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培育荣辱感与寻求道德开关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

  • 模仿、想象和重新评价:道德情感的教育

    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所有观察者都会对情感作用做出新的正确的评价。尽管如此,“将情感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维度”仍是一个带有几分禁忌的话题。为证实这一点,我们提出通常未被认可、但明确适应于情感教育的三种干预方式。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实际上也很常见。与道德行为相比,规则情感或许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更...

  • 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规限与养成

    任何不囿于工具理性概念的教育都很关注个体的道德之维。情感的生长是个体道德形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历来受到中西方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由于哲学上对情感的解释不能达成一致,情感与情感教育的边界不很清晰。文学与艺术代表着人类的感性能力,它们在道德情感的养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小学生道德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小学生道德学习包括道德需要、价值分析、自我选择、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五个环节。教师必须整体把握五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小学生道德潜能出发,为其提供道德实践机会,帮助其提高价值分析水平,引导其自主选择、自主反思和自主评价。

  • 漫谈青少年网络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现代生活的“社会病”,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探讨和掌握正确的脱瘾方法,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机制,有助于学校和家庭对染上网瘾的青少年开展有效的矫治。

  • 恽代英青年修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恽代英同志认为,青年要提高自身修养,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加强每我修养、善于“自助助人”、培养“群众生活的修养”、坚持身体力行。恽代英同志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青年修养的宝贵经验对于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论公民正义感的培养

    公民正义感的缺失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伦理现象和社会问题。加强对公民正义感的培养,有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我国当前社会正义感缺失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道德主体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正义感只有在正义行为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高度体现,公民正义感的培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 《中国德育》2007年征订启事

  • “社会服务学习”与道德自我认同

    “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经验学习。“社会服务学习”集中体现在对道德自我认同的影响上。参与“社会服务学习”是学生道德同一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影响的道德学习机会。

  • 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思想状况调查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品德状况较好。他们对社会有积极的认知,已感受到社会对所在群体——流动人口的关心,回报社会和亲人的愿望强烈;对受教育的重要性有乒确认识,迫切希望通过受教育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但是,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也存在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状态不良等值得关注的现象。

  •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为了更好地揭示家庭教育规律,建设家庭教育学的科学体系,指导家庭教育实践,探讨家庭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需要注意发挥父母双方的主导作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视中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环境支持系统的作用。

  • 《中国德育》2007年选题范围

    2007年将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取得进步的思想指针。《中国德育》2007年将集中讨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德育品质提升”这一中心话题,选题范围如下:

  • 培养中小学生“孝与自立”的实验研究

    通过培养中小学生“孝与自立”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中小学校帮助家长建设良好亲子关系的教育模式,即“学校指导帮助下,以家长为主导,寓于实践活动中的亲子双主体互动”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探索

    家长的教育观念决定家长的教育态度,制约着亲子关系,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探索,取得可喜成效,探索出了帮助中小学生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的措施和机制。

  • 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德行塑造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培养着眼,从德行塑造入手才可能具有实效性。培养大学生德性,塑造大学生德行要想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效果,需要将学科知识教学还原为文化教育,营造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有序的校园活动,注重大学生德性形成的经验性学习。

  • 高职院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

    从校园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层面看,学生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点高职院校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传统管理模式和以往的中专教育理念造成了学生民主观念、权利意识的缺位,使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受到某些伤害时缺乏痛痒感,也就根本谈不上自我保护和自觉维权了。民不告,官不究,所以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有意无意出现的侵权行为...

  • 生态体验教育:感动心灵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投入的人力不可谓不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恢复道德教育的真实性和本身的魅力。为此,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在学生素质教育、学生干部培养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结合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 原生态:儿童生长的智慧选择——从圣诞节到六一儿童节的反思

    教育的智慧选择应当是回到儿童的生活。我们受英国小学过圣诞节的启示,改造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方式,推出了校园吉尼斯擂台赛、跳蚤市场、美食一条街等创意性活动。

  • 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探索

    基础教育承担着为儿童一生奠基的重任。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和文化将影响儿童的一生。有文化、有品味的学校,培养、造就有文化、有品味的教师;有文化、有品味的教师,熏陶、塑造有文化、高素质的学生。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我们将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和文化;什么样的教育和文化才能使孩子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

  • 体验活动中的幼儿德育探索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栏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

  • 《中国德育》2006年合订本征订

  • 提高中学政治课德育实效的探索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德育实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 新课程期待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一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组织细胞,是学生成长的文化、制度和心智环境。健康的班集体能够建构高质量的集体精神生活。为进一步推广现代班级经营理念,帮助广大教师提高班级建设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刊特约请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胡麟祥同志就“现代班集体建设”主题开辟专栏。

  • 做好新班级的开学工作

    开学伊始,在一个新的班级里,学生、老师相互都不了解,相互都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越短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如何做好新班级的管理工作,缩短适应过程,使新班级很快走上正轨,是班主任首要考虑的事情。

  • “明德讲堂”诚招合作伙伴

    “明德讲堂”是《中国德育》杂志的品牌栏目,自2005年10月推出以来,已先后邀请著名学者十余人举办讲座,受到了各界好评。我们希望“明德讲堂”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 雪花飞舞的夜晚

  • 每个孩子都需要赞美

    五(6)班的H、L几个学生可是全校闻名,我还没接这个班的课就耳闻了他们不少“故事”。为能“镇住”他们,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节课他们都要让我格外费心,但我总算平安无事。

  • 宽容的力量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该我上第一堂课。我脚还没跨出办公室的门,迎面冲过来一个人,差点撞到我身上。我定睛一看,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还没等我问话,他已大声喊起来:“李老师,王钰(化名)哭了,因为她的一元钱没了。”丢一元钱,在成人的眼里不足为道,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却非同小可。在学生眼里可能没有一千元的概念,却知道一...

  • 小的就是好的

    学校德育需要研究,开辟“行动研究”栏目的初衷是想让更多关注学校德育研究的读者有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情感的平台。德育研究应当是一种扎根在孩子和教师生活中的教育行动,应当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希望更多读者到这个属于我们大家的园地里来讨论德育研究应持的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方法追求,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分享做研究的心灵历程。

  • 道德箴言

    一个人之有意义,不是在于他遗留一些什么东西,而是在于他有所作为和享受,而又促使他人有所作为和享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