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赏识不是一种方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赏识教育诞生在古都南京。而今,赏识教育已经从南京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甚至影响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但在赏识教育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误区。很多人会觉得开始赏识的时候还有用,过一段时间就没效果了。其实,赏识教育的理念并没有错,只是我们错误地将赏识仅仅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将赏识当作一种方法,其典型表现就是将赏识...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刚刚召开了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

  • 公民教育: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选择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既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教育诉求,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选择。东西方进入文明的不同路径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特殊性预制了中国公民教育的特殊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基本要素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对中国公民教育提出了要求...

  • 公民身份与公民人格——和谐社会的身份基础与教育诉求

    公民身份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身份基础,是和谐社会社会成员的基本身份。公民教育作为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发展公民人格、实现优良公共生活的必要政治制度安排。国家和社会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国家应该通过开放公共生活、扩大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等方式,发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人格。

  • 公民资格理论辨析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市场经济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多元分化,如何在多元分化的现实基础上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的社会,已经成为我国能否拥有一个美好未来的关键。从公民资格的理论视角出发,制度的正义安排与合法有效运作是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基础,而日常生活层面的公共礼仪的培育和政治生活层面的公民美德的塑造是和谐社会得以建构的两块基石,也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主要...

  • 文化认同:道德教育的道德责任

    道德教育始终包含两个层面的目标,即国家意志和生活伦理。国家意志使道德教育由于自身的伦理性和文化性而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发生特别的关联,为守护民族国家的道德信仰和丈化独立承担责任,通过文化认同传递和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理性和民族意识。道德教育是一个文化、历史的存在,必须置身于特定社会历史进程中。道德教育不能陷于个体伦理或生活世界...

  • 和谐校园背景下公民教育的实践指向

    和谐校园是人际和谐、管理民主、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学校。和谐校园中的学生将体验到健康、正义、友爱、民主的校园生活,并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公民教育需要提升学生的公民教养水准,培育其公民意识,培养其公民政治素养,提升其公民精神品位。

  • 学校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探讨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全体成员对本校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共有的理解与选择,是学校日常运作、组织发展的基石。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够凝聚力量,指引学校文化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增强学校竞争力与活力。学校核心价值观可以沿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路径生成,并且需要借助广泛宣传、制度配置而扎根学校生活,发挥切实作用...

  • 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

    当代欧美国家公民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刻的变革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公民教育理念与国家认同的转型;原则共识与清晰政策框架的重构;课程地位的明确定位:民主教学的凸显及其方法上的不断革新;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以及评价基准与规范的探索等。这些变革为处于转型时期一些国家的公民教育的重构与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 增强小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小学生的心理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辨别力不强;他们初步形成主体意识,但抗干扰能力较弱;他们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厌烦传统说教;他们自尊心极强,普遍要求上进;他们喜欢跃跃欲试,但行为往往缺乏恒久性。对小学

  • 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

    2007年9月28日,时值孔子冥诞,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祭孔大典在历史文化名城曲阜隆重举行。此前,典礼组委会曾发起"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由十位知名儒学学者推荐的二十句《论语》精论要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等五句被最终...

  • 坚定信念,快乐工作

    现在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抱怨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抱怨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有施展空间,抱怨工作紧张忙碌却少有成就感。何以如此?笔者认为,除了诸多客观原因外,还在于教师在主观上的错误归因以及教育信念的缺失。心理归因是指为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寻找原因。出现问题,不能只在客观上找原因,还应当从主观上进行分析,进而转变观念,才能根本上解决问...

  • 让惩罚成为理性教育

    对于违纪犯错的学生,教师予以惩罚,可使其铭记教训,更好地成长。然而现实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结果却往往是越惩罚越糟糕。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惩罚不理性所致。教师不理性惩罚学生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学生教育乏力,一旦对学生说教无效,无计可施,就以惩罚来"结束战斗";一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教师惩罚学生,有时不是出于教育的需要,而是为了发泄个人私...

  • 爱可以这样传递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对学生的爱蕴于心、溢于表,更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1.在亲昵的称呼中感受爱。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不但反映着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且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有效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如:对闫梦婷同学,我叫她"婷婷";对闫梦晓同...

  • 教育原来如此简单

    1.教育是平等的交流。把学生喊到办公室谈话时,预先准备好凳子,让学生坐着而不是站着听说。平时和学生谈话时也要弓下腰,这样学生容易向你敞开心扉、吐露真情,你也不会盛气凌人。2.教育是无声的示范。体育课、运动会、课间操等需要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当学生站在炎炎烈日之下,你不会躲到阴凉处;面对冬天凛冽的寒风,你也不会把手焐起来或插进口袋,...

  • 走下“神坛”的教师更可敬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教育学老师问我们:"上课时,假如有学生突然问你所不知道的问题,你怎么办?"我们这些"准老师"无言以对,都觉得这实在是有伤师者尊严的难题。如果对学生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那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从何谈起?于是老师传授我们两个经典的教例。一位老师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们课内暂不讨论,下课后我们单独对这个问题...

  • 用故事启迪人生

    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家都善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也说过:"21世纪是个讲故事的世纪。21世纪的好领导,一定是个善于讲故事的领导;21世纪的好老师,一定是个善于讲故事的老师:21世纪的好家长,一定是个善于讲故事的家长。"近年来,我校把"讲故事"作为启智育人的载体,用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家长和老师,以期达...

  • 奥林匹克主义与大学德育

    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目标与思想体系的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具有深刻的德育价值,为我国大学德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这一契机,开展全方位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尤其要注意充分挖掘奥林匹克主义的德育功效。

  • 交往活动与主体际: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新解

    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二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联结纽带,结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交往范畴是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新视角。

  • 濡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德育工作片断纪实

    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是道德师表孔子、孟子和老子诞生的地方,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发源地。然而,今天的国民整体道德素质却与产生这样的圣人和思想文化背景很不相称。如果说国民整体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但根源总有一个。我觉得,问题出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性质是普及性和义务性,教育的对象是所有未成年人。一个国家所...

  • 和谐育人,育和谐人——东莞市长安中学实施和谐德育的思考和实践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指引下,我校积极探索实施和谐德育的规律。根据我们的理解,和谐德育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坚持按学生道德生命成长规律实施德育,及时解决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使学生的品德和谐发展。和谐德育包括德育理念和谐、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德育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合作...

  • 香港回归祖国后学校品德教育之发展

    一、香港回归祖国后学校品德教育之变化1.提升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自1997年回归祖国后,香港的老师加大对中国道德观的重视,并希望能唤起学校和家长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培养,提高国民教育意识。有些学校更是重新参考孔子的道德学说,盼望年青人学以致用,一改现时社会道德不理想的地方。2.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一百多年的殖民地主义时代,香港人...

  • 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及其建设——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十一

    一、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及其教育价值建立丰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无论是班级集体意识、凝聚力和自觉纪律的形成,还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个性是否健康发展,都与班集体人际关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透过班集体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班集体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有利于提高班集体建...

  • 班主任育人的信念、思路和方法

    前些时候,我应邀参加北京市宣武区教委中职教科组织的班主任工作论坛,并即兴作了点评。论坛上,6位班主任分别围绕"寻找职业生命的生长点""实现专业发展,提升生命质量""青年班主任的角色转变""当学生一盏明灯,成学生一双慧眼""以美育人的探索、发现、生成""班主任专业技能中的沟通能力"等话题进行了激情的阐述,表现出了较高的教育智慧。参加班主...

  • 班级制度:冷然后知暖

    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我就暗下决心要带好这个班,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可是事与愿违,一开始就出师不利。先是班里小麻烦、小错误如鲫鱼过江一样接连不断。我刚解决了这个学生迟到问题,那个学生课上拿电子词典打游戏又被发现了……按倒葫芦起来瓢,这个班级令我忙得焦头烂额。我动之以情,和他们谈心,并且每星期抽出一节课来就"我被什

  • 留下100米让孩子自己走

    女儿就读的学校临近一个十字路口。学校规定: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到路边,在值班老师的看护下由孩子自己走过斑马线。从路口到学校,这段距离大约为100米。但是,自从女儿一年级一次意外事件发生后(那次,女儿被同学误伤了眼睛,伤处距离瞳孔仅几毫米),无论多忙,我都会挤出时间偷偷地"跟踪"她,直到那个小小

  • 笔聊——走进孩子心灵的桥梁

    芳,学习习惯好、成绩好,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做事总是一丝不苟。可是本学期有一段时间,芳出现了异常现象:作业上的字"飞"了,出错多了,上课没精打采。我问过她好几次原因,她总是说"没什么"。看见她精神不振的样子,

  • 半个苹果

    接手新的班级一个月了,每个学生都不再陌生,他们一个个各不相同、生动活泼:灵秀的、质朴的、羞涩的、顽劣的、笨拙的……小策便是其中一个笨笨的学生。他是今年刚刚转学过来的,是一个羞涩的小男孩,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如他的父亲一般憨厚淳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很简单的知识,在我教了三节课后,他的小测试居然是0分。问其原因,他

  • 由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谈起

    今天的课堂正在悄然变化,寻找儿童、学习者和成人、教师以及经验、生活和知识、技能之间的平衡,寻找道德和知识、智力和情感、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成为建构有意义课堂的实践着力点。开设"道德课堂"拦目,呈现诸多原生态教育情境以及相关教学设计,意在聚焦课堂的功能变化,回归对课堂道德本质的理解,探索儿童道德生长的课堂学习机制。我们的信念...

  • 关于表扬策略的几点思考

    表扬是促人进步的动力,是催人上进的阶梯,是教师常用的正面强化手段。恰当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激励进取,而且还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相反,不恰当的表扬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此,教师的表扬应该讲究策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