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吴丽萍; 陈洪松; 连晋姣; 付智勇; 王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年第10期

摘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是确定植被生态系统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制定植被恢复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和广西地区25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逐日资料,计算了各站点的ET0,在此基础上采用GIS的克里金插值、Spearman秩次相关法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51年来广西各站点多年平均ET0为1138mm?a?1;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非喀斯特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区年ET0累积距平曲线均呈“N”型分布;20世纪70年代最高,90年代最低,21世纪以来年ET0有所回升,但仍低于51年平均值。此外,喀斯特地区ET0年际变化小于非喀斯特地区。日照时数、风速和平均温度是影响非喀斯特地区年ET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而相对湿度则通过与其他气象因子的相互作用间接对喀斯特地区年ET0的变化产生较大影响。在季节尺度上,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在各季节都是ET0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与ET0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在喀斯特地区冬、春两季对ET0的间接作用系数为负,在非喀斯特地区并未发现这一现象。了解不同地区ET0的变化趋势是植被生态需水定额计算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喀斯特地区非喀斯特地区气象因素通径分析

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