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积极心理培养:当代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充满自信、希望、力量、创造性并具有光明内心、挺拔人格的人,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句话,基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 联合国儿基会成立70周年 保障全球儿童健康、安全成长

    12月1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成立70周年之际,再度呼吁为生命和未来因冲突、危机、贫困、不平等和歧视而处于危难中的上千万名儿童提供帮助。据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由联合国大会创建,旨在为二战后欧洲、中国和中东的儿童提供援助。

  •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18日上午,以“中华文化传承与当代青年担当”为主题的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优秀青年代表就新媒体时代及两岸新形势下“两岸青年认知中华文化基本现状”“两岸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现实意义”“两岸青年弘扬中华文化时代责任”“两岸青年创新中华文化可行路径”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 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12月16日上午,由长江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出席。论坛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字主持,徐辉、朱永新、谈松华、张力、杨东平、刘国卫等专家学者做了发言,就教育智库在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治理中应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 国家将重点督查学生欺凌等问题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健全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5章19条,主要包括总则、督导内容、组织实施、结果运用和附则等5个方面,对学校安全专项督导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

  • 体育和艺术表演类课外活动对初中学生学业有积极影响

    美国一项研究调查了483名初中生,旨在发现学生在7-8年级参加课外活动(主要是体育和艺术表演两种类型)对其升入9年级之后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哪些影响。研究表明:首先,体育活动和艺术表演类的课外活动都能够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意志力有积极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在活动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面对挑战来建立自信心...

  • 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将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家庭对孩了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美国一项研究以部分拉丁美洲学生为样本,调查了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学业成就以及在校行为习惯的改变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家长的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有明显作用,家长参与学校工作之后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现状有更...

  • 语录

    @刘长铭:校长要有形而上的思维,善于将师生的智慧提炼凝固下来,使之成为学校的理念、财富和传统。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 ——转载自作者博客。

  • 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近日,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核心素养的提出,为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要使核心素养真正能够“可学、可教、可评”,关键是教师...

  • 习惯养成在疏不在堵

    笔者曾走访过一所重点小学,该学校以注重习惯养成而著称。对于学生的在校行为,学校做了大量丰富细致的规定,包括在楼道里应该怎样行走、说话保持多大音量,以及见到客人应该如何行礼之类。学校环境整洁而肃穆,令人叹为观止。只是走遍整座教学楼,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桶。

  • 于细微处彰显学校教育正义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等职业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应该说,填报志愿是学生自由选择权的基本体现,关系到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具有抉择性、关键性的...

  • 用法治震慑校园施暴之手

    毫不夸张地说,校园暴力一直是公众深恶痛绝的行为,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更是极大地刺激了社会敏感神经。

  • 德性及其涵养性生成

    所谓“乐道”方法,就是使心灵愉悦与快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既不过度也无不及”的中道方法的突破和超越,方能生乐、方能在乐中实现乐道。所以,乐道方法才是涵养德性的根本方法。

  • 反思说服教育

    教育者自身的行动是对道理最有力的解释,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自己能够做到,还要能够说清楚,是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 积极心理:生命的阳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人生的支点——访中国教科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所长孟万金教授

    积极心理是指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个体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让其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帮助个体建立健全的人格.营造和谐的精神状态,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得以丰富、发展,让社会充...

  • 论媒介化生存情境下中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塑

    在媒介化生存情境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将现实生活尽可能详尽地以虚拟化场景的形式进行同步呈现,同时人们也将自己的生活与这种生存情境进行着积极地对接与融合。

  • 在生涯教育中养成积极心理

    对自己认识越深刻,就越不易迷失,人格就越稳定和健康,也更容易积累和发展。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飞跃期,把认识自我作为生涯教育的核心任务,帮助他们加深对真实自我的认识,才是因势利导。

  • 运用抗逆力减少德育问题

    而经由对德育的重新认识,在日常教育中努力为青少年建构抗逆力发展的网络,使其能够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找到适当、有效的解决方式,应该是每个教育者都要主动承担的责任。

  • 培养视障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发掘学生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通过提升他们内在的自我发展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点亮视障学生的心灯,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

  • 我对德育的理解

    我常听到许多人感慨“昨是今非”,总觉得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不能否认现代社会的确有许多人与人之间疏离冷漠的现象。不过,从殷商以来,现在的中国可能是最富强康乐的时刻。我们其实比以前文明了许多,人权的提升、对弱者的尊重、两性的平等……即使是对政敌,也几乎罪不及孥。

  • 微笑,为教育注入温度

    在教育行为中,微笑是传递友善的信号,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无声语言。无言的微笑,传达着成人对儿童的一份信任与理解,蕴含着一种真诚与关爱,代表了一份鼓励与赞许。微笑,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 以海洋文化润身育人

    山东省寿光市渤海实验学校大力发展海洋文化,让全校师生从建校之初就浸润在“包容与赏识、探索与拼搏”的海洋文化氛围里,探索出了一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 关爱特殊群体,培养阳光少年

    牟山小学积极调查了解学生中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学习现状,坚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细致入微地关心、关爱,利用课程培养他们成为阳光向上少年,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 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访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

    中国德育:师德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时代的师德建设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德州市近年来提出了“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的理念,选择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能否介绍一下德州启动新时期师德建设工程的背景?

  • 以爱润心,以德导行——山东省德州市师德建设综述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师德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完善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 名师成长1.0版向2.0版的完美转变

    2016年12月中旬,整个华北地区经历了本年度最严重的一次雾霾天气,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德州也在其中,全市不仅停掉了所有污染的工业生产,全市中小学也全面停课。停课不停学,为了不影响期末孩子们的学习,德开小学王海新老师将自己制作的微视频通过生成的二维码向学生推送,利用电子书包、乐教乐学App等信息化手段,在...

  • 师道反思的力量

    印第安人曾有个习惯,走一段路就坐一会儿,好让自己的灵魂赶上来,避免身体与心灵分离。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适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自己的思想有没有跟上教育的步伐。

  • 浅析“圣贤气象”及其现代价值

    圣贤境界是儒家文化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承载着一系列深刻的伦理内涵,是传统士大夫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规范社会秩序、确立道德原则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研究“圣贤气象”的寓意与生发路径,有利于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 孔子之为学与为人

    《论语》首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弟子们对孔子思想的概括。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一生主在教,孔子之教主在学”,因此将“学”列在全书之首,大有深意,起到了开篇名义的作用。《论语》中“教”只出现了7处,而“学”则出现了64处。这样悬殊的次数之比,可以看出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即以“学”为着眼点,辅之以“...

  • 2016年德育大事记(政策版)

    2016年即将落幕,回望这一年,德育领域在国家层面大事不断,本刊从政策视角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梳理。我们将通过杂志微信公众号平台,邀请读者从中评选出十件大事。通过大事记的形式,记录历史。这是本刊的一次尝试,期待您的关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