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氮、磷循环过程及调控对策

张绪良 谷东起 丰爱平 隋玉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年第05期

摘要:在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N、P元素主要来源于通过河流输入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田地表径流、灌溉余水和海水养殖池养殖废水,通过潮上带、潮间带湿地最终被输送到潮下带近海湿地,引起潮下带近海湿地水体N、P含量的不断升高,2000年通过河流输入到莱州湾南岸的N总量为46 271.1 t,P总量为2 092.1 t。潮上带、潮间带自然湿地的底质、土壤和植物对N、P元素有显著的吸收、净化作用。以2000年为例,若不考虑自然湿地的吸收、净化作用,仅靠水体交换、扩散稀释,输送到潮下带近海湿地的N、P在海水中的含量为6.74 mg·L6^-1、0.299 mg·L6^-1,而当年潮下带近海湿地水体N、P含量实测值分别为0.086 mg·L6^-1、0.029 mg·L6^-1,计算值分别是实测值的78.4倍、10.3倍;说明自然湿地对输入的N、P有明显的吸收净化效应。为降低莱州湾南岸潮下带近海湿地海水中的N、P含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减小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N、P输入通量,对自然湿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人工湿地、提高湿地的环境净化功能等调控措施。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氮磷吸收湿地调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 青岛26607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266061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 青岛26607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