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94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671-3990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050021
  • 国内刊号:13-1315/S
  • 邮发代号:82-973
  • 全年订价:¥ 624.00
  • 发行地区:河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生态学
  • 生态经济学
  • 短期增温及减少降雨对杉木人工林土壤DOM的数量及其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本文选取我国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进行短期增温以及减少50%降雨试验,利用光谱技术研究增温及减少降雨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和结构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T)、增温(W,土壤温度增高5℃)、减少降雨(P,自然降雨量减少50%)、增温与减少降雨交互作用(WP)4种处理。结果表明:1)增温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数量,使DOM的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指...

  •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 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甲烷(CH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稻田是CH4的重要排放源,减少稻田CH4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掌握稻田CH4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4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

  • 氯甲基吡啶对滴灌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为明确外来植物生理生态学性状及其与其强入侵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野外原位气体交换参数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菊科入侵植物豚草、三裂叶豚草与其共生本地植物紫菀光合特性和叶片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豚草、三裂叶豚草、紫菀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均高于800μmol·m?2·s?1,且两种入侵植物的LSP显著高于紫菀,表观量子效率(AQY)则显著低于紫菀;3种植物...

  • 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景观连接度及其网络构建

    植被作为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能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因此,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河岸缓冲带植被为对象,采用遥感解译、景观连接度指标、斑块重要性评价和廊道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3年、2009年和2015年研究区的植被景观连接度和斑块重要值变化,并构建河岸缓冲带植被廊道网络,以期...

  •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功能和保护对策

    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景观均质化导致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降低,致使生物多样性相关野生资源保护、自然授粉、害虫调节、水土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综述。分别探讨了农业景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授粉服务、调节服务、水土涵养等多方...

  • 江西省耕地轮作休耕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战略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为促进江西省及其他条件相近的地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制定相关政策,以便给实施轮作休耕试点提供参考,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江西省耕地轮作休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 氮肥后移促进受渍夏玉米根系形态恢复和提高花后光合性能

    江淮地区受梅雨影响,玉米苗期易发生渍害,如何通过合理运筹氮肥达到减灾效果值得研究。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氮肥全部基施(N1)、基肥70%+拔节肥30%(N2)、基肥50%+拔节肥50%(N3)和基肥30%+拔节肥50%+大喇叭口肥20%(N4)]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根系形态和花后光合性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苗期受渍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理...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冬小麦氮磷肥料效应模型研究

  • 秸秆还田与旋耕对川中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机播质量的影响

    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紫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的瘠薄、黏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的播种条件、播种质量,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麦秸还田与旋耕对川中丘区紫色黏土物理性状及机播夏玉米播种...

  • 冬小麦光合特性对CO2 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响应机制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对环境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量化光合特征,可从生理机制方面揭示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自身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在4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的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M)、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M)、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RHMM)、指数模型(EM)和指数改进模型(M...

  • 高温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白菜品质指标的影响,以‘华王’为试材,于2015年10月—2016年5月进行分批播种试验,设置昼温/夜温为32℃/22℃、35℃/25℃、38℃/28℃共3个梯度,持续处理时间分别为3d、6d、9d、12d,以25℃/18℃为对照(CK)。各处理结束2d后测定小白菜外观形态、SPAD值、单株干鲜重和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的含量,建立小白菜卷叶...

  •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地区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通过计算粮食耕地盈亏量、粮食耕地超载指数和补偿系数,建立了耕地生态补偿模型,通过量化县域耕地生态补偿,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耕地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环京津耕地“生态供给”与“生态消费”存在典型的“空间异位”现象,其中耕地“生态消费”主要集中于环京津南部地区,而耕地...

  • 2000—2013 年衡阳市土地利用格局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利用到区域生态保护决策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制图。本研究对衡阳市多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采用当量因子法估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由土地利用格局转变而引起的价值损益;并在ArcGIS10.0软件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高低聚类及重心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衡阳市ESV的时空变化进行制图模拟,以期为衡阳市的生态保...

  • 农产品水足迹评价研究进展

    水足迹是消费者或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使用水资源量的衡量指标,并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或区域虚拟水贸易分析研究。本文从全球、国家或地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对农产品水足迹评价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近十几年来,农产品水足迹研究从2008年以前的全球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分析评价为主,转向2009年以后国家或地区空间尺度的农产品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

  • 为什么“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执行?——南平养猪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养猪户付费行为研究

    在养殖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污染者及时交纳污染处理费既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要求,也是第三方治理持续运转的关键。但实践中存在养猪户不及时交纳污染治理费的现象,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7个村117个养猪户的第三方治理费用支付行为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支付行为的关键因素,并探讨“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农村难以...

  • 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评价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2014年中央提出的农业发展“三个导向”要求,本文构建了由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信息服务、产业管理“四大组织”构成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评价模型,以河南省18个市为基本单元,对服务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进入Ⅰ、Ⅱ类地区的只有3个...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