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调控研究

李晓欣 马洪斌 胡春胜 张桂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定位试验,应用土钻取土和土壤溶液取样器取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变化,计算了不同氮肥处理通过根系吸收层的硝态氮淋失通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生长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和淋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同氮肥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增加了作物的收获氮量,施磷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可达123 kg.hm-2.a-1,施钾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为31 kg.hm-2.a-1。不同灌溉水平下0-400 cm土体累积硝态氮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制灌溉(小麦季不灌水,玉米季灌溉1水)、非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2-3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4-5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各处理剖面累积硝态氮量分别为1 698 kg.hm-2、1 148 kg.hm-2和961 kg.hm-2。与非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在10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层次,2003-2005年间控制灌溉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3%;非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2%;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47%。免耕措施降低了作物产量,影响土壤水的运移,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根据作物所需降低氮素投入(N 200 kg.hm-2.a-1),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溉量是减少华北山前平原地区硝态氮淋失,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硝态氮累积氮淋失水量平衡施肥灌溉措施

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0500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 石家庄05002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