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

武均 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Yeboah Stephen 岳丹 高小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第03期

摘要:以连续进行12年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豌豆一小麦双序列轮作系统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0.25mm团聚体为优势团聚体,且i〉0.25mm团聚体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其他粒径团聚体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并无明显规律。较之T处理,TS、NT、NTS处理均可提升≥0.25mm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NTS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TS、NT、NTS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T处理,其中TS、NTS处理显著高于T处理,NTS处理高于TS处理;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减小。较之T处理,NT、TS、NTS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NTS处理的含量最高;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同时,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加。2-5mm和O.25~2mm和≥5mm团聚体含量与相应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0.25~2mm和≥5mm团聚体含量与相应级别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T处理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按其大小排序均为(〈0.25mm)〉(≥5mm)〉(0.25~2mm)〉(2~5mm),其他3种耕作措施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在各土层中的排序各有不同,并无明显规律。

关键词:旱作农田耕作措施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730070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州730070 加纳作物研究所 库马西378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