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抗痉挛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超声肌肉结构参数的对比

施唯 徐冰 毕磊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2015年第21期

摘要:目的观察抗痉挛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结构参数(MAP)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愿意接受口服抗痉挛药物治疗和抗痉挛体位摆放、痉挛肌肉牵伸训练以及拮抗肌主动收缩训练等方法治疗的患者21例。在抗痉挛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进行MAS评定,并在肌张力变化的过程中,动态观察MAP参数的变化,测量肌肉羽状角度(pennation angle,PA)、肌纤维厚度(muscular thickness,MT)和肌纤维长度(fascicle length,FL)。结果所有患者经抗痉挛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MAS评分逐渐下降,PA出现下降趋势,FL出现上升趋势。MAS评分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A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L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T指标出现下降趋势,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FL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肉结构参数(MAP)的变化规律可作为脑卒中患者抗痉挛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指标,且各参数的敏感度由于MAS量表。

关键词:肌肉结构参数脑卒中痉挛超声

单位: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超声影像科 襄阳441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统计源期刊

¥340.00

关注 45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