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凸侧短段肋骨切除术后肋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周春光 宋跃明 龚全 李涛 曾建成 孔清泉 刘浩 刘立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凸侧短段肋骨切除术及常规胸廓成形术后肋骨再生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单纯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Lenke l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随访资料完整,根据采用的胸廓成形术分为常规胸廓成形术组(A组14例)和凸侧短段肋骨切除术组(B组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弯Cobb角、柔韧度、术前剃刀背高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6个月及1、2年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采用Philips等提出的肋骨再生分级标准对患者肋骨再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2个月。两组主弯Cobb角及剃刀背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且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各时间点,两组主弯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剃刀背高度B组显著大于A组(P 〈 0.05)。术后各时间点B组肋骨再生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A组中80.0%的肋骨尚处于再生4级以下(不包括4级),而B组中96.3%的肋骨处于再生4级及以上;术后2年,A组仅52.0%的肋骨再生处于6级及以上,而B组中96.3%的肋骨再生处于6级及以上。 结论凸侧短段肋骨切除术后肋骨再生情况优于常规胸廓成形术。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廓成形术肋骨切除术肋骨再生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61004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460.00

关注 29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