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SD大鼠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建立

卢勇; 孟庆才; 方锐; 邓迎杰; 张凯; 艾力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9年第46期

摘要:背景:临床工作中发现,同时忠有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建立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疾病模型模拟临床中绝经妇女病变的基本特征,将为临床中更好的防治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提供帮助。目的:尝试建立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细胞病理学观察,于2008—08/2009-01在新疆医科大学科研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完成。材料:40只4月龄雌性SD大鼠,体质量(210+10)g,以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症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方法: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先行背部两侧腰椎旁1.5cm处纵行切口入腹,切除双侧卵巢,结扎卵巢动脉制作骨质疏松症模型。1个月后依次切开左膝关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纵向切开关节囊,在直视下切断前交叉韧带,摘除半月板,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制作骨性关节炎模型,置于温暖环境,抗生素皮下注射3d,并驱赶1个月。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症组分别按照上述方法制作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待大鼠6月龄时,取左膝股骨髁关节软骨做光镜、电镜观察,取左侧股骨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3组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变薄、退变,骨质疏松症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骨小梁稀疏,排列紊乱,骨小梁及骨皮质松解。骨性关节炎组及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切线层大部分缺失,移形层受损严重,细胞肥大,大量簇集,大量毛细血管侵入软骨下骨及钙化层,甚至突破潮线;骨质疏松症组可见关节软骨切线层变薄,并出现双重潮线。骨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组关节内髁部软骨细胞异形性增多,表�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期刊

¥1180.00

关注 26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