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裘丽红 李武艳 李晓娜 张保华 苏建 杨静 杨燃 曹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zDM)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因素,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进而探讨GHb、hs—CRP、SUA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TzDM合并急性ICVD患者142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将一般情况及相关检查指标行χ2检验或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123例(86.62%),其中不稳定斑块82例(57.72%),稳定斑块41例(28.87%),无斑块组19例(13.38%);不稳定斑块组性别、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患者比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年龄、高血压史、卒中史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GLU、GHb、hs—CRP、SU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Hb、hs—CRP、SUA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T2DM合并急性ICVD患者中,GHb、hsCRP、SUA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发现GHb、hs—CRP、SUA控制不良的患者,弱化致动脉硬化因素,减缓斑块不稳定化进程,对T2DM合并急性IcVD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单位: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开封475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统计源期刊

¥408.00

关注 45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