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农业气象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6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0-636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1
  • 国内刊号:11-1999/S
  • 邮发代号:82-126
  • 全年订价:¥ 1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农业生态环境
  • 农业气象概念方法
  • 农业气象情报
  • 广告·书评
  • 竺可桢与中国农业气象学——纪念竺可桢120周年诞辰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与地理学的奠基人,也是我的母校——浙江大学的老校长。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竺可桢先生,我的人生道路和学术方向都得益于竺校长的指引。

  • 关于积温一词及其度量单位科学性问题的讨论

    积温是农业气象及相关学科常用的一个基本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其科学意义和度量单位的认识很不一致。本文回顾了积温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评述了积温概念在科学性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有关修正和改进工作,特别是英国学者J.L.Monteith应用热时理论对于积温本质做出的科学阐述。通过对文摘数据库CAB中1990-2008年10月发表的科技文献检索结果的...

  • 近50年来河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分析

    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利用河北省(含北京和天津)17个站点1957-2006年逐日降水、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50a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7-2006年河北省暴雨日数、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都在减少,而且干燥事件的频率在增加,但其线性增加趋势...

  • 1961-2007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R5d的变化规律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利用1961-2007年三峡库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近47a来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最大连续5d降水(R5d)的变化规律,通过评估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对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模拟能力,筛选出5个模拟较好的模式(GFDL-CM2.1、INM-CM3.0、IPSL-CM4、MIROC3-H和NCAR-PCM1)进行组合,并考虑...

  • CLIGEN在华北地区生成降水的效能评估

    为了检验天气发生器CLIGEN在华北地区生成降水的有效性,应用该区15个气象站1951-2008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和CLIGEN生成的150a日气象数据,对CLIGEN再现该区降水的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LIGEN很好地再现了年和日降水量的均值和降水日数,但对降水极值的模拟精度不高,年和日最大降水量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大于均值的平均相对偏差。非参数检验的结...

  • 辽宁地区近50年无霜期时空演变特征

    结合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利用近50a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对无霜期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平均无霜期初日以2.2d/10a的速率提前(P〈0.01),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以1.9d/10a和3.9d/10a的速率延后和增多(P〈0.01),终日在1975年前后发生突变。辽...

  • 近48年来遵义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具有区域性特征。利用遵义市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和累积距平法,研究了遵义市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48a来遵义市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存在季节和地域差异,增温主要表现在2月和11月(P〈0.05),而7、8月的气温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

  •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综述

    简要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种植布局、农业成本的影响几个方面。并通过分析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的方面和研究发展的方向。

  • 毛乌素沙地麻黄的蒸散耗水特征和水分供求关系

    麻黄是毛乌苏沙地重要的药用植物,对麻黄蒸散量以及水分供求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其蒸散耗水以及水分生理生态的特征。本研究于2004年生长季(4月20日-9月20日),利用由涡度相关技术测算得到的麻黄蒸散通量数据,并结合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同步观测得到的麻黄冠层微气象参数,分析了毛乌素沙地麻黄蒸散耗水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

  • 栾城地区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与计算*

    2005年7月19日-2006年9月30日,在河北栾城对太阳辐射包括光合有效辐射QPAR、可见光辐射QVIS、总辐射Q等气象参数开展了4次综合观测,初步得到了QPAR、QVIS等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小时累计之比QPAR/Q、QVIS/Q、QPAR/QVIS相对稳定,其平均值分别为1.94mol·MJ^-1、0.39、4.95mol·MJ^-1,同时它们均表现出明显的日、逐日、季节变化特征,并受到水汽、气...

  • 东北玉米生长模型中土壤水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东北玉米生长模型评估干旱的能力,并使之更好的在区域尺度上应用,以吉林省为例,对该模型的土壤水分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对榆树(半湿润)和白城(半干旱)两个站点典型干旱年份(2000、2001年)和雨水较丰年份及平年(1998、2002年)的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土壤含水量对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作物系数最敏感,整个根...

  • 冬季日光温室北墙内表面热流分析

    为了摸清日光温室墙体内表面上辐射、对流传热分量和向墙体内部的传导热分量的日变化情况,以及墙体内部传导传热热流状况,以指导温室生产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温措施,采用墙体内及表面空气多点多日连续温度监测,用传热学中平板表面对流换热和物体内部热传导传热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日光温室北墙表面热量收支和墙体热量流动状况。结果表明,墙体内40...

  •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模拟

    基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植被和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植被生长期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植被叶面...

  • 晋北半干旱区免耕对玉米光合和蒸腾特性的影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覆盖免耕、留茬免耕和传统翻耕三种耕作方式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免耕可降低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覆盖免耕玉米地土壤温度的降低幅度较大,而留茬免耕地则较小;免耕对土壤温度的降低作用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而减弱。免耕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尤其...

  • 酸雨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糖代谢动态的影响

    为了探索酸雨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糖代谢动态的影响,试验采用蒸馏水浸泡大豆种子,再以pH2.5、4.5模拟酸雨(AR)处理大豆种子,考察不同强度AR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可溶性糖、还原性糖、蔗糖、淀粉及α、β-淀粉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天AR组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第2天明显降低,随后稳定降低;AR胁迫下的第1天-第4天,还原糖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第3天-...

  • 秸秆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的影响

    2009年4-11月,在山西寿阳旱地农业试验区对覆盖量为1500、3000、4500、6000kg/hm^2 4个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和不覆盖处理的春玉米试验小区进行田间定位观测,采用自动记录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和自计温度测定仪实时观测了不同秸秆覆盖处理的玉米全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结合生育期土壤蒸发的动态观测,研究了农田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热动态的影...

  • 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采用冠层分析系统对不同株型水稻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了观测,测得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和水面反射PAR,计算求得冠层反射率、水面反射率、水稻冠层吸收的PAR(APAR)和PAR吸收系数(FAPAR),并研究了它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稻冠层中FAPAR与LAI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方程的估算精度达88.48%,可用于大尺度的全球变化研...

  •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2008年在南疆阿克苏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9.0、13.5、18、22.5、27.0万株/hm^2)棉田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等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密度范围内,棉花的株高在55~75cm,并且随密度增加株高降低;而茎粗、株宽、叶宽、果枝数等也有类似趋势。花期和吐...

  •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是制定灌溉计划的重要依据,了解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地面气象站资料,根据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生育前、中、后期各站蒸降差均为正值,表明全生育期水分亏缺;...

  • 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的影响

    利用淮北地区宿州站1994-2007年14a的夏大豆生长发育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C值逼近法和决定系数(R^2)最大化法拟合夏大豆的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夏大豆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生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鼓粒期的主导影...

  • 应用三种模型对浙江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模拟与比较

    运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模型以及综合模型,计算浙江省植被NPP,并与国际生物学计划(IBP)推荐值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最适用于浙江省的一种植被NPP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三种模型模拟的植被NPP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站点的经纬度、DEM及其衍生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浙江省植被NPP进行空间插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1)综合模...

  • 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研究进展

    农业气候区划是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应用。本文着重从农业气候区划指标选取方法、农业气候区划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不同区划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花粉量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为了探究以花粉量为主要因子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构建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在传统的气象产量预测统计模型中,引入花粉量因子,可以提高产量预测的准确性;基于花粉量监测技术的限制,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更适用于同一生长季内单一作物,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的产量预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同一生长...

  • 鄱阳湖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根据鄱阳湖流域4个子流域1982-199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4个水文站的径流数据,采用年代际差异变化、相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鄱阳湖4个子流域NDVI和径流关系进行研究,并从年内、年际两个角度研究各子流域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鄱阳湖流域各子流域多年平均NDVI的年内变化趋势一致,年平均NDVI总体上都呈增加...

  • 基于GIS的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利用MODIS数据的分裂窗算法,获取了浙江省各地2008年一整年的地表温度数据,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的关系以及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在空间分布的高度异质性,一方面是由区域内海拔高度差异较大造成的,另一方面与下...

  • 地形闭塞的山坡下部冬季气温特征分析

    根据龙海站过去50a(1959-2009年)的低温历史资料分析,并没有达到荔枝树遭受冻害的标准,但1991/1992年度、1999/2000年度冬季位于该站西南偏南11km的双第华侨农场的荔枝树却遭受了较严重的冻害。为探寻冻害产生的真正原因,本文利用2008/2009年冬季在龙海气象站和龙海市境内的双第华侨农场自动站(位于地形闭塞的山坡地下部)观测的气温资料进行...

  • 茶园地面覆盖的保温防冻作用

    以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两种厚度的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和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在最冷月份(2009年1月)连续观测覆盖层表面及其对应的地面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研究地表覆盖的保温作用和对茶树的防冻效果。结果表明,逐日最低温度与太阳辐射日总量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其中覆盖物表面最低温度与太阳辐射的相关系数大于覆盖下地表面。观测期间深草...

  • 植物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综述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范围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内含物质和光合作用等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并从光、水分、温度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植物抗寒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最后就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给出了建议。

  • 近800年唐山地区干旱灾害研究

    对历史文献记载的公元1164-2000年唐山地区干旱灾害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的旱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分析期旱灾共发生127次,平均每6.6a发生1次。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特大旱灾发生次数分别占旱灾发生总数的45.7%、25.2%、17.3%、11.8%。从时间段来看唐山旱灾发生频数呈现极少、多、少、极多的特点(对应时间段分别为...

  • 石羊河流域玉米红蜘蛛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为掌握气象条件影响玉米红蜘蛛生消的变化规律,减轻红蜘蛛对玉米的危害,用石羊河流域1991-2007年红蜘蛛发生实况资料分析了当地玉米红蜘蛛发生、发展、危害农作物关键时段的气象条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危害高峰期出现时间与秋季平均气温升高有关,秋季平均气温每年以0.2℃的速率升高,超过红蜘蛛适宜生长温度的日数增加,红蜘蛛危害玉米高峰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