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德育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德育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8
  • 国内刊号:11-5338/G4
  • 邮发代号:80-430
  • 全年订价:¥ 4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卷首语
  • 观察
  • 探索
  • 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
  • 讲堂
  • 样本
  • 第一线
  • 谨防学科德育的形式化倾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科德育将德育元素融入各科教学中,拓展与延伸了德育的时空,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其在学生道德成长中的价值毋庸讳言。然而,聚焦实践不难发现,不少中小学实施学科德育的现状令人堪忧,甚至存在着走过场现象,致使学科德育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的内在意义无以彰显,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空洞说教、僵硬灌输、以管代...

  •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会召开

    10月24日,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会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工作重点尽快转到狠抓落实上来,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按照大会总体部署逐条逐项落实任务,努力解决好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

  • 芬兰:新一轮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将于2019年实施

    芬兰新一轮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将于2019年开始实施。此次改革将以全纳性成功为核心目标和价值引领,引入学分制,加强不同课程交叉融合,强化通识教育,创建高度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路径,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业指导和多元的支持服务,增强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深度协同关系,实现普通高中学生平稳接受高等教育。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立足职能定位,发挥特色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迅速组织学习传达。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领会大会精神,研究制定《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工作方案》。

  • 法国:设立“国家儿童遗产日”

    近日,法国将每年的9月14日确立为“国家儿童遗产日”,旨在延伸欧洲遗产日的活动影响,通过带领学生参加文化遗产机构组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青少年在课堂外发掘和了解国家各类文化遗产,开展文化与艺术教育。今年首届国家儿童遗产日活动在法国30多个省举办。

  • 红领巾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价值观教育

    对于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记住要求,二是心有榜样,三是从小做起,四是接受帮助。

  • 加拿大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概况

    加拿大实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一个背景是该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现状堪忧。一方面,青少年面临的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可供青少年选择的财经产品越来越多,如果缺乏正确的财经知识和技能,这些财经产品可能会给青少年引来难以偿还的债务。

  • 立德树人学以成人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党的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到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区域教育高质均衡发展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政治立场,也进一步澄清了对德育工作的模糊认识。

  • 让学生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为新时代的学校德育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 立德树人,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

  • 要强化学校教育的国家认同功能

    在社会发展的维度上,教育承载了诸多功能,其中就包括国家认同。概括来说,国家认同就是个体承认自己属于国家族群的一分子及其身份,是个体在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方面的属于谁的归属感。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国家的世界,无论社会政治怎样动荡也无法消灭国家的概念。而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在内心不承认国家的存在,那么也无法在逻辑上推导出国家...

  • 教师包容的几个面向——《嗝嗝老师》的教育价值分析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自2018年10月在中国上映以来,感动了无数观影人,口碑炸裂,虽算不上经典,但可与《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等相媲美,引发人们对教育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 具身德育对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在中西方哲学中,“德”与“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争辩不休的话题。有德之人一定是幸福的?无德之人一定是不幸福的吗?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哲学中“德”与“福”的理论发展,而且也能为实践中学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幸福感提供指导。

  • 论课堂教学的育人之义及实践路径

    育人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与命脉,课堂育人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关切。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旨在贯彻育人宗旨的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往往被简单地异化为过分强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以致遗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程内容的教育功能。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下,课堂教学应力图使课程的文化价值、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

  • 从关爱到规训——反思农村学校宿舍管理中的惩罚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因编制限制可能聘用临时人员进行宿舍管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缺乏正确的学生管理知识,为了树立权威来维持宿舍纪律,在“借用”正式权力的同时,与在编教师“合谋”,建构了以处理学生身体为核心的惩罚术,使基于关爱体系的寄宿制陷入悖论之中,以致弱化了其德育功能。管理者必须具有爱的素养,回归寄宿制学校的关爱本质使儿童在爱中...

  • 学科德育的价值及边界

    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自然展现的,也可以说是学科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教师应挖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使之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教学中顺势体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 让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角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身处有情境、有情感、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比较与辨析、总结与反思、自信与分享,做到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劝善惩恶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自然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 发挥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功能的实践应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拥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 初中化学学科育人功能的实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课教学感悟

    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学科德育,必须通过学生的道德体认来进行教学,其基本过程是德育的体验-辨析-内化-引领。道德体认总是从体验开始的,体验是基础,是以身体之、以心悟之的过程。

  • 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各级学校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今天将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

  • 擦亮“三结合”育人名片,奠基未来——访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

    中国德育:张局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在“奠基未来”区域特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三结合”教育逐渐被打造为天津市和平区的育人名片。新时代,“三结合”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 凝心聚力协同育人——天津市和平区德育工作综述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德育工作来讲,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协同育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 实施“五个一”工程,培养时代新人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小学坐落在天津五大道风景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步入新时代,学校站在更高的起点,精心实施“五个一”工程,有效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培养有理想、有见识、有胸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学生成就出彩人生创造最大的可能。

  • 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多维探索与实践

    万全小学建校百年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发挥生活的教育价值,通过课程渗透、家校共育、学社联携为实施途径,积极探索学生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五优”心育助“心”成长

    百年老校孕育百年文化,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以下简称二十一中学)一直行走在品质化发展的道路上。包容并蓄、发展创新,追求真理、科学求实,中西兼容、智体兼备,日新月异、至善至美,这些内在精神的熔炼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形成了诸多办学亮点,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这幅百年画卷的点睛之笔。

  • 语商教育的校本实践

    语商教育是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鲜明的德育特色,主要基于学生自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求,以思辨和表达为两大基本要素,以“读写说辩”为四个支点,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和多种活动为途径,激发学生智商和情商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 精准“点”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发展道德认知的同时,我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 教育是一种抵达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抵达,抵达心灵的最深处,唤醒沉睡的力量,并为这些心灵指明一个方向、打开一条通道。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