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0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创刊时间:1989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300050
  • 国内刊号:12-1430/R
  • 邮发代号:6-58
  • 全年订价:¥ 640.00
  • 发行地区:天津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国际交流
  • 专题讨论
  • 论著
  • 研究简报
  • 经验交流
  • 病例报告
  • 综述
  • 临床病例讨论。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目的2003年,欧洲“拯救脓毒症运动”(SSC)会议提出了《脓毒症治疗指南》,该指南虽在临床广为使用,但是并没有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北京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课题组依据自己的临床研究结果,提出中西医结合的《MODS/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作为对SSC指南的补充。方法依据循征医学,在MODS免疫调理、早期抗凝、胃肠促动、急...

  •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脂多糖攻击小鼠抗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攻击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小鼠分组,每组7只。腹腔注射LPS10mg/kg,于攻击后0、2、4、6和12h检测血清、肺组织IL-4和IL-6表达高峰的时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LPS组腹腔注射LPS10mg/kg;LPS+CCK-8组在注射LPS前30min腹腔...

  • 更正

  • 既往慢性病史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研究既往慢性病对MODSE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北京和天津4家三级甲等医院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1例MODSE患者的原发病因依次为重症感染(27.2%)、休克(24.5%)、大手术(22.1%)、心肺复苏(11.2%)、严重创伤(7.2%...

  • 白细胞与白细胞介素增高在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和白细胞介素(ILs)在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回顾性调查西藏军区总医院50年间住院治疗的3184例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WBC和ILs增高与多脏器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WBC计数及其分类在初发性与再发性高原肺水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 启事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孑L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4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CLP组、迷走神经切断(VGX)组和迷走神经刺激(STM)组,每组10只。CLP组行CLP;VGX组行CLP后离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干;STM组在VGX组处理的基础上行左侧迷走神经干远端...

  • 肝脏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探讨肝脏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免疫紊乱机制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150只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致伤后3~6h、12~48h、5~7d及10~12d组。观察各组小鼠肝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表面标记物CD11c、CD205、CD80和I—A^B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

  • 科研新闻速递

    内毒素休克时肠内预处理能增加亚铁血红素加氧酶-1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失血性休克和复苏早期器官特异性内皮细胞的激活作用;

  • 山莨菪碱和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诱导大鼠心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654—2)和己酮可可碱(PTX)对内毒素诱导大鼠心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654—2组、PTX组和654—2+PTX组,每组各时间点6只。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制备动物模型。于术后0、2、4、6、8和10h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

  • 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Toll样受体4的改变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炎症介质的表达变化,以及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其调控的作用。方法13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好转组(7例)和治愈组(6例),另选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BMC中TLR4 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TLR4的表达;用酶...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在脓毒症小鼠肝脏和脾脏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脓毒症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变化情况,探讨SOCS在体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提取肝脏和脾脏组织的总RNA及蛋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组织中SOCS1 mRNA的相对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组织中SOCS1相对蛋白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分...

  • 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探讨构建表达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方法提取小鼠肺组织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DNA后,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获得的KGF基因插入载体质粒pShuttle—CMV,构建穿梭质粒pShuttle—CMV—KGF(pKGF)。线性化pKGF后,转化人含AdEasy-1病毒骨架的BJ5183细菌中。筛选正确的同源重组质粒pAd...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安全性现状的多中心前瞻性调查分析

    目的多中心调查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疗错误发生现状及原因。方法于2006年10月23日-12月23日,选择全国8家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进行ICU患者医疗安全性调查,各中心由一名主治医师和护士长负责此项研究。除客观记录ICU错误(包括:①分类:诊断、药物治疗、操作、观察、其他;②性质:并发症、紧急抢救、医护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工作疏忽、...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稿约说明

  • 广东省二级医院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现状调查和重症监护网的建设

    目的调查目前广东省二级医院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建设状况,并为省卫生厅建立省级重症监护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广东省26家医院ICU的数据。结果①ICU床位数为(10.12±3.82)张,医生与床位数比及护士与床位数比分别是0.73±0.25和1.80±0.57,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分别占69.2%和26.9%。②每张床用房面积...

  • 盐酸戊乙奎醚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脓毒症并发的多器官损伤中,肺脏往往是受累最早也是最严重的器官。抗胆碱药用于治疗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献报道山莨菪碱(654—2)能将脓毒症的病死率降至14%,但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盐酸戊乙奎醚(PHC)为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但其用于脓毒症/感染性休...

  • 依那西普降低酵母多糖诱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期组织损伤和死亡率

    众所周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期,意大利研究者用酵母多糖(500mg/kg,溶于氯化钠溶液,腹腔内注射)复制MODS模型,在此模型上应用一种可溶性的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10mg/kg皮下注射),研究其对MODS急性期和后期死亡率的影响。实验采用注射酵母多糖1h后给予依...

  • 脓毒症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及线粒体的变化

    脓毒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病死率居高不下。在其病理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脓毒性休克可导致胸腺细胞发生大量病理性凋亡,这种病理改变可能与脓毒性休克时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本实验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动物模型,观察胸腺细胞的凋亡及其与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变化的关系。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强效拮抗内毒索,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拮抗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的作用,可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明显增强,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

  • 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急救与围产结局分析

    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急骤、病情险恶、抢救困难,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6例产科危重症并发MODS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脓毒症和心肌线粒体损伤

    脓毒症为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约有40%~50%的脓毒症患者会合并心脏功能不全,其中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心衰)者约7%。迄今为止,其发生机制尚无定论。细菌毒素、细胞因子等通过不同途径造成心肌灌注不足、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等被认为是脓毒症导致心脏损伤的重要机制,心肌能量...

  • 重症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死亡病例报告

    2004年10月-2006年4月,我院收治了4例社区获得性重症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均因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而死亡,报告如下。

  • 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第一死因,美国每年约70万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约21万。近年的报道,脓毒症的发生率呈每年1.5%~8.0%的上升趋势。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将脓毒症定义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加感染。但脓毒症很难和其他引起SIRS的原因区别开来。在SIRS患者中,尽可能...

  • 自体血回输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2000年10月-2006年2月,对因妇科急腹症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进行抢救,报告如下。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性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MODS的自然病程一般为:重症急性疾病→机体应激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在经历了上述各阶段后,最终可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导致死亡。

  • 糖类微生物产物的天然识别

    抗感染免疫是由天然(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和获得性(adapted immunity)免疫(适应性)共同介导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天然免疫系统作为宿主的第一道防御线,对微生物进行识别和清除。天然免疫模式从低等生物到人类都非常保守,主要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对病原微生物表面保守、共有的基团,即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

  •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