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 省委书记、省长“幸福公式”中的教育布局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和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而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针对大学生群体,找到理想的工作,于他们就是幸福。江苏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有2万亿的产值,预计到2012年能达到3万亿,到2015年能够达到5万亿,甚至到7万亿,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60%,这样大的结构转变,需要大量符合新结构的...

  • 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切实坚持德育为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最大亮点是提高质量,而加强德育则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了最前面、最重要的位置。

  •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

    2011年、4月14日,总理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秘馆员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总理的重要讲话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 诚信缺失与社会道德建设

    目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市场和社会某些领域中假冒伪劣和欺诈现象普遍存在,而在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背后,本质上是诚信道德危机,道德氛围营造不力,制度建设不到位的问题。

  • “软实力”的道德文化建设需要“硬投入”保障

    温总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郑重提出了加强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研究,让我们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认为,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还在于“软实力”的道德文化建设缺乏政府“硬投入”的有力保障。

  • 主体缺失的学生道德评价是教育大忌

    国民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

  •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的浸润

    面对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道德的滑坡等挑战和问题,着力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从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角度诠释道德教育的真谛,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以道德精神熔铸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 德育要让人亲近——访滕纯研究员

    明亮、简朴、雅致,3月29日,我们《中国德育》杂志社的同事到滕纯先生家拜访,他和老伴亲自到门口迎接,满面笑容地把我们迎进客厅。

  • 努力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的德育是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需要对现行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和整体设计。

  • 德育怎样关涉人的幸福

    “德福一致”回答了德育何以关注人的幸福问题。但德育怎么样才能关注人的幸福?站在德育的角度看幸福,德育就在于引导人去建构一种幸福的生活;站在幸福的角度看德育,德育本身必须体现幸福。德育关涉幸福必须是德育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的统一。

  • 教师职场幸福的源泉

    教师的职场幸福感基于其生存状态,经历内心感动、文化道德创新和精神享用的过程。本文深入探讨当代教师体验职场幸福的源泉:自觉享用职场幸福;体验师生共同成长;欣赏千姿百态的生命样态;构建魅力德育模式等。提出当代教师要不仅欢呼职场幸福,而且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创造和享用职场幸福的过程之中,践行师生人道主义,溢流师生生命灵...

  • 幸福及其教育

    在我国,“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应该是1998年首次出现在檀传宝的博士后报告里。我1999年从南京师大博士毕业,毕业论文是《幸福教育论》。“幸福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影响还不大,但是它却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我还记得博士毕业后不久,一位江苏的校长得知我在研究幸福教育,就说:刘博士,你这个幸福教育很好,应该找一些学校来做呀。当...

  • 用道德构筑教育幸福的价值观

    最近读到了一首诗,诗的题目是“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诗中这么写道:

  • 追求优质均衡提升幸福指数

    幸福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塑造幸福人生,基础在教育。作为中央教科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对幸福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组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区域、校长、班主任、教师四个层面对此进行集中展示。

  • 校长是幸福教育航程的“领雁”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1】。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

  • 成就幸福的班主任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人们无不寄希望于班主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不断提升,班主任工作也就承载起更大的期望。然而,当人们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却忘了对班主任自身幸福的关注,造成班主任群体压力过大,班主任职业倦...

  • “名师强师工程”铺平教师专业发展幸福路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认为,幸福的校长容易带出幸福的教师,幸福的教师容易教出幸福的学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实施的“名师强师工程”,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幸福感有...

  • 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

  • 德润校园福泽师生

    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什么?五邑大学政治学家、教育学家李国毅教授说:“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们的德性品质,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教育是善事,德育乃善中之善。教育价值的体现绝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是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应使学生健康成长、品行养成、知识与智慧修成,成全学生个体,成就...

  • 幸福,请用心感知

    人类一切努力的目标就在于获得幸福。“幸福”已成为我国社会当下的高频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创新点,也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如何创造幸福?这些问题的答案,与人们的幸福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 以“幸福教育”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依托教育部重点课题——幸福教育观下的高中教育行动研究,在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特有的文化积淀,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式提升,提出了特色学校发展的目标。

  • 幸福的德育是审美的德育

    “幸福与德育”这个命题很好,好就好在提醒教育工作者别忘了我们教育的原初目的,别忘了我们行为的初衷。

  • 幸福是教育的核心目的——访美国斯坦福大学诺丁斯教授

    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诺丁斯(Noddings,N.)教授长期致力于幸福与教育的研究,《幸福与教育》出版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中文版也在2009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近日本刊通讯员王燕博士,就这个话题电话采访了诺丁斯教授。诺丁斯教授以浅显平实的语言谈了她的观点,现择要刊发,以飨读者。

  • 什么是幸福德育观:基于国外文献的解读与思考

    幸福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把握幸福教育研究中的观念类型,有利于幸福教育的科学发展。本文提出了幸福方法论、幸福现实论、积极幸福论、幸福科学论、幸福生命论和幸福教育论等六种观念形态,认为幸福教育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生长远发展和生涯规划,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幸福体验,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价值观的冲击,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

  • “德育,是一种辐射”——访教育局局长刘静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是她很喜欢的一句话。她说,朱永新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一书让她感触很深,也引发了她内心深处对教育的不断反思。在她看来,书中朴素的道理是所有教育人应该弘扬的,也是教育界有些人已经缺失的东西,她甚至给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每人分发了一本,包括司机,包括工勤人员。

  • 全员,全程,全面,打造无缝隙育人平台——区域整体扫描

    你有上天洒下的阳光雨露,滋润多少纯洁的心灵;你有大地捧出的多情甘泉,养育多少美丽的生命;

  • 德育有规划润物细无声

    百年树人德先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莱芜市第十七中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全面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规范,以评价为手段,坚持常规教育、系列教育、专题教育相结合,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全员育人的创新之旅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中学地处莱芜北郊,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学校现有3200余名学生,是莱芜市最大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谈到学生德育问题,校长张伟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当中,农村的孩子似乎就意味着朴实、真诚、勤奋,但是多年来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农村孩子的德育状况令人堪忧,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改善农村孩子的德育...

  • 让孩子快乐成长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面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方法基本趋于大同,显得比较脆弱。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山东省莱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同样经历着教育改革带来的阵痛,是沿袭旧制,埋怨自我?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