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幕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分析

刘自勤 李小磊 薛文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2012年第22期

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剪影脑血管造影(DSA)及MRI成像分析幕上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特点。方法对30例MRI确诊的急性幕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及MRI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狭窄≥50%)10例,颈内动脉(ICA)末端狭窄或闭塞(狭窄≥50%)5例,大脑前动脉(ACA)A1段狭窄(狭窄≥50%)3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狭窄≥70%)3例,烟雾病2例,仅发现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例,未发现可分辨的责任狭窄6例(SWI显示基底节区或皮质下微出血灶者4例,SWI显示正常者2例);SWI发现基底节区或皮质下微出血灶者10例。结论幕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前循环大血管狭窄者占有相当比例,单纯穿支小血管本身病变者比例较小。故对于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者,不要仅认为是穿支本身病变,需进一步评估大血管,筛查出可以进一步干预特别是内科治疗无效的血管内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幕上腔隙性脑梗死大血管狭窄穿支小血管

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天宏焦化公司职工医院 平顶山467021 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 平顶山467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统计源期刊

¥408.00

关注 45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