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洞穴水系氢氧同位素监测对重建古气候样品选择的指示意义

刘子琦; 李红春; 熊康宁; 袁道先; 盈斌; 徐晓梅; 李俊云 中国岩溶 2008年第02期

摘要:在贵州省中西部地区采集了地表水、织金洞和石将军洞不同年份和季节的洞穴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地表水的δDv-SMOW和δDv-—SMOW平均值分别为-56,15±2.46‰和-7.96±0.33‰,而织金洞1月、4月、9月的水样δDv-SMOW和δDv-sM0w平均值分别是-53.25‰和-7.96‰,-59.25‰和-8.24‰,-56.89‰和-8.21‰,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织金洞大部分洞穴滴水的8D和8”o值都比较接近地表降水的同位素年平均值,这说明大气降水在不同季节进入洞穴时已经受到充分混合,它们代表的是年均大气降水同位素加权平均值;而另一些滴水点(如寿星宫),由于其地表汇水面积小,洞厅顶部的包气带很薄,降雨能很快渗入而使其滴水能敏感地反映出季节性降雨的同位素组成。由此认为,在重建古气候时对石笋的选用切忌盲目,选择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洞穴水系稳定同位素组成调查。

关键词:洞穴水系氢氧同位素季节分辨率贵州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台湾7010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贵州贵阳550001;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地球系统科学系; 美国尔湾92697—31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岩溶

北大期刊

¥228.00

关注 1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