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3.0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创刊时间:1989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300050
  • 国内刊号:12-1430/R
  • 邮发代号:6-58
  • 全年订价:¥ 640.00
  • 发行地区:天津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国际交流
  • 专题讨论
  • 论著
  • 研究简报
  • 经验交流
  • 病例报告
  • 综述
  • 临床病例讨论。
  • 从心肺复苏到延续性生命支持

    19世纪50年代初,呼吸衰竭(呼衰)意味着患者不能生存。脊髓灰质炎在北欧流行期间,哥本哈根感染科主任与麻醉科主任共同合作治疗呼吸麻痹患者。他们摒弃传统的“铁肺”,用呼吸机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方法降低患者病死率,推动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这个传奇故事一时广为传诵。然而,人的生命器官和功能相互关联,有呼吸功能,没有血液...

  • 转化医学与心肺复苏的研究

    医学研究是为了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规律的科学,由于人类的特殊性,无法在人体内进行试验来研究其机制,因此就需要借助动物,如大鼠、小鼠、猪、犬等作为实验对象,由此能获得无法在人体获得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再经过人体试验,确保无误后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病患服务。由此应该说,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二者循环往复才能...

  • 开辟经腹心肺复苏新途径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始,经过50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的生存率却不理想。因此,需要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立足于临床CPR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断开辟CPR的新途径,完善和发掘CPR适宜技术与方法,进一步提高CPR患者的生存...

  • 院内心搏骤停后复苏时间与患者存活的关系:一项观察性研究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心搏骤停,到底应该实行多长时间心肺复苏(CPR)后才可以放弃抢救尚不清楚。最近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了解复苏持续时间是否在不同医院之间有所不同,是否复苏持续时间较长能提高患者存活率。该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08年美国435家医院的64339例心搏骤停患者,通过计算每家医院非幸存者平均复苏时间作为衡量这个医院整体...

  • 201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13年9月在天津市召开。征文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的基础、临床科研进展和技术交流;脓毒症的国际、国内研究成果交流、回顾和展望;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推广;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与...

  • 一种防止心肺复苏过程中床垫压缩的新方法

    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床垫的压缩会导致心肺复苏回馈装置高估心肺复苏过程中胸腔的按压深度。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实施心肺复苏术前应用一种乙烯塑料罩盖住床垫,并用真空泵压缩后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让27名受试者在不同床垫上[传统床垫(CONV组)、加底板的床垫(BB组)、加乙烯塑料罩并进行真空泵压缩的床垫(VAC组),...

  • 4℃生理盐水诱导低温对猪心搏骤停复苏后肾脏的影响

    目的探讨4℃生理盐水诱导的低温状态对心搏骤停(CA)复苏后肾脏的影响。方法将猪致心室纤颤(VF)4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主循环恢复(ROSC)猪分为两组(n=5),低温组给予4℃生理盐水,以1.33ml·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22min后以10ml·kg-1·min-1的速度维持4h;常温组同法给予常温生理盐水。于CA前基础状态...

  • 胞二磷胆碱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在心肺复苏(CPR)中对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减轻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窒息,5只)、模型组(10只)、肾上腺素组(10只)、胞二磷胆碱组(1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搏骤停(CA)动物模型并进行CPR,各组分别于复苏前5min和复苏开始时给2次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 高血压灌注对猪心肺复苏后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猪心肺复苏(CPR)后高血压灌注对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流电致实验猪心室纤颤(室颤)4min后行CPR。复苏成功的10只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高血压灌注组(n=5),后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基础状态的130%。于复苏前后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胃肠组织A...

  •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家猪线粒体途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CA)家猪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3只雄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上腺素组(n=9)、山莨菪碱组(n=9)、对照组(n=5),用交流电刺激法诱发心室纤颤(室颤)建立CA模型。于CA前基础状态、CA8min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30min和24h留取血标本,ROSC 24h处死动物留取心肌组织。用酶联免疫吸...

  • 对高危儿童父母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救命的法宝

    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心搏骤停,如果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心搏骤停患儿的预后将会明显改善。为此,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评价一个CPR培训软件(CPR Anytimetm Kit)的培训效果。在患儿出院前,研究人员向患儿父母提供此软件,并在出院后1、3、6个月和1年进行电话随访,评估父母对CPR相关知识及技术的掌握程度。

  • 弥散加权成像观察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压灌注对心搏骤停猪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灌注心搏骤停猪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电刺激建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4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将ROSC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高血压灌注组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血压的130%;正常灌注组给予NE维持MAP为室颤前水平;两组均监测4h观察...

  • 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对心搏骤停兔复苏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心肺复苏法(IAAC—CPR)作为一种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能否改善心搏骤停(CA)兔的复苏效果。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心肺复苏组(STD—CPR,胸外按压)和IAAC—CPR组(于胸外按压间歇期给予腹主动脉按压),每组14只。冰氯化钾诱导CA模型,CA持续3min后实施复苏。持续监测动物心电图、血...

  • 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潮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

    目的研究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设置呼吸机不同潮气量(VT)与气道高压报警值对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重症医学科中4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小VT通气组与常规VT通气组。两组均采用容量控制模式,小VT通气组CPR开始后呼吸机VT设置为6—7ml/kg,高压报警值由40cmH2O(1cmH2O=0.098kPa)上调至60cmH2O;常规VT通气组...

  • 低温疗法能保护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

    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往往很差,而心肺复苏(CPR)及其后最初几个小时的干预尤其重要。有研究表明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是有益的,为此,奥地利学者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评价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文献纳入标准为:所有有关低温疗法治疗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神...

  •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调查

    术中心搏骤停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是致命的。目前仍缺乏关于术中心搏骤停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为此,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调查,以了解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搏骤停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研究人员收集分析了2005年至2007年来自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善计划数据库的362767例非心脏病患者。结果发现,术中心搏骤停的发生率为7.22/1...

  • 乌司他丁对改善猪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作用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UTI)对猪心肺复苏(CPR)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家猪20只,通过程控刺激法复制心室纤颤(室颤)动物模型,室颤8min后开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TI组复苏后即刻给予UTI 100kU溶于生理盐水5ml,缓慢注射,3h1次,直到复苏后24h;对照组复苏后应用生理盐水5ml作为...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住ICU时间延迟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CABG术后全部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潜...

  • 血氧饱和度与心律失常的变化趋势研究:附500例病例分析

    目的在有或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观察和研究缺氧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出用以警惕危害心肌功能的缺氧程度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预警值,指导临床监测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因单纯缺氧导致心律失常的病例,按照有无心脏基础疾病分组,心脏基础疾病组487例,非心脏疾病组13例。两组患者均在机...

  •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28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ICU406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按照28d治疗转归分为死亡组(104例)和存活组(302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WIC评分和入院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 美国儿科住院患儿心肺复苏后的预后情况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儿童住院患者数据库以研究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儿科心肺复苏(CPR)的使用情况及其结果。美国38个州3739家医院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年年龄〈20岁的住院患者。

  • 脉压可独立预测新发心房颤动

    既往研究发现,脉压作为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可以作为一般人群和高血压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脉压能否很好地预测新发房颤,为此挪威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共纳入8810例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房颤病史。结果共有353例患者(4.0%)在随访期间(平均4.9年)发生了房颤。

  • 单人运用机械复苏设备进行心肺复苏: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最近,奥地利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单人运用手持式动力机械复苏设备进行心肺复苏(CPR)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将经过培训后的80名具有基本生命支持知识的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手持式动力机械复苏设备复苏组和标准基本生命支持复苏组;两组学生分别进行12min的单人CPR模拟训练。主要评价指标为学生的心率血压乘积(RPP),次要评价指...

  •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猪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与复苏前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灌注直接相关。肾上腺素可增加冠脉灌注压(CPP),但是冠脉血流以及心肌组织和细胞的血液供应并未因此而增加,相反肾上腺素还可使微循环血流灌注减少或停止,从而不利于CPR。文献报道山莨菪碱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有实验证实山莨菪碱能解除冠脉微循环痉挛,明显减少心肌微梗死...

  • 某大学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现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最危重的病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心源性猝死是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已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研究显示,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最佳抢救时间为4min内,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然而据统计,目前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约12min,远远超过4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低于1%。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心...

  • 儿科院内心搏骤停死亡的相关因素:一项多中心跨国观察性研究

    为了分析影响儿童院内心搏骤停预后的因素,西班牙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502例年龄在1个月至18岁住院期间发生心搏骤停的儿童纳入该研究;主要观察终点是患儿住院期间的存活情况,同时评估其他各因素对患儿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有69.5%的患儿经抢救后恢复了自主心搏,有39.2%的患儿存活至出院,88.9...

  • 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时间对心肺复苏教学效果的影响

    本院近年在心肺复苏(CPR)教学工作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学习平台互动教学标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97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 心肺复苏方法的改良: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自20世纪60年代在临床应用以来,每年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心搏骤停(CA)患者,但总体来说,相对庞大的CA人群,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

  •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热门期刊