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94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671-399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050021
  • 国内刊号:13-1315/S
  • 邮发代号:82-973
  • 全年订价:¥ 624.00
  • 发行地区:河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生态学
  • 生态经济学
  • 模拟土柱条件下黑土中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

    为明确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动态特征,利用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了3倍常规施肥量条件下不同肥料处理(尿素、硫铵)黑土的矿质氮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的氮素养分迁移转化特征有明显差异。对照处理(不施肥)土柱内各层次间NH4^+-N和NO3^--N含量差异不明显;施用尿素或硫铵后,表层0-50mm土层的NH4^+-N和NO3^--N含量比不施肥对照分别...

  •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及碳储量

    为了研究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实验站进行了25年不同施肥方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单施氮肥与单施有机肥外,其他施肥方式均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与对照及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配施化肥均提高了0~20cm及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对各土层土壤...

  •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以在陕西关中土垫旱耕人为土区进行的连续6年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及施氮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为覆草〉垄沟〉常规〉节水,其中覆草模式影响达显著水平。增施氮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经过12季玉米-...

  •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良沃化的先锋作物,高粱根...

  • 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为揭示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通过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3~5年、15~20年、25~30年的黄棕壤0~5cm和5~20cm土层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吸附量-解吸量曲线分别与Langmuir方程(R^2为0.8728~0.8436)、二次函数方程拟合良好(R^2为0.9545~0.9970);随蔬菜种植年限延长,...

  • 紫云英还田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为在翻耕条件下合理施用紫云英,保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定位试验研究了15000kg·hm^-2、22500kg·hm^-2、30000kg·hm^-2紫云英还田和22500kg·hm^-2紫云英还田减施化肥(施肥时扣除紫云英中氮、磷、钾)及紫云英不还田5个处理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度、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生育期内,不同处理好气性细菌数量呈前期均迅速上升、中期均...

  • 有机肥施用模式对蔬菜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在广州市蔬菜集约化种植区连续进行了6茬菜心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模式[施无机肥(CK)、无机肥配施国产生物有机肥(BM)、无机肥配施腐殖酸(HA)、无机肥配合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BSP)、无机肥配施腐殖酸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HA+BSP)、无机肥配施水沤腐熟鸡粪并淋施复合芽孢杆菌剂(CM+BSP)、无机肥配施复合芽孢杆菌剂堆沤腐熟鸡粪(BS...

  • 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为了解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烟草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区耕层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壤颗粒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黏粒、砂粒...

  •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基于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的体积粒径分布数据,通过分形理论重点探讨绿洲农田这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变异状况,并根据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变化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洲范围内农田土壤分维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值介于2.11~2.27之间,总体偏低;土壤粒径分布分维值与小于50μm粒径土壤...

  • 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大豆秸秆的腐解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0d的分解,玉米和大豆秸秆残留率在33.7%~61.1%之间,秸秆还田分解趋势为:土埋处理〉露天处理,土埋玉米秸秆〉土埋大豆秸秆,露天条件下大豆和玉米秸秆分解速率一致。从细胞结构上看,玉米秸秆随着还田时间的延长,基本组织和维管束遭到破坏,...

  • 小麦蚕豆间作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

    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及4种施氮水平(0、90kg·hm^-2、180kg·hm^-2和270kg·hm^-2)对小麦植株体内氮含量、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及氮素养分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增加了小麦地上部植株的氮含量,与单作相比,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同施氮处理间作小麦植株的氮含量平均比单作提高20.0%、21.9%、21.4%和17.1%;抽穗期和...

  • 基于SPAD-502与GreenSeeker的冬小麦氮营养诊断研究

    用GreenSeeker和SPAD-502测定了不同氮素处理的冬小麦冠层NDVI与叶片SPAD值,分析了它们与叶片全氮、叶绿素含量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抽穗期SPAD值和NDVI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抽穗期和返青期外,SPAD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在其余各生育期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NDVI值与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乳...

  • 不同供磷水平下澳洲坚果幼苗排根发生及其磷素利用

    水培试验测试了澳洲坚果幼苗在6个供磷水平下排根的产生及对磷素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随供磷量的升高(0.2~3.2mol·L^-1),澳洲坚果幼苗排根产生量、植株干重和排根占根系干重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供磷量由0.2mol·L^-1升至1.6mol·L^-1,非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升高趋势,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与非排根相反,排根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比非排根高72.86...

  • 不同水分和施氮量对催吐萝芙木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在西双版纳干季,田间试验探讨了水分胁迫下施氮量[不施氮、低量施氮(1.25g·株^-1)、高量施氮g·株-1)]对两年生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生长和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催吐萝芙木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但LRWC仍在85%以上,属于低度水分胁迫,其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比叶面积、茎重比以及株高、基径...

  • 不同肥料用量和配比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为探索西瓜的适宜施肥量和养分配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和配比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氮磷钾处理的西瓜产量、Vc含量分别增加0.77%、17.18%,还原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减少12.56%、27.94%;N、P2O5、K2O养分总量相同、比例不同的3个处理间相比,减氮磷增钾处理的西瓜产量、Vc含量、还原...

  • 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利用两间玻璃室不同的夜间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夜温升高对双季早稻的生物产量没有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晚稻生物产量。早稻穗分化前夜温升高可增加物质积累量,而穗分化后则减少物质积累量;夜温升高减少晚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间的物质积累,而增加其他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夜温升高...

  • 移动通讯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农民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要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以解决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2004起,河北省沧州市农业信息中心与中国移动沧州分公司合作,利用手机、农村信息机等移动终端开展农业信息服务,通过短信、话音、数据传输等方式,满足农产品产供销、

  • 新乡地区冬小麦缺水量适宜估算模式研究

    作物缺水量是确定灌溉需水量和制定灌溉制度的基础依据。利用新乡地区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2005~2006年、2006~2007年)田间试验资料建立了冬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需水量估算模型和土壤入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乡地区51年(1951~2001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土壤水分平衡法,综合考虑作物蒸散、降水和灌溉等因素,模拟冬小麦各...

  • 荒漠绿洲区交替灌溉小麦/玉米间作水分利用特征研究

    大田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间作田小麦、玉米带交替供水对作物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供水水平下,交替灌溉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的棵间蒸发量比传统灌水处理减少44.0mm,总耗水量增加15.4mm,产量和WUE分别提高13.92%和9.21%,说明交替灌溉是提高间作产量和WUE的可行措施之一。交替灌溉条件下,小麦/玉米间作全...

  • 高产小麦几个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解高产小麦在"稳叶控株增穗"栽培途径下产量及有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寻找该途径的优势及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本文用SPSS软件对47块采用该途径、单产在7243~10610kg·hm^-2范围内麦田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籽粒最大容积、穗颈维管束数、群体维管束数7个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产量三因素中只有粒重与产...

  •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

  • 桑树叶片光合诱导对光强转换的响应

    在温室条件下,以桑树品种"蒙古桑"幼苗为试验材料,应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光强转换过程中桑树叶片的光合诱导响应。结果表明:光强由黑暗或低光转换到高光时,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需要10min的光诱导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其中1~2min之内的光诱导较快(快相诱导),8~10min诱导较慢(慢相诱导)。当光强由黑暗转到高光时,光量子转...

  • 植被叶片光谱及红边特征与叶片生化组分关系的分析

    以LOPEX’93数据集为基础,利用最新的叶片光学模型——PROSPECT5模型模拟了不同生化组分(叶肉结构参数、等效水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干物质)含量叶片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光谱,并在此基础上提取植被红边特征,系统分析光谱和叶片生化组分的关系,建立光谱特征与叶片生化组分的关系模型,为生化组分反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可...

  • 温度和光照对3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以民勤荒漠区典型一年生植物盐生草、碟果虫实和五星蒿为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对其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探索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3种一年生植物在播种后1~4d开始萌发,萌发持续时间为2~12d。根据3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光照下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持续时间和萌发率,最佳萌发温度盐生草为连续光照条件下15℃,萌发率为96....

  •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豫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农田边界的植物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植物丰富度指数依次为灌草丛〉水渠边〉稀疏林地〉路旁〉果园边际〉作物边界带,灌草丛物种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作物边界带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植物均匀度指数依次为稀疏林地〉灌草丛=水渠边〉路旁〉作物边界带...

  • 三江平原稻田能量通量研究

    基于三江平原稻田2005~2007年5~10月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区稻田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能量分配特征以及能量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三江平原稻田净辐射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感热通量日变化在水稻发育进入成熟期后才较明显,而土壤热通量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内日变化特征都不明显。稻田净辐射季节变化特征显著,6...

  • 高硫气田SO_2排放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对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别进行土壤和水稻取样,研究了高硫气田SO2排放对水稻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气田SO2排放导致水稻籽粒和叶片中硫含量升高,显著降低水稻籽粒的千粒重,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污染区水稻产量较清洁区降低16.6%~28.2%;硫被水稻营养器官吸收后,累积在生殖器官内,显著降低稻米品质,与清洁区相比,污染区稻米蛋白质...

  • 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有机酸的动态变化

    采用添加pH指示剂溴甲酚紫的琼脂糖凝胶平板技术,检测了铝胁迫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和根尖细胞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铝胁迫下,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在处理第1h、3h、6h无明显变化;而对照处理第1h时水稻幼苗根尖表面颜色已发生明显变化,呈浅橙色,处理第3~6h幼苗根尖表面变为橙红色。表明在正常条件(pH4.4)下水稻幼苗根尖表面pH有碱化趋势,铝胁迫...

  •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

  • 成熟期水稻砷污染胁迫光谱诊断空间模型研究

    以分别表征不同生理特征的NDVI等12种高光谱指数为基础,结合成熟期水稻叶片实测砷含量,利用相关分析法提取PSNDa(R=-0.89)、DSWI(R=-0.79)、SIPI(R=0.91)作为单级光谱诊断参数,并以此为因子组成砷污染胁迫光谱参数诊断空间(PSNDa-DSWI、PSNDa-SIPI、DSWI-SIPI),其中以表征叶绿素和细胞结构的PSNDa-SIPI组合空间的诊断效果最佳。利用主成...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