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德育工作四题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

  • 论傅雷的德育观

    《傅雷家书》中体现的傅雷德育观集中于他对德育地位、目的、任务、原则以及方式的主张。他认为,“做人第一”,德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培养自己”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才,“以便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德育的任务应包括:进行人生观和马列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良道德传统教育、道德行为习惯训练、...

  • 全球和宇宙背景中的道德教育:两种哲学范式(二)

    二、基于人的经验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杜威范式 对杜威(1859—1952)来说,所有的哲学归根到底都是教育的哲学。我要试图阐述的这种教育,是使人进入一种更加现实的完满状态中的教育。这意味着,人必须在与他人以及世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自我,这种相互作用便是一种有用的、有意义的经历。事实上,个人只能通过置身于有关人与事的...

  • “学会关心”:一种新的教育范式

    20世纪90年代,当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社会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正在超过人的社会异化所造成的危险时,少数教育专家开始对“学会关心”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应运而生。创建“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异化问题的解决。

  • 德育评价: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传统的德育评价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目标等方面都趋向于单一和封闭。随着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德育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广泛实施,封闭性的评价方式必须向开放性的评价转变。为此,要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 论大学的道德教育责任

    社会主义高校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枢纽。强化大学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德育》2006年全新改版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德育理论刊物。2006年全新改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任主编。办刊宗旨是:融汇道德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引领德育方向;聚焦现实问题,拓开德育视野,活化理论风格;服务德育决策,服务德育研究,服务德育实践。

  •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增强意识、培育品格、提高能力等方面。

  • 环境塑造道德——访大丰市教育局长李晓明

    2006年3月27日,《中国德育》副主编杨一鸣博士就学校德育工作采访了江苏省大丰市教育局李晓明局长。

  • 谈“广义世界观”

    从2004年夏天以来,我连续接受青岛一中(我少年时的母校)和山东高密一中学生记者的采访。两次信访、两次面谈,多是探讨世界观和科学无神论问题,青年学生关心这个问题,令我感到高兴。这篇访谈是在此基础上整理成文的。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活动信息

    第二届现代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金芳博士赴欧洲参加国际教育大会;宣传落实“八荣八耻”,“明德讲堂”走进校园。

  • 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时代价值。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基于社会发展状况、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现状、青少年荣辱观养成规律提出的。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 实施孝道教育的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总是在一进大门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也不会爱别人、爱祖国。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也能为日后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

  • 探索生命意义,发现生命之美——南京市小学生生命意识调查及其启示

    对南京市1068名在校小学生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式进行的生命意识问卷调查显示,小学生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初步认识,但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对生命价值有所感知与体验,但层次较浅;学习是小学生生活的中心与主导活动;小学生对生活趣味的感知与体验不足,缺乏自觉意识,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开展小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应当构...

  •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解析

    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总体状况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但是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元化,也给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突出表现为法制观念不强、“哥们”意气较量、对现实的态度偏于消极等。为此,必须加强法制、国情和理想信念教育;冷静分析问题行为成因,充实婚恋、诚信和勤俭教育;关注心理...

  • 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的探索

    实施“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的目的是给学生们提供自我实践、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平台,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创业志向,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业者。其形式是通过成立“红领巾创业园”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懂得创业意识就是生存意识,创业能力就是生存能力,培养了创新、...

  • 年级管理中的集成式与柔性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用集成式管理理论和柔性化管理理论,可以实现年级管理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构建大学德育的同伴教育模式——以杭州师范学院开展同伴教育的个案为例

    学校德育需要研究,开辟。行动研究。栏目的初衷是想让更多关注学校德育研究的读者有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情感的平台。德育研究应当是一种扎根在孩子和教师生活中的教育行动,应当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希望更多读者到这个属于我们大家的园地里来讨论德育研究应持的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方法追求,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分享做研究的心灵历程。

  • 读者来信

    近日,从《中国教育报》上发现贵社创办了《中国德育》,感觉很好。因为当今学校、社会都太需要“德”了。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学生的品行主流和整体素质培养,只寻求把学生德育转化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质地感很强的事。我在学校是搞德育工作的,也想研究德育。希望能给我寄样刊一本,也许我及我所...

  • 从“爬山模式”到建构“课堂道德生态系统”

    一、“群体互动-自主建构”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以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作为一个教学基本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各个学生的学习基本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但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学习收获可因人而异,在具体学科课堂上大家都要学习该学科的内容,而课内和课外不再有明显区分。

  • 列强侵凌文化荡然下的奋发求真——钱穆先生求重建中国历史文化自信的豪杰精神

    现代文明呈现出的巨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生活的面貌,人们熟悉的那个“教育”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开设“师道与人生”栏目,意图推出一百位老师,几十年为师从教生涯,无数人从他们身上走过,他们用信念、激情和智慧历练出一颗鲜活而高贵的教育灵魂。他们的事迹经过岁月冲刷,一直在感动着我们,像流星划过,共同演绎着一条百年中国教...

  • 平等与信任

    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反思的定向性的自我理解,这种精神诉求常常反映在他们的教育日记中。教师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流水帐”,更是对“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的自我检视。本期推荐的是新疆和田地区二中周保华老师、上海市嘉定区桃李园实验学校过芸老师的日记。透过这些文字,教师正在成为行走着的“思想者”。

  • 抓住教育的瞬间

    新生中有一个男生,入校考试在全班三十九人中排第三十二,两周后的摸底考试是第三十名,在年级三百二十名学生中排二百五十名以下。平时几乎从不说话,上课从不举手,个子瘦瘦小小的,让人几乎忘了他的存在,属于典型的“灰色儿童”——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事生非。刚开学事务繁忙,我也没注意过他。一次语文课上他出人意料地答出了一道相当有...

  • 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意思是,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这是对待错误过失的基本态度。任何人都免不了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和过失,如何对待错误和过失,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孔子说“过则勿惮改”,是从人不可能没有过错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出发提出的思想,这是一种现实的理性的态度。

  • 谈心的技巧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如果教师在和学生谈心时忽略了某些细节,与学生的沟通便会产生障碍。因此,教师应掌握一些谈心的技巧,使谈心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 增进基层学校党组织书记情感效能的策略

    (一)以情感人,发挥情感的熏陶效能 所谓情感熏陶,就是指书记通过触发教职工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其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心理。要触发教职工的情感体验,就要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书记一定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听群众呼声,又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稳人心、暧人心的事情。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诚...

  • 俄罗斯德育与学校课程建设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天赋。社会和学校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德育、美育等传统教育范畴也进行了新的界定,而德育始终是被关注的核心。

  • “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纪实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从“八五”中期开始,1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北京、山东、江苏、黑龙江、四川、成都、湖北、河南等地建立实验基地,包括352所小学、225所中学,10所高师院校,有近60万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

  • “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为推进奥运背景下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交流借鉴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国际经验,探讨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北京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奥运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诚信教育”、“青少年学生的奉献精神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 当代中国德育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福建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德育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于2006年5月20日在北京十月大厦拉开帷幕。教育部有关司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福建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有关领导,国内有影响的一批德育专家...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