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0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创刊时间:1989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300050
  • 国内刊号:12-1430/R
  • 邮发代号:6-58
  • 全年订价:¥ 640.00
  • 发行地区:天津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国际交流
  • 专题讨论
  • 论著
  • 研究简报
  • 经验交流
  • 病例报告
  • 综述
  • 临床病例讨论。
  • JAK-STAT通路抑制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联合应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联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和自由基清除剂二甲基硫脲(DMTU)对大鼠局灶忭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剂蹙-效应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选择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0只.实验1 设I/R模型组、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AG490组、...

  •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对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肺复苏(CPR)后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对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窒息加冰KC1致大鼠心搏骤停(CA)/CPR动物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6、12、24、48和72 h断头处死大鼠制备大脑皮质内线粒体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MPTP的开放程度,用Clark氧电极法分析线粒体呼吸功能,并电镜下...

  • 高位脊髓损伤大鼠α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的变化

    目的 研究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后脊髓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s)基因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Aliens打击法建立脊髓胸4节段重度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3 d及1、2、3、4周处死动物,取损伤段及邻近上下段脊髓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脊髓不同节段α2-ARs mRNA表达.结果 与不损伤脊髓假手术...

  •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脑微血管基底膜损伤的变化及与明胶酶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不同时期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明胶酶系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I/R模型,将大鼠分为青年组和老龄组,各组又分为假手术组、制模后缺血(1)3 h和I/R 6 h、12 h、24 h、3 d、6 d时间点组.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谱分析方法测定脑微血管结构、基底膜Ⅳ型胶原(Col Ⅳ)、层连蛋白(LN)和基质...

  •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与急性期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的水平,评价其与急性期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5例ACI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与58例脑出血患者和8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结果 ACI组24h血清slCAM-1水平C(4.73+0.26)mg/L)]明显高于脑出血组((2.81士0.18)mg/L]和健康对照组[(2.64士0.25)mg/L],直至...

  •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颈动脉内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颈动脉内膜形态和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头雄性乳猪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用喂养高脂饲料乳猪复制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高脂饲养组);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模型动物36 h(EECP组);以正常饲养组作为对照.取各组动物颈总动脉血管.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颈动脉内膜的形态,并测定离体颈动...

  • 小剂量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40例经临床与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综合治疗相同;激素组加用己烯雌酚2 mg,每日2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和21 d取血测定雌二醇(E2)、睾酮(T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与脑水肿及病理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探讨其与脑水肿、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取非功能区小窗漏斗式人颅,从入颅路径过程中必须切除的脑组织里靠近血肿旁1 cm脑组织作为观察组.把远离血肿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发病12 h以内,7例),按发病到手术时间将观察组分为<6 h、6~12 h、12~24 h、24~...

  • 两种内源性内皮素对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干预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内皮素(ET)抗体、ET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的干预作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ET抗体组(C组)、ET受体拮抗剂组(D组),每组10只.用非精确定位穿刺法将实验组大鼠自体尾静脉血200μl注入右脑实质内制备大鼠尾状核脑出血致应激性溃疡模型.B、C、D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0.2 ml生理盐水、ET...

  • 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抗缺氧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携带全长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vAd-HSP70.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检测靶细胞中外源性HSP70的表达.感染vAd-HSP70 24、48、72 h组和感染vAd-GFP对照组的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分别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远期疗效分析

    我们前期研究表明,用0.7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是安全、有效的[1].但其远期疗效如何报道不多.

  •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一旦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将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

  • 异丙酚和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比较

    2007年5-12月,本课题组通过制备谷氨酸(Glu)毒性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体外培养乳鼠脑皮质细胞,用异丙酚和依达拉奉进行预处理,观察比较二者对模型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

  • 不同通气状态下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过度通气可使颅内压(ICP)迅速下降.临床上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TBI)患者常用过度通气控制颅内高压,但过度通气可使腩血管收缩,有造成脑缺血,加重继发性脑损伤的危险[1].

  • 富含谷氨酰胺的全胃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几率的影响

    一般认为谷氨酰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为谷氨酰胺可能成为炎症状态如感染和创伤时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提供了证据[1-2].

  • 丙泊酚对大鼠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相关蛋白激酶mRNA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可出现于脑缺血和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启动阶段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定型之前,其基因表达与多种促凋亡信号转导的生物分子作用有关[2-3].已证实丙泊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

  • 重症中暑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3种炎症介质的初步分析

    以往认为中暑是剧烈活动或暴露于高热环境下时机体的热调节适应、急性期反应和热休克反应.最近有人提出中暑是继发于热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

  • 急性重症小脑出血的抢救体会(附10例报告)

    2001年1月-2008年2月,采用手术冶疗急性重症小脑出血患者1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串联治疗药物性脑病12例分析

    对头孢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脑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与血液灌流(HP)串联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分析

    重症胸部创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科于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重症胸部创伤患者107例,报告如下.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亚低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溶栓治疗;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一系列脑组织病理及生化反应,防止神经元死亡,保护神经细胞.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减少脑缺血时间和脑组织损害程度,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致残率.

  • 血液灌流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抢救汽油中毒1例

    本院收治1例汽油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从中国重症医学人文主义研究的现状看医学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的重要性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国医疗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某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口平均寿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 科研新闻速递

  • 启事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