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6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
  • 创刊时间:1960
  • 国际刊号:0578-175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1
  • 国内刊号:11-1328/S
  • 邮发代号:2-138
  • 全年订价:¥ 128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
  • 植物保护
  • 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
  • 园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畜牧·兽医·资源昆虫
  • 研究简报
  • 原、异位保存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为了明确我国异位保存的普通野生稻是否能够代表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完整性,利用SSR(简单序列重复)方法对江西省东乡县庵家山和水桃树2个普通野生稻居群的原、异位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庵家山居群原、异位保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000和0.3555,异位保存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只有原位保存群体的71.1%,并且异位保存材料在聚...

  • 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200个F2:3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北京(正常生长环境)、昆明(自然低温胁迫)、公主岭(冷水胁迫)、韩国春川(正常生长环境和冷水胁迫)等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进行了水稻秆长、穗长、穗粒数和穗抽出度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异地鉴定,并利用SSR标记进行了上述农艺性状的QTL分析.检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环境下检测到与上述农艺性状相关的QTL...

  • 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籽粒硬度是最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是市场分级和定价的重要依据.随着硬度测试方法的日趋完善,其分子遗传基础的研究逐步加快.硬度主要受位于5D染色体短臂上一个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Pina和Pinb是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基础.PINA蛋白的缺失或编码PINB蛋白的基因突变均造成小麦胚乳质地变硬.中国目前该项研究较少,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为建立技术简便、成本低廉的二系杂交小麦种子生产体系,选育适应范围广泛的温敏不育系,利用发明专利技术(ZL00105488.0)选育的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与恢复系Silverstar的F2和BC1F1分离群体及可育条件下的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与非1B/1R类型K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314的F2代及BC1F1代分离群体的育性反应,对小麦温...

  • 转Bcl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对转Bcl,Rip基因小麦的T1、T2和T3代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其遗传行为做了探讨与分析。T1代检测结果表明,选择标记基因nptⅡ的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功能基因Rip的分离比2.62:1,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功能基因Bcl,的分离比为4.5O:1,偏离了孟德尔遗传规律。T1代植株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基因Bc...

  • 海岛棉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F1和F2代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9个海岛棉亲本及其20个F1组合(5×4)2个皮棉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3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的F1和F2代5个纤维性状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具有负向群体超高亲优势.F1和F2纤维强度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细度具有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但优势都较低;皮棉...

  •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抽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抽穗期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TCB和NAP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 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Fm) 、PSⅡ潜在活性(Fv/Fo)、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 均呈下降趋势;而且TCB对以...

  • 关于启动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弄实行双盲审稿制的启事

  • 氮肥基追比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机制,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对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其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基础研究表明,氮肥基追比7∶1∶2处理与5∶1∶4处理相比,花后7~28 d籽粒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低,成熟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高,剑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含量低,籽粒蔗糖合成酶(SS...

  •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 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全株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总能量的...

  • 花后干旱和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2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干旱和渍水均降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水分逆境下增施氮肥可以...

  •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潜力评价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

  •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反应初析

    从云南高原粳稻区采集分离36份白叶枯病菌株,在包括初步选定的7个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鉴别品种(毫糯扬、TN1、黄玉、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在内的29个水稻品种上测定致病型,进一步明确了这7个鉴别品种的有效性.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具有交叉互作反应,菌株与品种之间存在质的特异性互作关系;利用这套鉴别品种可将36个菌株划分为9个致病型,其...

  •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9的SSR标记

    选取小麦感叶锈病亲本Thatcher、6个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及TcLr19与Thatcher杂交F2代为材料,开展了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从13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亲本及TcLr19×Thatcher 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引物Xgwm44,并获得了1个与小麦抗叶锈基因Lr1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gwm44139bp,此标记位点与Lr19...

  • 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

  • 关于“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栏目征稿启事

  • 天敌对烟粉虱捕食作用的SCAR标记检测

    以烟粉虱和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烟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检验该引物的种、虫态及性别特异性,并利用该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对棉田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长度为347 bp的烟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841800),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烟粉虱...

  • 灰葡萄孢诱变菌株毒素的除草活性研究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 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 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 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

  • 滇型杂交粳稻及其亲本稻米铁、锌元素含量的分析

    分析了208份滇型(滇1型)杂交粳稻(杂交稻及其恢复系和保持系)稻米的铁、锌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铁、锌含量的变幅很大,糙米、精米的铁含量分别为14.49~38.06 mg·kg-1和5.50~27.81 mg·kg-1;锌含量分别为11.64~42.39 mg·kg-1和10.95~36.74 mg·kg-1.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是精米的2.11倍和1.23倍.糙米和精米中锌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

  • 冬小麦水氮配合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的确定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的效应,以期确定出其水氮配合的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氮肥早施比晚施好,低量氮肥比高量氮好.而且不同施氮处理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水氮配合条件下,氮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 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运用根构型不同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比较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间作作物的生物量、氮磷含量都显著好于单作.玉米与浅根型大豆品种巴西10号间作,间作优势大于与深根型大豆品种本地2号.说明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间作系统的氮磷养分竞争比率...

  •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4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最好的...

  • 长期施肥对黄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手捡法和Cobb过筛法,对陕西黄土区6种长期施肥,即对照组(不施肥,CK)、撂荒(不施肥、不耕种,用ABAND.表示)、施氮磷钾(NPK)、施氮磷钾+秸秆(SNPK)、施氮磷钾+有机肥(MNPK)和施1.5倍(氮磷钾+有机肥)(1.5MNPK)与农田土壤动物群落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两年4次共采集72个定点土壤样品,获农田土壤动物标本5 495只,隶属6门11...

  • 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

  • 短时低温胁迫对甜椒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系统的影响

    通过测定荧光参数、膜脂脂肪酸组成、活性氧及相关清除酶活性,研究了短时低温(4 oC)胁迫对冷敏感甜椒叶片光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6 h低温弱光(100 μmol·m-2·s-1)胁迫结束时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35.6%,氧化态的P700下降约60%,而暗中低温处理对二者没有影响.低温弱光胁迫对膜脂脂肪酸组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均比暗中低温胁...

  •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

  • 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障碍及吸水促萌技术研究

    为克服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障碍,采用过氧化氢结合吸水促萌技术处理了6个无籽西瓜品种.种子用0.1%过氧化氢、水、水加气浸泡2 h,并在饱和相对湿度下保持24 h、34 h和48 h后回干,3种处理都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能力,发芽率分别提高了38%~56%,过氧化氢浸种结合34 h和48 h培养为最佳处理组合.吸水促萌提高了所有参试品种的萌发能力,提...

  • 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香味组分及其变化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绿熟期、商熟期及完熟期等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新世纪杏果实香味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新世纪杏的香味共68种,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酮类、内酯类、酯类和酸类,但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香味组分及含量差异很大.绿熟期检出香味成分35种,含量较多的有(E)-2-己烯醛、芳樟醇、α-萜品醇、(E)-2-己烯-1-醇...

  • 爱格丽白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爱格丽白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检出32个峰,鉴定出21种香气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9.58%.主要含有正戊醇、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醇、(+)-羟基丁二酸二乙酯、4-羟基-苯乙醇、2-羟基-3-甲基-丁酸二乙酯、3-甲硫基丙醇、5-氧化四氢呋喃-2-甲酸乙酯、5-乙基二氢化-2(3H)-呋喃酮和酒石酸二乙酯.与对照白玉霓白葡...

  • 建设农业科技品牌书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