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一纸承诺”能够提高考试诚信吗?

    《新京报》2007年12月23日报道:依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提醒考生必须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名。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也作出了同样的要求。 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狠刹考试违纪舞弊歪风、制止“考场腐败”的决心。问题是:这一纸承诺真的能提高考试...

  • 灾难中生命奇迹的教育反思

    我国四川汶川地区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思生命的意义、反恩人性的价值、反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学研究者,我最为关注的是地震灾害中那些用爱和坚韧创造出来的生命奇迹,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育本真意蕴的沉思。透过地震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 用心做精品——中国德育杂志社赴江苏调研纪要

    2008年5月14日至17目,我社副社长、副主编酆力带领两位编辑赴江苏调研,听取江苏德育理论界以及实践工作者对本刊的意见和建议。 5月14日上午,杂志社一行与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与会专家对《中国德育》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专家们从理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希望《中国德育》能够突出专业性、学术性...

  • 提升生命质量的一项探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德育应该是能够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完善社会公共秩序的事业。强制灌输和自由放任的德育都会造成德育实效的损失。“欣赏型德育模式”主张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让学习者在对具有美感或可欣赏性的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自由欣赏中完成道德学习。

  • 博士论文摘要

    “信用”的概念释义与使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着严重的去伦理化、去传统化和非人格化倾向。因此,就很有必要实现“信用”意涵的伦理复归,并以美德与规则的“关键性联系”为中心线,对信用伦理作不同道德哲学传统之比较与反思,进而在人格重塑、共同体重构以及制度整合基础上,重新构设美德与规则的“关键性联系”,以彰显信用伦理研究对人...

  •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小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校德育环境建设总体上还是在价值一元化的思维方式下运作,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商谈等德育新理念不相适应。为此,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应基于时展和学生主体的特点,由注重传承德育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判断力、感受力和行为力,努力创建一种对话共享、活动参与、丰富开放、动态生成的育人环境。

  • 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

    公共精神的养成是当代德育的应有之义,而班级生活在当代遭遇集体主义观念的坍塌之后,一度被技术化和操作化。学界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对于儿童精神生活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培养儿童的民主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团体道德等公共精神方面的独特价值。因此,当代班级生活育人价值开发的努力方向是使班级成为一个拥有公共精神、可以相互交流思想、保守孩...

  • 道德葳言

  • 学校德育重建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经历了从单一轨迹到公民教育、从原则为本到关系为本、从个人意义的教育到职业化的教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德育功能指向存在缺陷。在此种背景下,教师应明确专业发展的应有方向,具有较强的道德觉识和教育目标素养,并基于对学生个人意义的尊重,帮助学生构建价值观系统。

  •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本土化反思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我国德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学界“回归生活世界”观念的影响。在借鉴西方学术成果的时候,有必要考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提出的本土特殊语境及其独特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当前中国德育找到正确的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和方向,从而避免对西方学界的简单追随和效仿。

  • 共生时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浅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共生时代,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责权意识,民族、国家和全球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等。

  • 中学生礼仪素质的调查与思考——邢台市中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

    当前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较为缺乏,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加强和改进中学礼仪教育,提高教师、家长的礼仪素质,改善社会大环境是关键:礼仪教育进课本、进课堂是途径;改进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是保证。

  •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义”为道德情感的核心,以“礼”为道德规范,以“智”为培养道德判断力的手段,以坚韧的意志为道德修养的保证,具有完整的体系,影响深远。吸收传统道德教育的优秀成分,是现代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方式。新加坡和韩国对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与发展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 见字如面“读评语,观教师”

    给学生写评语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古人说:文如其人。透过评语字面,教师仿佛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他,也读懂了他这个人。 (一)评语承载着教师的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变化。

  • 小纸条的大用处

    教师利用小纸条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在高科技的今天虽然显得有些落后,但只要使用得当,小纸条也会有大用处。 一、利用小纸条,师生倾心交流 师生之间,有些话当面不便说,甚至利用电话也不便说,而利用小纸条则可以和盘托出,畅所欲言:再者,目前学校课程设置密集,师生之间单独交流、谈心鲜有机会,而利用小纸条交流,

  • 阅读·推荐

  • 从《乡愁》看《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理念

    自本期开始,中国德育杂志社会与人民教育出版共同开办“课程教材”栏目,本栏目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之理念、结构、呈现方式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以推动教材建设,服务教学研究。

  • 我国相关制度、政策的规定体现了正义:一个教学难点的阐释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涉及到制度的正义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界存在着分歧。教材虽然巧妙地绕过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议,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探究活动的解析、对于相关链接的阐释,均无法回避如何深入浅出阐释“我国相关制度、政策的规定体现了正义”这一难点问题。

  • 在生活中体验,在感悟中生成

    让德育课程适应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使其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这不仅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鲁洁教授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所以我们要把握德育课程的精神实质,...

  • 电脑大家玩

    幼儿园为大班新配备了电脑,里面有许多益智游戏,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可是大家都想玩电脑,每到活动区游戏时间,孩子们就一窝蜂拥在那里。一个鼠标居然有七八只小手在争抢,经常是动作慢的“抢”不着,抢到的孩子一玩就是很长时间,围观的只能又着急又生气地等着。有的孩子在一个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里,什么活动都没有参与。在接下来...

  • 体育课上的”火炬传递”

    中长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体育教学项目,但又是学校体育课的必修项目,因为它既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增强体质,又可以培养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我把奥运火炬传递仪式应用到中长跑训练中,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体育课。 1.认识奥运火炬。我先让学生了解奥运火炬传递的知识:“奥运火炬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然后以接力长跑的方式传递到主...

  • 谁说他们不在乎

    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高二(1)班的曾伟伟(化名)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上课时,他不是故意找同学讲话就是睡觉,作业基本靠抄,考试基本靠蒙。为了不让他影响其他学生,班主任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最后一排,可他反而变本加厉想着法子在课堂上制造“热点”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力,一旦达到目的,就得意万分。对同学们的不满和老师的批评,他...

  • 刍议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丰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台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丰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 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的传授与引导、思想的培育与升华、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理念的建立与巩固、行为的矫正与塑造,乃至心灵的抚慰与净化,都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作用。现实环境总是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或强或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校教育环境更是以其最经常、最集中、最系统和最具目的性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此外,...

  • 我们该怎样面对德性问题

    德性问题总是给我们赞叹与敬畏,它正如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所言:“开始于我的无形的自我,我的人格,并把我呈现在一个具有真正的无限性的世界中,不过这个世界只有悟性才能追寻出来。” 德性问题不同于认知求真,它涉及人的物我、有无、生死、乐忧、荣辱、贵贱等界限的把握,以及心灵的或超脱、淡远、清净,或自由、不朽、永恒,...

  •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一个冬日的中午,太阳暖暖地照着,让人心里也亮堂起来。我和儿子一起走进学校餐厅排队买饭。当天中午学校吃包子,来吃饭的人还真不少,许多教师也来了。餐厅里面人头攒动、人声喧闹。一会儿工夫,饭买好了。我端着饭走到儿子跟前,把他的那份放在他面前便坐下了。儿子问道:“妈妈,没有蒜瓣吗?”我二话没说,起身到了餐厅的窗口,向服务员要...

  • 细节成就完美德育

    一次与友好学校交流时,该校的一位校领导感慨地说:“你们的德育活动搞得太好了,每一次都很成功。我们一直在向你们学习,有时候甚至把你们的活动完全照搬过来,但效果为什么没有你们的好呢?”他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同样的活动,不同的效果,造成差别的关键在于细节,细节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成败。

  • 试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准、高境界的文化管理。要提升高校管理层次和品位,就要致力于培育和谐、文明的意识形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同树立”,这就把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及文化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积极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将有益于引领全社会形...

  • 大学理念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大学理念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大学把人们集合起来,投身于学术或科学的学习,投身于精神生活。”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他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今天,确立怎样的大学理念以便使教育创新能够适应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并发挥其...

  • 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长沙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扫描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近年来,长沙市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这一主题,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为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