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精神鸦片,岂能一“堵”了之?

    栏目编辑 杨建伟 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互联网低俗之风整治行动大幕正式拉开。面对政府部门对网络低俗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打击,人们纷纷拍手称赞。这次专项整治更多是从法律层面、技术层面对...

  • 当代新技术革命与人的发展

    本期明德讲堂是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上作的报告。在报告中,唐凯麟教授讲述了当代新技术革命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创造人”,而非“消费人”。

  • 儒家生命观对生命教育的三个启示

    近些年,由于自杀、杀人、吸毒,悲观厌世、迷惘混沌、人际冷漠等等各种“生命乱象”在青少年一代中日益增多,生命教育受到了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视。但是,当前的生命教育存在着教育基点不完整、忽视对生命过程境界的追求、缺乏对生命教育层次的提升等问题。在这些方面,儒家生命观的有关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启示。

  • 孔子"师德"思想阐微

    提及孔子思想,人们习惯用“仁”字统摄,具体到其教育思想,亦复如是。固然,若笼统论其教育思想(尤其涉及到的“师德”思想),用“仁”字概括未尝不可。然若仅仅停留在“仁”之层面,则势必因弥盖其生动鲜活的“德性生活”而遮其精义,亦与后世无补,故当深究细研。今笔者乃采用分解法,层层透析,去挖掘孔子教育生涯中所彰显的“师德”思想...

  • 身教的两重意蕴

    道德教育除了通过语言文字等进行言传外,还必须通过身教这一特殊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身教是通过教育者的行动将如何道德地行动等知识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地行动。道德教育为什么必须要有身教这一方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身教的内涵进行一番分析。只有弄清楚了身教的内涵,才能真正...

  • 论尼采生命视野中的道德和道德教育

    尼采(1844-1900)说:“弄懂和揭示道德问题——我看这似乎是新的使命和大事件。迄今为止,发生在道德哲学中的事件,我概不承认。”可见,尼采旨在对道德进行一番批判和重构。尼采的道德哲学是关于道德和生命的形而上学。尼采整个道德生命的出发点和目的,便是为生命赋予意义。一方面,他站在生命立场上否定旧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他又站在...

  • 美国Mary Munford小学的教育

    美国Mary Munford 小学,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西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学校在各项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优异,是里士满市最受家长喜欢的公立学校之一。对美国人 来说,小学教育主要关注学生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孩子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怎样让自己在学校里受到欢迎。

  • 俄罗斯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灵德育

    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俄罗斯的德育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德育,是俄罗斯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连续体,它不仅承袭了俄罗斯传统的德育观,也发展出新的时代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处境不利儿童心灵德育的建构。上个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的处境不利儿童群体中存在大量的流浪、吸毒、自杀等危...

  • 温故汇文

    时光荏苒,至今汇文已经走过了139个春秋。 在这139个春秋里,斗转星移,她也曾几易其名,但时时回荡在师生耳边、时时萦绕在师生心头的仍是“汇文”。即使在学校更名为“北平市立第九中学”那段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在对国内公文、在对美国的事务中,

  • 幸福充盈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访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乌申斯基也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可见,教育是人与幸福中间的一个关键词。人通过教育获得幸福,人也要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 让每一个孩子懂得科学生活——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培养小学生科学生活意识的探索

    现在的小学生在拥有更好的家庭呵护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失去了不少东西,其中科学生活意识淡薄和缺失就是其一。我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科学走近儿童,儿童走进科学”为研究思路,对小学生科学教育进行了两个阶段为期六年的实践探索。第一阶段(2001—2004年),我们进行的是以创建“茅以升少年科学院”为标志的科技教...

  • 品德课教学设计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教学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所谓“巨系统”,是指各组成部分之问联系方式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动态性特点:所谓“开放”,是指教学设计不能仪仅考虑教师、学生,不能囿于狭小的教室,有时需要突破既定时空的局限,充分利用校外的人力、物力和场地资源。据此,创意、运筹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备教材与备学情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鹊桥仙》的巧用-例析师生交流

    [案例描述] 某年月日,我步入某年级某班教室,班主任老师正在严厉训话,原因大略是某男生在前一节课的时候和某女生字条交流数次,两位学生一时怕受责罚,不肯承认有这样的事情,班主任遂大发雷霆。

  • 情感体验: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笔者曾听过一节德育校本公开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授课对象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课程内容是《架起沟通的桥梁》。 授课老师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老师的父母抱着老师三岁儿子的合影,另一张是老师本人与在草坪上玩耍的三岁儿子的合影。她说这一年,我与父母一起“升级”了,对我与儿子而言是“长大”,而对于父母而言却是“变老”...

  • 《千年不衰的汉字》教学实录及点评

    【教学内容】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12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了解古老的汉字历经几千年后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原因,感知汉字不仅是一部历史、一个故事、一幅作品、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一条情感纽带。

  • “珍惜每一分钟”主题班会实录

    本节课堂实录通过生动的课件,大量的材料,以摆事实、讲道理、议一议、算一算、赛一赛的形式,让学生感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真谛,告诉学生珍惜时间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 死亡教育课堂设计与实践

    汶川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伤痛,死亡带来的恐惧和悲痛突兀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死亡,已成为学校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堂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只有父亲才会把孩子高高抛起

    今年,学校里首次办ESL英语班,我有幸听了在礼堂讲的第一节英语课。在解释“死亡”这个单词时,那个高高大大的外教,迅速躺在了地下,两腿一蹬,用最直接的肢体语言无比准确地解释了“死亡”。大笑的同时,我又一次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单词。这是我第一次不是从文字和传说里,而是用眼睛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不同。

  • 装在套子里的教育

    自己上高中时学过《装在套子里的人》,觉得主人公挺悲哀的。现在当了老师,开始觉得我们的教育似乎也装在了套子里。 先来看看国内某中学校长为三名推荐给某大学的学生写的评语:

  • 教育是一种责任

    徐南平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担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苏州市挂职副市长,是我们国家某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前不久在安庆市召开的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他讲了四个故事。

  • 如何关爱厌学学生

    学生厌学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识发生偏差,产生消极情绪;比如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比如无法适应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等。那么,该如何帮助厌学的学生呢?

  • 感悟教育教学中的“比对”现象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比”的现象。如:拿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拿不善言词的学生与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学生相比……甚至在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情况下,所有的学生往成绩跟前一站就“比”出来了:他语文好,数学差:他画画好,可成绩太差;她唱歌好,学习却不好……于是,

  • “金钱至上”的儿子

    当儿子四岁时,为了培养他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正确的金钱观,我想让他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挣得并拥有自己的钱。我小时候看过的一些书,使我觉得钱是肮脏的,这个观念直到很大了我才转变过来。其实,对于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且花得有节制,不挥霍也不吝啬,那么,钱并没什么不好。

  • 吃鸡架的女孩

    我家前面,有一排民房,那有一个特别会种花草的老奶奶,我们是好朋友。 一日黄昏,我到老奶奶家去玩。老奶奶正在生火做饭,她烧的是豆秸。她每往灶里添一把豆秸之前,都要把豆秸放在耳边摇一摇,如果有响声,她就从满把豆秸中,仔细找出有豆的豆荚,把豆剥出来。老奶奶眼前的锅台上,放着一个缺了口的小白瓷碗,里面已经有了半碗豆。

  • 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

    学校德育主要依靠教师来进行,毫无疑问,教师道德表现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所以,长期以来,教师角色总是定位在为学生“铺路”、为学生“燃烧”、为学生“抽丝”的圣人状态。一言以蔽之,教师道德是越高越好。

  • 教师是神吗

    一所学校的大牌子上面刻着这样一行镏金大字:“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你是人:如果爱别人的孩子,你是神。”读着这句话,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酸酸的感觉:教师,你为什么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呢?教师是神吗?

  • 勿让捐助伤了人心

    我在一本杂志的封二看到一张照片,是支教教师与民工小学的孩子的合影。四位教师站在最后面,前面站了三排小学生,最前面的一排学生手中捧着受捐助的衣服。从表情上看,四位老师满面笑容,而学生脸上则毫无喜悦,甚至个别学生表现出的是不情愿。

  • 我的维族朋友吐克逊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本身。”是的,普通人的人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淡中展示着人性的芬芳——而这芬芳,正是因为平淡,才愈显真切愈加持...

  • 《到灯塔去》的启示

    就英国文学史而言,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作家。然而,对于读惯了金庸小说的中国读者来说,伍尔夫的名著《到灯塔去》却是一部不成其为小说的小说。因为这部译成中文后十多万字的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不过是写了拉姆齐先生一家和朋友们去海滨别墅度假的故事。小说开始时,拉姆齐夫人坐在窗前,一边给小儿子詹姆斯读《格林童...

  • 我们该怎样改变他们的信仰——《永不妥协》的教育启示

    只要是人,都会有信仰。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的信仰,他便会按照他的信仰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 人的信仰从哪儿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娘胎里带来,它是习得而来,或者说是教育出来的。于是,教育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教育人拥有正确的信仰;当人拥有错误的信仰的时候,教育就要使之“改邪归正”,拥有正确的信仰。不管成功与否,...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