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牟中海 马力宁 马达德 廖锐 徐良威 中国石油勘探 2014年第06期

摘要: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岩性油藏沉积微相胶结作用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司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期刊

¥700.00

关注 24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