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奇葩班规”折射教育激励机制的扭曲

    前不久,江西省永新县某中学某班的一务“外班差生参观班级收取百元门票”的雷人班规引发媒体围观与众人热议,被人称为“奇葩班规”。实际上,班规的制定和实行必然受到某种教育理念的支配,因此我们在对班规本身进行道德审视时,更有必要检查蕴含其中的教育理念。

  • 新工具需要新思维

    信息技术的变革和普及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新难题,手机便是其中一例。近日,郑州一所中学收缴并销毁学生手机的行为引发热议。

  • “花钱买教育”是舍本逐末之举

    据报道,早在去年3月,王女士就给正上初二的孩子在一家培训机构报名参加了所谓的“名师一对一”辅导。“谁知道这一年半下来,孩子的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倒是下降了不少,从没报辅导班的班级20多名下滑到了班级40多名。”王女士协商退费遭补习学校拒绝后开始通过司法途径讨要公道。

  • 共同维护“班群”的纯洁

    据报道,学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因为新生入学被引爆。在QQ(微信)群里,为能尽快让老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帮孩子求得老师的关注,家长取代孩子成为相关信息的主角,一些家长甚至在孩子所在班的QQ(微信)群晒娃坐豪车。“貌似这晒照片也有学问,一张张不经意的照片,背后都隐隐透露着某种讯息”,有家长对此感叹不已。

  • “这是为你好”错了吗?——与何雪莲老师商榷

    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无可悬置,教师必须表态,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这是为你好”作为教育初衷,是值得倡导和尊重的;作为一种回报机制,“这是为你好”并无罪过;“这是为你好”并非完全不可证实和证伪的;“这是为你好”的教育也可以使青春充满浪漫、活力和创新。

  • 良好习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

    良好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实施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产生积极、快乐而正向的心理体验,形成正向感受。要将良好习惯内化为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养成教育的优秀传统,培育健康向上的班级生活,构建养成教育的现代模式。

  • 文化多样性:“后一代”的必修课--从意识三态观看中小学教育中的文化多伴性与统一性

    从意识形态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校教育应注重“多元”和尊重个体差异;从意识生态看社会文化多样性,学校教育应去除“偏见”“歧视”,做到“平等”“尊重”;从意识心态看多元化的文化认同,学校教育应致力于文化整合,注重多元文化间的联系性和生态性。

  • 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教育初探

    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各行各业的创新,也有助于培育创新人才所需的人格和认知特点。学会欣赏文化多样性包括弱势文化,习得文化互动胜任力,出国访学和学〉--j其他民族文化,重视文化自觉,是当今我国创新教育应重视的策略。

  • 文化多样性教育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开放的多样性,需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让某种文化形式注入跟时代相吻合的发展条件,促使其丰富才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所在。文化多样性教育既然是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要按照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行。文化多样性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尊重的教育。

  • 文明德性:文明多样性的教育学审视

    通过对文明多样性的教育学审视明确,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教育则是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教育意义在于生成人的文明德性。这些德性包括文明理解、文明尊重、文明宽容、文明互补、文明自信等。

  • 文化相对论与学校德育

    文化相对论认为不同文化形态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多元的、相对的。这对于我们深化有关学校德育的理论认识,尊重和包容每一种文化,尤其关注弱势文化,将“地方性知识”引入学校,丰富学校德育的实践,唤起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意义重大。

  • 现代人的教育意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面,确定的一个目标是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怎么才能够把教育现代化目标和每个个体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关心的,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就这个问题,我想就“现代人的教育意蕴”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现代人的教育意蕴,核心词是现代...

  • 聚焦山东省烟台市“差异教育”--“导师引领”式差异教育范型

    为了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烟台市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差异教育”进行研究,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教育实践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教育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 以儿童生命成长需求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我校地处美丽的海滨小镇,根据地域特点,我们就把大海的包容性及海纳百川的气魄幻化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让每个生命像鲜花一样怒放”。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构建了以儿童生命成长需求为轴心的课程体系,即生命成长课程体系。

  • 分层走班:让每个生命都绽放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如何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学校必须主动应对的现实课题。自“九五”至今的20年来,我校遵循差异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充分的学情调研、家校沟通的基础上,以学法指导和心理调适为重点,稳妥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探索了一条适合初中学生特点、基于学生差异的教改之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成...

  • 选层走班之后的多元评价

    牟平一中秉着“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让每位学生都成就最优秀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了“普通高中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开展了选层走班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探索。

  • 多维分组:基于差异教育理念的课堂观察

    差异教育研究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差异,优化差异,差异发展”。多年来的差异研究实践告诉我们,以差异教育理念为指导,实施多维分组课堂观察,可以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支撑。

  • 差异教育:追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一、差异教育(学)的缘起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我一直在思考:改革应找准主要问题,而我国教育主要问题是什么?作为中央教科所一名研究人员,我又从什么点切入进行研究?在一番调研以后,我发现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的背景下,忽视学生的差异,“大一统”“一刀切”教育教学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也不能适应知识...

  • 见证育人者的成长——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德育团队建设

    武昌区中山路小学是武汉市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拥有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是一所部队寄宿制学校,有着严肃而活泼的办学传统。在这所有着良好办学传统的学校里,有着一支耀眼的育人队伍——德育团队。在这个德育团队中,有一位武汉市功勋班主任,一位武昌区功勋班主任,一名武汉市十佳班主任,十二名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和十六名武昌区十佳...

  • 自主生长的“花儿”才灿烂--广东省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生长德育”探索

    金秋十月,广东省中山市南头三鑫学校这个-美丽的南国校园依然绿树成荫、丹桂飘香。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植物正在这里自由生长之外,“生长德育”的花香也弥散在这所学校的角角落落。所谓生长德育,其最大特点在于,它不灌输,也不强制,而是遵循“学而时习之”的德育理念,即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参与到全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参与过程中培养...

  • 三招扮靓家长会

    现代教育强调充分调动所有教育资源,家长会的主渠道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家长会针对性差,涉及面宽,处理问题大而化之;统一的时间、相似的内容和固定的程式,忽视了家长的个性需求,缺失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形式单一,班主任一言堂,家长和教师交流少;着眼于阶段评价,忽视过程参与……结果家长会成了例行公事,重形式...

  • 让班级文化落地

    班级文化决定了班级的深层发展,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几个层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本文尝试探索班级文化落地之法:精神文化落地,生成于班级实际;制度文化落地,触动心灵;行为文化落地,深入学习生活细处;物质文化落地,赋予物质环境内涵。

  • 扣好“扣子”尽在平常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在平常处,润物无声,扣好高中生成长“扣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 一次深刻的教训

    “飘飘然”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不脚踏实地的做事必然会受到挫折。那是在我I2岁那年,一场萨克斯演奏比赛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教训,使我能够在自省中成长,在学习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勇敢前进。

  • “四自”教育 成就梦想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66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09年以来,学校着力打造“成就梦想”德育品牌,以“成就梦想”为顶层目标,以“培养具有自信个性、自主人格、自立品质、自强精神的‘四自’品质中学生”为培养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构建了“四自”教育体系,在学校文化、学校课程、课外实践和多元评价等方面,统筹规划,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