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用AMMI双标图分析糜子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李辛村 张恩和 董孔军 何继红 杨天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第04期

摘要:为准确评价基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对糜子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对品种分辨力的影响,采用AMMI模型结合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Dg(e)对第8轮(2006—2008年)国家糜子(粳性)品种区域试验的6个品种和9个试点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交互效应(G×E)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环境效应占总变异的52.85%,G×E交互效应占6.26%,基因型效应占2.76%。交互效应中IPCA1、IPCA2、IPCA3解释了92.58%基因与环境互作信息。试验也表明不同糜子品种在各试点的稳定性及不同试点对糜子品种的分辨力差异较大。6个参试品种中,"榆糜3号"(CK)、"伊8414-1-2-1"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甘9109-6-1-1-2"、"固01-391"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甘9133-1-3-4-1"稳产性好,但产量较低;"固02-25"产量低且稳定性差。在9个试点中,陕西府谷、宁夏同心、陕西榆林、内蒙赤峰4个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强,宁夏固原、宁夏盐池、甘肃会宁、山西五寨、内蒙鄂尔多斯5个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较弱。

关键词:糜子基因型区域试验产量稳定性品种适应性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兰州73007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