研究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机理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不锈钢镜面板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功能设计目标,对悬浮电解液的系统功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电解液循环系统、主盐及添加剂、磨料等因素对效率、质量、成本、环保及自动化程度的影响关系.经过实验研究,开发出了综合性能较优的GD3型悬浮电解液.

  • 绝热剪切型锯齿形切屑第一变形区变形和温度的计算

    根据对具有绝热剪切带的锯齿形切屑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切屑显微测量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两种回火硬度的30CrNi3MoV高强度钢在正交切削过程中形成的锯齿形切屑内第一变形区的变形和温度,并讨论了切削速度和回火硬度对它们的影响.

  • 橡胶金属环静刚度特性研究

    将径向受压的橡胶金属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得出其静刚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初始受压的橡胶金属环的静刚度;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并指出这两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成形板料表面的接触分形几何模型研究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以描述板料与模具的接触问题.利用接触式轮廓仪对板料粗糙表面进行测量和分析,论证了成形板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可以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测量尺度而变的"固有"参数.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和接触力学理论,建立了板料与模具接触的接触面积与变形关系模型.

  • 基于模块化和延迟生产的供应链建模与优化

    通过改善Ricardo模型,在供应链层次上建立四种供应链结构模型,利用各节点的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指标来衡量其性能.同时基于模糊偏好关系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由此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的求解利用Matlab中的遗传优化工具箱(GAOT),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最后基于优化结果,分析了四种供应链结构的牛鞭效应.

  •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制造执行系统的建模

    采用UML技术,提出了一种开放式、模块化、分布式、可配置、可集成和可维护的基于多Agent的制造执行系统(MES)模型.分析了制造系统中的制造执行系统域,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MES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MES的功能实现,最后给出了正在实施的MES系统框架.该MES系统能够容易地与企业资源计划(ERP)、车间控制系统(FCS)及其他制造系统相集成.

  • 基于多Agent的虚拟企业调度研究与实现

    针对虚拟企业制造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运用多Agent技术实现生产调度系统的反应性和智能性,构建了虚拟企业生产调度系统体系结构;通过Agent能力匹配来实现任务分解;采用基于合同网的协商和多属性决策来解决虚拟企业调度问题中的任务分配和协作,利用集成的优化算法来自动处理调度优化问题,并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开发.

  • 基于随机有限元的接触问题可靠性形状优化设计

    针对含接触的结构可靠性形状优化设计问题,在简要介绍结构可靠性形状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重点推导并给出了接触问题的随机有限元的灵敏度全解析分析的表达式,包括可靠度指标的灵敏度分析、接触条件的灵敏度分析及相应的边界支配方程、结构响应量的灵敏度分析等.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 第九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

  • 基于Web的零件库数据描述规范与建库技术的研究

    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零件库数据描述规范与建库技术,提出了基于数据字典的零件信息网络表示和共享技术、基于特征的零件精确几何表达模型、网络数据驱动的参数化设计技术,以及基于Web的零件特征模型可视化解决方案.给出了基于Web零件库系统的具体应用模式,实现了企业内和企业间的零件库信息共享.

  • 飞机整体框类结构件铣削加工的模拟研究

    针对航空整体结构件铣削加工变形的复杂制造问题,建立了三维铣削加工有限元模型.深入研究了材料模型、残余应力施加、动态切削载荷、材料去除等铣削加工模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详细论述了铣削加工模拟过程.应用该模型对某框类结构件进行了不同铣削顺序的加工模拟,通过零件变形模拟值与实验加工所得零件变形值的比较,证明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实现对...

  • 动态Job-Shop调度问题的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

    提出了基于序列号的、独特的混合编码与级联编码相结合的遗传编码构造方法,给出了序列海明距离的定义和具体的计算方法,并引入到自适应遗传算法中.实例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提高了全局求解能力,在解决动态Job-Shop调度问题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对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7个测度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调查,分别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213份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因果...

  • 大规模定制产品多级神经网络成本估算方法研究

    研究了快速准确估算大规模定制产品成本的新方法,分析了大规模定制环境下产品的BOM结构及产品成本驱动关键特征,提出了提取大规模定制产品成本驱动关键特征的数学模型.对产品成本评估和神经网络理论进行了研究,描述了驱动要素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大规模定制产品多级神经网络估算成本的模型,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 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状态空间法

    以状态空间为纽带,将机械传动的原理运动方案与结构方案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的集成.在原理运动方案求解时通过扩大功能需求描述,引入相应的优化技术,实现了分解级数的自动确定,有效地界定了原理方案的解空间,避免了解的组合爆炸和众多无意义解的生成;由传递函数确定的结构集合的卡氏积运算实现结构的多方案设计,为相关设计提供...

  • 纸基蜂窝零件数控加工装夹系统中填料方法的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摩擦吸附原理的装夹定位方法.介绍了装夹定位方法以及填料装置设计、填料高度控制等内容.以某型号飞机方向舵蜂窝零件为例,研究了安全填料高度的计算方法.实践表明,采用该装夹定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蜂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 轴孔装配主动柔顺中心设置方法研究

    在柔顺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概念;针对具体的装配状态进行几何和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设置策略及主动柔顺中心区域.研究结果为机器人装配操作主动柔顺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研究

    介绍了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研究的意义;论述了秦氏模型的原理及其三个重要的概念--功能赋予、测试融合和积木式拼搭;设计了以框架协议集成开发系统为核心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讨论了该开发系统的动态演化.

  • 汽车前轮电子转向系统

    介绍了一种汽车转向的最新技术--前轮电子转向系统,并对其理论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方向盘回正力矩的建模,模拟生成了为驾驶员提供路感的方向盘回正力矩;利用所提出的前轮转向控制算法,可以使汽车具有不变的转向特性,通过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反馈控制,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

  • 轿车后桥的随动转向分析

    通过不同工况时车辆对转向特性要求的分析,指出车辆的转向特性应该随着车速及方向盘转向角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当车速降低或方向盘转向角急速增大时,转向应该具有减小不足转向或增大过度转向的趋势;反之转向特性应具有减小过度转向或增加不足转向的趋势.通过对东风-雪铁龙系列轿车后桥随动转向技术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 车辆纵向运动跟车间距控制的研究

    采用一种可以实施混合学习算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结构,对车辆纵向运动跟车间距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ANFIS结构的跟车间距控制器,通过仿真对ANFIS结构控制器中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运用ANFIS结构进行跟车间距控制是可行的,控制器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