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亚低温治疗在脑复苏中的应用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王国兴 谢苗荣 刘凤奎 王振洲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年第10期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术后亚低温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及动态脑电波监测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循环稳定的CPR术后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体温(颈静脉球温度)控制在31~34℃,维持3~6 d后复温.治疗期间行各项常规检查,同时监测脑电波并进行Hockday分级,对于存活3个月者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结果 良好转归组(包括恢复良好、中度残疾,19例)与不良转归组(包括严重残疾、植物状态、死亡,23例)间停跳后至开始CPR时间及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中剩余碱、乳酸浓度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停跳后至开始CPR时间(min):4.11±1.80比13.08±11.37,GCS(分):5.48±1.32比4.13±1.61,剩余碱(mmol/L):-10.27±6.23比-13.18±7.29,乳酸(mmol/L):6.82±3.12比8.47±4.14,P<0.05或P<0.01];37例患者行动态脑电波监测,Hockday分级Ⅱ级与Ⅲ级间的良好预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12/14)比37.5%(3/8),P<0.05].结论 停跳后至开始CPR时间及复苏后GCS、血中剩余碱、乳酸浓度有助于判定亚低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脑电波监测对判定亚低温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转归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亚低温脑复苏预后脑电波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10005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4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