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差异比较

秦俭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马均 中国水稻科学 2014年第05期

摘要:以18个杂交籼稻组合为材料,在2种氮肥条件下测定了其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指标,并按单穗重量对18个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显示,18个组合可分为大穗型(A 类)、中等偏大穗型(B 类)、中等偏小穗型(C 类)和小穗型(D 类)四类。施氮使单穗重增加,但2种氮肥条件下各组合的从属类别保持不变。随着穗型变大,水稻产量逐渐增加,两种氮肥水平下大穗型组合产量均最高。大穗型组合物质积累总量上优势明显。亏氮条件下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较高,丰氮条件下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均衡。茎鞘物质转运与水稻穗型和氮肥条件均有关,施氮可以有效促进 A、B 类水稻茎鞘物质输出。两种氮肥条件下偏大穗型(A、B 类)水稻较偏小穗型(C、D类)水稻在 N 积累总量上优势更大,B 类组合总吸氮量最大,但其 N 素利用能力较差;A 类组合花前花后 N 素积累比例适宜,花后营养器官 N 素输出能力强,因而 N 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产谷效率均最高。

关键词:杂交籼稻穗型干物质氮素吸收利用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四川温江61113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期刊

¥220.00

关注 23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